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最早583系臥舖電車抵台

發布 2017.11.15 | 07:04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1-15/103832

新頭殼newtalk | 陳香蘭 綜合報導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

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圖:翻拍網路

 

鐵道迷朝聖

日本贈我世界最早583系臥舖電車抵台

============================

鐵道迷群聚台北機廠朝聖,爭睹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風采!

三十多位鐵道迷昨(14日)深夜出動,擠在市民大道台北機廠前,

一睹剛退役運抵台灣,

日本JR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捐贈的2節583系臥舖電車;

昨天鐵道迷獲知583系臥舖電車已抵台並將進駐台北機廠後,

不但趕到現場朝聖,還進行了現場直播,

沒到現場的鐵道迷也利用直播一睹583系臥舖電車進場風采,

剛抵台的日本583系臥舖電車是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

鐵道迷們興奮地忙於攝影紀錄。

 

583系是日本國鐵

在1967-1968年間推出的「寢台電車」(臥舖電車),

是世界第一款以電力驅動的臥車。

 

白天可當一般列車使用,晚上則可以把座椅變成臥舖,

故可以「晝夜兼行」方式營運。

2017年4月8日開行最後班次後榮退。

日本583系列車在當時是臥鋪電車上技術的一大突破,極為珍貴,

承載許多日本人的旅情記憶,在台北機廠展示後,

也會有許多鐵道迷的朝聖。

 

台鐵的臥舖列車始於1922年,臥車服務區分為三種車廂級距。

 

1960年代,臺鐡的臥舖列車由木造改為鋼體。

隨著臺灣南北交通時間縮短,臺鐵在1982年停駛臥車,

西部幹線臥車車箱並於1995年全數拆解。

 

今年8月1日,

日本JR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決定捐贈台灣列車後,

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赴日本和駐日代表謝長廷特

出席臺日鐵道捐贈儀式,這項儀式在大宮鐵道博物館舉行,

由JR東日本執行董事最明仁與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

簽署捐贈合作協議,

文化部長鄭麗君及JR東日本常務董事西山隆雄簽署見証書。

 

當時鄭麗君表示,台灣已有130年的鐵道文化,

鄰近且擁有相同鐵路軌距的臺灣和日本,

有許多接近的鐵道文化記憶。

而此次JR東日本捐贈的583系,

是具有開創性丶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

而臺灣過去有相同軌距與相似內裝的列車,

但已在22年前於臺北機廠全數拆解。

 

而583系列臥舖列車重回臺北機廠,從在地性的角度,

是臺灣鐵道歷史的再現;從國際性的脈絡,

則是臺日鐵道文化資產的連結,也豐富了世界鐵道文化的內涵。

 

  為了慶祝583系臥舖電車列車抵台,

以及為文化部與交通部聯手打造的「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暖場,

文化部將在11月17日(周五)晚間

臺北機廠組立工場舉行

臺灣首次工業遺址音樂會-「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音樂會」,

由邱君強先生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出,

並邀請甫在今年維也納青少年音樂大賽獲獎的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與台北市國小音樂班等百餘名師生,

共同參與這一場結合文化資產保存場域和音樂演出的音樂會,

這場演出是文化創生,跨域新嘗試,

更將形塑一個新的臺灣鐵道文化

 

當晚國台交將演出:小史特勞斯的「蝙蝠」序曲

和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583系列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後由吊車協助進駐。   

圖:翻拍網路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JR東日本今年退役之583系臥鋪電車,

是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

抵台後,勢必引起鐵道迷的瘋狂追逐。  

圖:文化部/提供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日本JR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決定捐贈台灣列車後,

今年8月1日文化部長

鄭麗君親赴日本

和駐日代表謝長廷出席臺日鐵道捐贈儀式。 

  圖:文化部/提供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JR東日本今年退役之583系臥鋪電車的車廂內觀。 

  圖:文化部/提供

日本贈我兩節世界最早的臥舖電車,昨天深夜運抵台北機廠。

在1967-1968年間推出的日本583系列車,

在當時是臥鋪電車上技術的一大突破。

   圖:文化部/提供

=============================================

=============================================

[     ]

 

 

==============================================

「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2017.06.17]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320/?pnum=4

池田維

池田維IKEDA Tadashi

財團法人霞山會理事長,立命館大學客座教授。

生於1939年,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後進入外務省,

歷任中國課長、亞洲局長、官房長、荷蘭大使、巴西大使等要職,

2005~2008年間擔任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臺北事務所代表,

著有《激動的亞洲外交:一個外交官的證言》

(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

採訪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高橋郁文

野嶋剛 (採訪人)

標題圖片: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舉辦的揭牌典禮,

2017年1月3日,臺北市内

「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

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總是圍繞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打轉。

 

去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綁死?」,

再度成為國際上的焦點。

但是,縱觀日本國內的相關報道或評論,

卻隨處可見把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混為一談的論述,

凸顯出日本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尚待加強。

現任霞山會理事長池田維(78歲),

曾任外務省中國課長及亞洲局長等職務,也擔任過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臺北事務所代表(2005~2008),

記者野嶋剛就「一個中國」的歷史與現況

對池田維進行了深入採訪。

 
對於「美國讓步」的看法不盡相同

野嶋 

就任總統前,川普的發言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

之後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電話會談裏,

卻一改口風,表示尊重過去的「一個中國」政策。

這一連串的曲折,究竟意味著什麼?

池田 

川普向習近平傳達的是不會改變美國既有的政策,

也就是回復到1978年美中建交以來的態度而已。

 

當然,這可能被解讀是美國向中國讓步,

或者是誤解為美國承認中國的「一中原則」,

但事實並非如此。

 

反而,川普的發言是再度向世界顯示出,

「一個中國」的概念實際上不過是「同床異夢」而已。

 

何謂同床異夢?

就是1972年,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時簽署的《上海公報》(中美聯合公報)

裏面,談及中國與臺灣的關係時,

採取的是「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

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說法,

1978年底簽署的《中美建交公報》裏,也是延續使用。

對於中國的主張,

美國的「acknowledge」是表示「認知」、「了解」的意思,

並不是「recognize(承認)」或是「agree(同意)」

這樣的法律上表達強烈主張的用語。

1972年或1979年中美建交都還處在冷戰時期,

面對蘇聯,美中站在同一條船上卻處於敵對狀態,

為了避免相互刺激,才選擇用「acknowledge」吧。

中國強調的「一個中國」是用「原則(principle)」一詞,

宣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川普在上任前受訪表示

「不被(a One-China policy:一中政策)綁死」,

在中國掀起了一陣波瀾,因為這是出自美國候任總統之口,

可想而知,中國當然很驚訝也感到相當震撼吧。

當川普在雙方通話裏(由此前對一中政策的質疑)

回到「acknowledge」時,也讓中國吃了一顆定心丸。

川普也許是利用這個問題作為談判的籌碼,不管怎麼說,

美中對於「一個中國」的概念原本就大不相同,

此次川普的發言中再次凸顯出雙方差異。

 
日本「尊重」,但未「承認」

野嶋 

日本政府對於「一個中國」的態度,似乎與美國也有些微妙差異。

池田 

1951年日本簽訂的舊金山和約,是遵守波茨坦宣言,

放棄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殖民地,但並未說明其歸屬問題。

在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裏面,

對於中國主張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日本表示「充分理解並且尊重」。

這是對中國釋出善意的政治表現,

但不等同於在法律上承認或同意中國的主張。

 

儘管如此,

中國方面卻意圖將言論導向「日本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相信有些人也因此被搞混了。

另外,歐洲各國與中國之間,

很多國家是採用「take note(留意)」一詞,

這也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並沒有談及自己對此事的任何想法。

 

歐洲在地理上距離較遠,中國不會嚴格要求表態。

相反地,日本與美國的對臺關係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因此非常慎重地進行交涉。

當時,美國之所以採納「acknowledge」的說法,

其背景在於,美中因為對蘇問題而逐步接近,

臺灣的蔣介石政權本身也強調自己有統治整個中國的權利,

而且當時也在「都是中國人」的前提下統治著臺灣住民。

總之,不管是日本、美國和歐洲,

總體來看並不承認

中國所謂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一中原則」,

與中國所宣稱的有所出入。

「一個中國」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模糊不清的概念。

 
變化中的國際環境,不變的中國「原則」

野嶋 

如您所言,如果是蔣介石、蔣經國的威權統治時期,

臺灣確實仍處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中,

但是自李登輝前總統推行民主化以後的臺灣,

中國意識逐年減弱,1970年代建立的「一個中國」框架

與今日臺灣社會的現實,已經產生很大的距離了。

池田 

前幾天,《華爾街日報》有篇報道,

1970年代季辛吉訪中之際,

曾經作為外交官同行的洛德(Winston Lord,前駐中大使)指出:

「(關於一個中國)當時的表現方式是冷戰時代的政治論述,

如果是現代的話,應該會用不一樣的論述

去表現中國與臺灣的關係吧」。我也完全認同這個說法。

 

在今日的臺灣,如果問卷調查問到:

「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

壓倒性的多數人應該是回答「臺灣人」吧。

在臺灣,不只是臺灣人身分認同意識日漸高漲,

而且國際環境也有巨大的轉變。

 

1970年代,美中的共同敵人是蘇聯,

美國對中國的「原則」表現出曖昧不明的態度,

因此並未被(中國)大做文章,日本的情況也是一樣。

 

但冷戰已經結束,中國處處展現出的霸權姿態也愈加明顯。

就日本而言,

1980年代中國處於改革開放的時期,鄧小平捲土重來,

日本也支持中國的經濟發展,認為這對中國與日本都有利,

對「開放的中國」寄予了高度期待。

 

但是,中國開始進行反日教育,

1996年的臺灣總統大選時向臺灣近海發射飛彈,

1998年江澤民訪日出席宮中晩宴時,

在天皇面前刻意強調歷史問題,呼籲日本人不要忘記歷史,

此舉讓許多日本人震驚不已。

 

原先以為中國走向日本所期待的「開放中國」,

雙方歧見正在軟著陸 (soft landing),現在卻發現事實不然,

中國日益傾向對外擴張主義,

於是日本對中國的信任也開始產生動搖。

 

因此,

沿用1970年代的政治論述並不符合目前的現況,

只是,如果要改變,勢必引起與中國之間的巨大爭議。

 

因此,只能夠繼續在同床異夢的狀態下相安無事,

這就是現在的實際狀況。

況且,中國今後也會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的說法吧。

 

只是我們必須要留意的是,

中國在談判交涉上慣用「我現在所說的,與大家的認知是一致的」

這種論調,是中國特有的話術,

將對方拉到自己的地盤上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可是,

「一個中國」基本上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盤算之上的概念,

也就是所謂的「同床異夢」。

因此必要時,我們也必須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由「交流協会」更名「日本臺湾交流協会」

野嶋 

池田先生曾經擔任日本對臺外交機構「交流協會」的代表,

今年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

廣義地說,或許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屬於「一個中國」問題的一部分。

 

池田 

我擔任代表赴臺灣任職是從2005年到2008年為止,

期間一直主張交流協會的名稱應該變更以符合現況。

 

例如從臺北的機場搭計程車,跟司機說「我要到交流協會」,

但誰也不知道在哪裏。

 

雖然正式名稱是交流協會,但常常要再加上「日本」,

或是自我介紹是「日本交流協會駐臺北代表」。

 

由於是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所以最高主管的正式名稱應該是所長,

可是在臺灣外交圈,「所長」一詞的位階稍顯薄弱。

詢問過韓國或新加坡在臺外交人員之後,發現大家都使用代表

(representative)的稱呼,於是我也開始以「代表」自稱,

而這個「代表」的頭銜也是向東京方面爭取數月之久才獲得同意的。

1972年日中建交談判的時候,日本提議使用「日華交流協會」,

可是遭到中國的反對,表明不希望冠上「日華」。

於是,又有人提議用「日臺交流協會」,

然而,這次又是當時臺灣的蔣介石政權無法接受這個名稱了,

因為他們要堅持「中華民國」的立場。

 

最後就是前面什麼都不加,直接用「交流協會」了。

 

雖然繞了那麼一大圈,但是這次能夠更改名稱,真是太好了。

============================================

============================================

[     「一個中國」的問題                                ]

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總是圍繞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打轉。

 

去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綁死?」,

再度成為國際上的焦點。

 

 

 [ 相關 ]    「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Nippon ]

=============================================

靠政治權勢得利的政客維持現狀的鴉片 ]

日本交流協會前駐台代表池田維台灣出使記》, 書中指出,

目前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不願意犧牲「安居樂業」,來爭取尊嚴與主權

這些想要「維持現狀」的人, 像「吸鴉片」,求一時的安逸,實在可憐。

台灣的難處不是別人,就是這些人。

希望他們趕快醒過來,不要和靠政治權勢得利的政客同流合污,

做一個為台灣主權打拚的人。

 

 [ 相關 ]   國家地位比簽證更重要 [ 楊劉秀華 ]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 台灣從國共爭奪中國主權的戰爭脫身 ]

 

眾議員麥克麥考—-我支持台灣獨立

眾議員夏波—-台灣中國,一邊一國(one china,one taiwan)

 

 [ 相關 ]美眾議員迎小英 喊one china,one taiwan

===========================================

前日本駐台代表池田維

昨天舉行「台灣出使記」中文版新書發表會,

他在回應提問時表示,他相信明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後,

不論選出誰當總統,都會加強與日本的關係,

會變得更親密,這一點應該是不會變的!

 

 [ 相關 ]  池田維發表「台灣出使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