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2017.06.17]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320/?pnum=4

池田維

池田維IKEDA Tadashi

財團法人霞山會理事長,立命館大學客座教授。

生於1939年,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後進入外務省,

歷任中國課長、亞洲局長、官房長、荷蘭大使、巴西大使等要職,

2005~2008年間擔任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臺北事務所代表,

著有《激動的亞洲外交:一個外交官的證言》

(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

採訪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高橋郁文

野嶋剛 (採訪人)

標題圖片: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舉辦的揭牌典禮,

2017年1月3日,臺北市内

「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

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總是圍繞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打轉。

 

去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綁死?」,

再度成為國際上的焦點。

但是,縱觀日本國內的相關報道或評論,

卻隨處可見把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混為一談的論述,

凸顯出日本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尚待加強。

現任霞山會理事長池田維(78歲),

曾任外務省中國課長及亞洲局長等職務,也擔任過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臺北事務所代表(2005~2008),

記者野嶋剛就「一個中國」的歷史與現況

對池田維進行了深入採訪。

 
對於「美國讓步」的看法不盡相同

野嶋 

就任總統前,川普的發言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

之後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電話會談裏,

卻一改口風,表示尊重過去的「一個中國」政策。

這一連串的曲折,究竟意味著什麼?

池田 

川普向習近平傳達的是不會改變美國既有的政策,

也就是回復到1978年美中建交以來的態度而已。

 

當然,這可能被解讀是美國向中國讓步,

或者是誤解為美國承認中國的「一中原則」,

但事實並非如此。

 

反而,川普的發言是再度向世界顯示出,

「一個中國」的概念實際上不過是「同床異夢」而已。

 

何謂同床異夢?

就是1972年,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時簽署的《上海公報》(中美聯合公報)

裏面,談及中國與臺灣的關係時,

採取的是「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

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說法,

1978年底簽署的《中美建交公報》裏,也是延續使用。

對於中國的主張,

美國的「acknowledge」是表示「認知」、「了解」的意思,

並不是「recognize(承認)」或是「agree(同意)」

這樣的法律上表達強烈主張的用語。

1972年或1979年中美建交都還處在冷戰時期,

面對蘇聯,美中站在同一條船上卻處於敵對狀態,

為了避免相互刺激,才選擇用「acknowledge」吧。

中國強調的「一個中國」是用「原則(principle)」一詞,

宣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川普在上任前受訪表示

「不被(a One-China policy:一中政策)綁死」,

在中國掀起了一陣波瀾,因為這是出自美國候任總統之口,

可想而知,中國當然很驚訝也感到相當震撼吧。

當川普在雙方通話裏(由此前對一中政策的質疑)

回到「acknowledge」時,也讓中國吃了一顆定心丸。

川普也許是利用這個問題作為談判的籌碼,不管怎麼說,

美中對於「一個中國」的概念原本就大不相同,

此次川普的發言中再次凸顯出雙方差異。

 
日本「尊重」,但未「承認」

野嶋 

日本政府對於「一個中國」的態度,似乎與美國也有些微妙差異。

池田 

1951年日本簽訂的舊金山和約,是遵守波茨坦宣言,

放棄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殖民地,但並未說明其歸屬問題。

在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裏面,

對於中國主張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日本表示「充分理解並且尊重」。

這是對中國釋出善意的政治表現,

但不等同於在法律上承認或同意中國的主張。

 

儘管如此,

中國方面卻意圖將言論導向「日本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相信有些人也因此被搞混了。

另外,歐洲各國與中國之間,

很多國家是採用「take note(留意)」一詞,

這也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並沒有談及自己對此事的任何想法。

 

歐洲在地理上距離較遠,中國不會嚴格要求表態。

相反地,日本與美國的對臺關係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因此非常慎重地進行交涉。

當時,美國之所以採納「acknowledge」的說法,

其背景在於,美中因為對蘇問題而逐步接近,

臺灣的蔣介石政權本身也強調自己有統治整個中國的權利,

而且當時也在「都是中國人」的前提下統治著臺灣住民。

總之,不管是日本、美國和歐洲,

總體來看並不承認

中國所謂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一中原則」,

與中國所宣稱的有所出入。

「一個中國」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模糊不清的概念。

 
變化中的國際環境,不變的中國「原則」

野嶋 

如您所言,如果是蔣介石、蔣經國的威權統治時期,

臺灣確實仍處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中,

但是自李登輝前總統推行民主化以後的臺灣,

中國意識逐年減弱,1970年代建立的「一個中國」框架

與今日臺灣社會的現實,已經產生很大的距離了。

池田 

前幾天,《華爾街日報》有篇報道,

1970年代季辛吉訪中之際,

曾經作為外交官同行的洛德(Winston Lord,前駐中大使)指出:

「(關於一個中國)當時的表現方式是冷戰時代的政治論述,

如果是現代的話,應該會用不一樣的論述

去表現中國與臺灣的關係吧」。我也完全認同這個說法。

 

在今日的臺灣,如果問卷調查問到:

「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

壓倒性的多數人應該是回答「臺灣人」吧。

在臺灣,不只是臺灣人身分認同意識日漸高漲,

而且國際環境也有巨大的轉變。

 

1970年代,美中的共同敵人是蘇聯,

美國對中國的「原則」表現出曖昧不明的態度,

因此並未被(中國)大做文章,日本的情況也是一樣。

 

但冷戰已經結束,中國處處展現出的霸權姿態也愈加明顯。

就日本而言,

1980年代中國處於改革開放的時期,鄧小平捲土重來,

日本也支持中國的經濟發展,認為這對中國與日本都有利,

對「開放的中國」寄予了高度期待。

 

但是,中國開始進行反日教育,

1996年的臺灣總統大選時向臺灣近海發射飛彈,

1998年江澤民訪日出席宮中晩宴時,

在天皇面前刻意強調歷史問題,呼籲日本人不要忘記歷史,

此舉讓許多日本人震驚不已。

 

原先以為中國走向日本所期待的「開放中國」,

雙方歧見正在軟著陸 (soft landing),現在卻發現事實不然,

中國日益傾向對外擴張主義,

於是日本對中國的信任也開始產生動搖。

 

因此,

沿用1970年代的政治論述並不符合目前的現況,

只是,如果要改變,勢必引起與中國之間的巨大爭議。

 

因此,只能夠繼續在同床異夢的狀態下相安無事,

這就是現在的實際狀況。

況且,中國今後也會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的說法吧。

 

只是我們必須要留意的是,

中國在談判交涉上慣用「我現在所說的,與大家的認知是一致的」

這種論調,是中國特有的話術,

將對方拉到自己的地盤上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可是,

「一個中國」基本上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盤算之上的概念,

也就是所謂的「同床異夢」。

因此必要時,我們也必須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由「交流協会」更名「日本臺湾交流協会」

野嶋 

池田先生曾經擔任日本對臺外交機構「交流協會」的代表,

今年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

廣義地說,或許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屬於「一個中國」問題的一部分。

 

池田 

我擔任代表赴臺灣任職是從2005年到2008年為止,

期間一直主張交流協會的名稱應該變更以符合現況。

 

例如從臺北的機場搭計程車,跟司機說「我要到交流協會」,

但誰也不知道在哪裏。

 

雖然正式名稱是交流協會,但常常要再加上「日本」,

或是自我介紹是「日本交流協會駐臺北代表」。

 

由於是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所以最高主管的正式名稱應該是所長,

可是在臺灣外交圈,「所長」一詞的位階稍顯薄弱。

詢問過韓國或新加坡在臺外交人員之後,發現大家都使用代表

(representative)的稱呼,於是我也開始以「代表」自稱,

而這個「代表」的頭銜也是向東京方面爭取數月之久才獲得同意的。

1972年日中建交談判的時候,日本提議使用「日華交流協會」,

可是遭到中國的反對,表明不希望冠上「日華」。

於是,又有人提議用「日臺交流協會」,

然而,這次又是當時臺灣的蔣介石政權無法接受這個名稱了,

因為他們要堅持「中華民國」的立場。

 

最後就是前面什麼都不加,直接用「交流協會」了。

 

雖然繞了那麼一大圈,但是這次能夠更改名稱,真是太好了。

============================================

============================================

[     「一個中國」的問題                                ]

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總是圍繞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打轉。

 

去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綁死?」,

再度成為國際上的焦點。

 

 

 [ 相關 ]    「一個中國」乃美中的同床異夢[ Nippon ]

=============================================

靠政治權勢得利的政客維持現狀的鴉片 ]

日本交流協會前駐台代表池田維台灣出使記》, 書中指出,

目前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不願意犧牲「安居樂業」,來爭取尊嚴與主權

這些想要「維持現狀」的人, 像「吸鴉片」,求一時的安逸,實在可憐。

台灣的難處不是別人,就是這些人。

希望他們趕快醒過來,不要和靠政治權勢得利的政客同流合污,

做一個為台灣主權打拚的人。

 

 [ 相關 ]   國家地位比簽證更重要 [ 楊劉秀華 ]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 台灣從國共爭奪中國主權的戰爭脫身 ]

 

眾議員麥克麥考—-我支持台灣獨立

眾議員夏波—-台灣中國,一邊一國(one china,one taiwan)

 

 [ 相關 ]美眾議員迎小英 喊one china,one taiwan

===========================================

前日本駐台代表池田維

昨天舉行「台灣出使記」中文版新書發表會,

他在回應提問時表示,他相信明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後,

不論選出誰當總統,都會加強與日本的關係,

會變得更親密,這一點應該是不會變的!

 

 [ 相關 ]  池田維發表「台灣出使記」 [  ]

===========================================

齋藤正樹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today-p3.htm

《譚慎格專欄》2009-6-1

齋藤正樹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很難想像,退休大使、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

(東京在台北實際上的大使館)代表齋藤正樹,

會在未經日本政府指示下,

逕自發表「台灣地位未定」這番深奧的「個人觀察」。

隨著台北政府逐漸傾向將台灣界定為中國的主權領土

也難怪日本方面會感到驚憂。

台灣人自己也該驚憂,

畢竟,台灣在二次大戰後的國際地位「未定」,

明載於舊金山和約,也是日本對台關係形而上的核心。

地位未定 美台關係核心方針

台灣地位未定」也是美台關係的核心方針。

至於其他簽署舊金山和約的國家,

如英國、澳洲與加拿大,也分享台灣地位「未定」此一哲理,

即便五十八年後它們已不見得會為此輾轉難眠。

不過,

台灣地位未定卻讓日本外交官員

(至少是處理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外交官員)徹夜難眠。

齋藤五月一日在嘉義中山大學的國際關係學會年會上

那番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說,

可能不經意講出了他的真正心意,

也就是日本對台灣的國際地位,「沒有立場進行認定」。

在國民黨內因齋藤所言而義憤填膺之際,

這就是日本交流協會理事長?中篤所回應的立場。

國民黨可以允許日本政府宣稱對台灣地位「沒有立場進行認定」,

但卻不准日本解釋為什麼他們沒有立場。

一如齋藤毫不客氣地直言,

日本之所以沒有立場認定台灣的地位,

因為日本政府相信「台灣地位未定」。

或許我們更應該問,

倘若這名日本駐台代表只不過是反映其政府的觀點,

國民黨「為什麼」會如此關切憂慮?

當然,

國民黨不會忘記日本在一九七二年與「中華民國」斷交,

以便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一個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儘管日本在一九七二年「尊重」中國宣稱擁有台灣主權的說法,

但在內心深處,

日本政府的確將台灣視為一個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體,

而宣稱台灣地位「未定」,是關於該議題的唯一可行之道。

美國人也曾有過類似「失言」,

但沒做得如此優雅或經過如此深思熟慮。

二○○七年八月,

布希政府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也說錯話,

但他口誤的方向不僅與齋藤相反,

事後的彌補更是錯上加錯:

台灣,或者說中華民國,」他結巴道,

現階段並非國際社會上的一個國家」。

接著他又畫蛇添足,把事情搞得更混亂,

美國政府的立場是,ROC,中華民國,是一個未定議題,

正如各位所知,其未定狀態已持續多年」。

錯錯錯(天啊),連三錯。

美國眼中 世界只有一個中國

在美國眼中,「中華民國」根本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代表中國,

對美國來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美國政府在「中華民國」地位上的立場,

根本沒有什麼「未定」。

這些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美中建交公報」的精髓。

跟齋藤不同的是,

韋德寧沒花時間在心裡分清楚「台灣」與「中華民國」,

否則他應該會注意到,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的地位未定。

再者,倘若韋德寧曾多花點時間思考,

就不會將

台灣做為「國際社會一個國家」的客觀地位

將之與

美國政府不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採取立場官方態度混淆

當時我們並未聽到

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抱怨韋德寧失言,

原因可能出在國民黨人都堅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無論這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還是韋德寧口中地位「未定」的中華民國。

諷刺的是,

就在韋德寧不當發言前不久,

聯合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美國外交官貝霖

才堅定且權威地重申台灣地位「未定」。

想當然耳,

這一點貝霖應該無需他人提醒,

因為他曾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這些美國外交官的申明有幾個重點

首先,

「我們對台灣的地位不採取立場。

我們既不接受也不拒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主張」;

(跟韋德寧不同的是)「我們不以政治詞彙來定義台灣」;

再者,

關於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一立場

…並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包括美國,普遍持有的觀點」;

最後,

聯合國秘書處必須

避免在一項聯合國會員國已同意各自表述

超過三十五年的敏感議題上選邊站」。

關於最後這一點,

美國外交官威脅說,倘若聯合國堅持

將台灣描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或以術語來暗示台灣具有此一地位,美國將被迫與這種立場劃清界線。」

還真強硬─我的意思是,對美國外交官而言。

台版一中 沒有任何理由宣揚

台灣人應該覺得很安慰。

美國政府願意(現在仍是)冒險提醒聯合國,台灣地位「未定」;

而日本的大使齋藤也願意甘冒挨轟之險提醒台灣民眾,

台灣地位「未定」。

這些人之所以這麼做,

可不只是想藉由批評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約

未解決的國際法瑣事來自得其樂。

他們這麼做是要提醒台灣人,

中國內戰已經結束,獲勝的是共產黨。

台灣政府沒有任何合理藉口繼續代表全中國政府的假象,

或是宣揚台灣版的一中論(就如同馬總統所認為的),

所謂「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宣稱「中華民國」仍是全中國的政府根本是胡說八道,

任何七十歲以下的人都不會相信,

包括馬總統本人。

然而,身為「中華民國」的憲法總統,

馬英九基於合法性至少仍得維持此一憲法假象。

但他也不能做得太過火。

畢竟,無論是七十歲以上或以下的人,

沒有人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台灣的合法政府。

台灣主權 日未承認中國擁有

最後,

台灣地位「未定」論或許是在國際法之下,

讓台灣能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存在的唯一系統化闡述,

也是讓世上主要民主國家,

如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與澳洲等等,

能在面對中國指控「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時,

繼續支持台灣民主的唯一方法。

齋藤大使善意地提醒了台灣,

日本至少仍未承認中國擁有台灣主權的主張,

這的確是他的「個人看法」,

但也是日本政府與美國政府的「個人看法」。

在世上民主國家支持台灣的這條崎嶇路上,

台灣政府與執政黨不該使之更窒礙難行。

(國際新聞中心張沛元譯)

(作者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曾任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