浩鼎案捲起的風暴

2016年 4月 7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6/04/160407_twletter_wong_chi_huey_casecase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Image caption

台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

「人生從未受此名譽上嚴峻挑戰,

且累及中央研究院及家人,身心俱疲」。

 

(資料圖片)

 

台灣來鴻:

浩鼎案捲起的風暴

================

台灣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被轉任立委的

前馬政府金管會主委曾銘宗

指控涉及浩鼎公司行為不當可能犯法以來,

辭職未獲准的翁啟惠雖已被萬箭穿心,

但此一風暴遠未平息。

 

浩鼎是一家以翁啟惠科研成果作為基石

來研製抗癌新藥的生技公司,

其原是翁在美國創辦公司的子公司,

翁啟惠雖然沒有直接持股,

但他的女兒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

 

滯美未歸的翁啟惠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要求下,

於周四(7日)發表的一份最新聲明中說,

他的人生從來沒有受此名譽上嚴峻的挑戰,

且累及中研院及家人,身心俱疲。

 

這份聲明針對外界一段時間以來

對他的各種指控提出解釋與說明,

但立院教育委員會召集委員陳學聖說該聲明有疑點未厘清,

仍要求翁回台後到立法院接受質詢。

 

生技業是下個月即將上任的新總統蔡英文

宣示台灣政府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

浩鼎也是蔡當選後參訪的企業之一,

該公司基於諸多因素此前即一直受到高度矚目。

 

受矚目投資者

浩鼎受到的矚目除了其股價一路被炒高

以及藥效雙盲試驗失敗後的暴跌,

另外重要原因之一是蔡英文的哥哥也投資了該家公司

 

但在翁啟惠遭曾銘宗指控後隨媒體不斷聚焦,

這家公司在蔡英文家人外的投資者漸漸被更多地曝了光,

比如本周被壹周刊披露的馬英九政府的國策顧問楊世緘

 

楊世緘對浩鼎投資

是通過巴拿馬文件中

那種離岸金融中心設立的公司。

 

曾任經濟部次長的楊世緘

被媒體形容為藍營財經界的大老,

而包括曾銘宗在內的國民黨立委

則撇清說與他並不認識。

 

除了與政界有關係的投資者,

近日被媒體曝光的投資者還有像是

曾因胖達人醜聞內線交易被起訴的

女星小S公公許慶祥,

股東名單中的知名人士還包括

前刑事警察局長楊子敬。

 

這家公司的單一最大投資者則是縱橫兩岸,

擁有橫跨營建、零售等企業國王的資本家尹衍梁。

 

這名成立唐獎的巨富企業家近期因傳出

被中研院列入院士考慮人選

而引起了諸多議論及批評。

 

而翁啟惠女兒的持股即是由尹衍梁轉賣,

這種轉賣的原始價格是每股31台幣,

而浩鼎在解盲失敗前的最高價則是超過750台幣,

翁啟惠被指控的可能違法行為之一

則是其在解盲前夕賣出了十張股票(每張一千股)。

 

風暴延燒

翁啟惠另遭到的指控是在雙盲試驗失敗後,

以科學家身份解讀結果,

這被指控者認為是一種操縱股價之舉。

 

翁在聲明中說他只是在說明他個人的科學觀點,

並無影響股價意圖,

但他同時也表示對個人利害衝突疏未迴避的發言深感抱歉。

 

雖然翁在此一事件中遭到排山倒海的批判,

但女兒仍擁有兩千多張股票的翁啟惠僅賣十張股票,

與解盲前出現的據稱

七千張股票放空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而這數千張放空股票來自何方至今仍未被公布。

 

這種捉小放大使得台灣政治評論員產生的一種懷疑是,

翁啟惠是否只是被已獲取暴利的背後集團

推到前台的擋箭牌,

曾銘宗也被批評是選擇性的公布事實。

 

除了放空者仍未知外,

另一也仍未公布的是

尹衍梁當初除了以原始價轉賣翁啟惠女兒股票外,

還轉賣了那些人多少股票。

 

有台媒說尹衍梁當初以成本價賣股共賣了三萬張。

 

這類用成本賣出的股票在現實上幾乎等於送錢,

而除了翁啟惠本人因掌握關鍵技術

對該公司重要性而取得的三千張外,

其它的股票賣給了誰被懷疑涉及了尹的政商經營術。

 

目前已有未經證實的網絡媒體宣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

是買得這些"公關股"的投資人之一。

 

若從過去曾頗受矚目的頂新TDR圈購來看,

這類以原始價買到新股者除了連勝文江丙坤等政界人士外,

還包括帶領輿論風向的媒體人士

 

重創生技?

蔡英文宣示上台後將重點發展的生技業,

從她的形容來看前景無限美好。

 

她在此前到訪生技園區時說她有信心與決心

建立一個友善的創新環境、強化研發能力、

改善法規結構、吸引優秀人才,

讓生技產業成為台灣下個世代成長的基石。

 

但隨著浩鼎案的風暴捲起,

人們看到的是生技業在台灣發展的另外一面。

這其中涉及了信息不對稱下掌握資本及信息一方的暴利,

以及政商學界間少有人搞得清楚的關係。

 

有政治評論員說一般人投資浩鼎

這樣的生技公司像是在賭博,

然而資方靠印股票換鈔票穩賺不賠,

即使浩鼎最後發展新藥失敗,

許多介入者已從中靠著股票操作取得了巨大財富,

而一旦成功其暴利更是無法想像。

 

就像台灣過去發展芯片等科技產業一樣,

這類政府重點發展項目

往往通過租稅、土地等優惠

得到許多來自納稅人的補貼,

且其技術可能也來自政府研究單位的移轉,

但就財富最後的流向來說,

則更集中目前已成巨富的當年一群「科技新貴」。

 

在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日漸懸殊下,

從網絡的反應來看這種發展模式已引起了越來越多不滿,

而浩鼎風暴日後的發展,

看來也勢將影響到生技業在台灣的前景。

==============================================

 

 

===============================================

 

 

 

===================================================

莫讓生技業淪炒股天堂

2016年04月02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402/37142148/%E8%98%8B%E4%B8%AD%E4%BF%A1%EF%BC%9A%E8%8E%AB%E8%AE%93%E7%94%9F%E6%8A%80%E6%A5%AD%E6%B7%AA%E7%82%92%E8%82%A1%E5%A4%A9%E5%A0%82%EF%BC%88%E8%AC%9D%E9%87%91%E6%B2%B3%EF%BC%89

財金文化董事長

(謝金河)

 

蘋中信:

莫讓生技業淪炒股天堂

===================

近1個多月來,

全台灣社會都高度關注浩鼎解盲失利後的一連串風暴,

一家生技新藥廠的解盲成敗,

為什麼會引起社會那麼大的關注?

 

這是因為浩鼎解盲成敗

攸關台灣生技新藥產業前途、股民荷包,

但更重要的是浩鼎涉及千絲萬縷的政商糾葛

 

首先是這家生技公司在解盲前

市值一度炒上755元,市值高達1288億元,

浩鼎股價大漲,也帶動中裕、泰福等

與尹衍樑先生在生技布局的3家公司股價,

一下子把市值推升到2700億元台幣。

 

浩鼎、中裕、泰福3家公司營業額都是0,

業績都是赤字,卻能藉著大家對新藥憧憬,

將市值拉升到將近90億美元,這是新藥產業的傳奇。

浩鼎解盲失利,除了股價暴跌外,

也成為政商角力戰場,

尤其是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哥哥的富鈦投資

被爆出持有浩鼎5300張股票,是浩鼎第6大股東;

3 月中研院長翁啟惠又被爆料,

女兒翁郁琇持有3000張浩鼎股票,

且在浩鼎解盲之日出脫10張股票。

 

浩鼎的關係人當中有新總統當選人,

又有一向享有學界清譽的中央研究院院長,

當然成為媒體放大檢視的焦點。

三是浩鼎前十大股東中,

有小S公公許慶祥、市場大戶林滄海等

市場造市人士,

且解盲前有逾6000張債券放空,

再加上公司內部人在浩鼎解盲前頻頻出脫持股,

於是炒作、內線爭議不絕。

全世界發展生技新藥產業是擋不住的大趨勢,

台灣借力資本市場來扶持產業發展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就像90年代台灣在竹科未上市股條買賣,

意外促成科技產業近30年的蓬勃發展,

善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扶持產業發展,

原是一條寬闊大道,但是過猶不及都會產生後座力。

 

小散戶成待宰羔羊

台灣快速通過生技條例,

讓很多沒有營業額、業績虧損累累的新藥公司

能夠快速在資本市場上市集資,

如今在上市、上櫃、興櫃集資的生技公司已超過200家。

 

在浩鼎解盲失利前,

全部上市櫃公司創下1.2兆元台幣的市值,

這其中除了醫材產業能創造產值營業額外,

大多數新藥公司營收都是0。

90年代投資人投資未上市電子業,

還可以憑藉一張財務報表來判定公司好壞,,

現在生技公司只能摸黑前進,

因為從新藥拿到FDA藥證,

一直到上市銷售,這其中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

於是熟悉新藥產業的大股東與毫不知情的市場小散戶

完全處在極端不對等的態勢。

藥產業大股東一手印股票,

很多新藥公司上市前資本額只有幾千萬,

到了上市櫃立刻灌水到10幾億、20億元,

成了印股票換鈔票的大贏家,

而市場投資小散戶捧著鈔票去追逐市場傳來傳去的夢幻。

 

像2年前基亞解盲前炒到486元,如今一度跌到66.1元;

浩鼎解盲前狂炒到755元,如今一度跌到351元,

市場小散戶完全無力掌握市場訊息的變化,

只是被當成墊背待宰羔羊。

 

嚴格要求資訊揭露

我建議金管會除嚴格要求資訊揭露外,

更應強制新藥業的大股東及內部人股票百分之百交付集保,

必須在新藥研發有成果,例如有營收或獲利,

內部人及大股東股票才可以在市場套現。

切記市場小散戶才是產業的衣食父母,

新藥產業的大股東如果只是在乎市場炒作,

任小散戶被坑殺,那麼我可以篤定的說,

這個產業沒有明天。

===========================================

============================================

[ 浩鼎的關係人 新總統當選人,中央研究院院長 ]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哥哥的富鈦投資

被爆出持有浩鼎5300張股票,

是浩鼎第6大股東;

3 月中研院長翁啟惠又被爆料,

女兒翁郁琇持有3000張浩鼎股票,

且在浩鼎解盲之日出脫10張股票。

 

浩鼎的關係人當中有新總統當選人

又有一向享有學界清譽的中央研究院院長

當然成為媒體放大檢視的焦點。

 

三是浩鼎前十大股東中,

有小S公公許慶祥、市場大戶林滄海等市場造市人士,

解盲前有逾6000張債券放空

再加上公司內部人在浩鼎解盲前頻頻出脫持股,

於是炒作、內線爭議不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