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文化

2017年 8月 18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press-review-40979295

China

北京地壇公園的春節慶祝演出。

 

英媒:

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文化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文章說,

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文化復興”,

但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導的。

 

8月18日(周五)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

發表一篇關於中國文化政策的文章,

題為”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身為中國人的意義,

同時掩蓋自己破壞中華文化的歷史”。

 

文章說,

在中共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裏,共產黨都希望摧毀中國文化,

而不是讚頌中國文化。

 

在文化大革命中,

共產黨積極”破四舊”——即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許多寺廟、大宅和墓碑等都被破壞。

但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早已失去吸引力。

 

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急速變化,中國人普遍憂慮道德下滑,

渴望傳統價值的復興。

中國政府利用了這種情緒,

開始打著恢復傳統的旗號來宣傳政府支持的價值觀

 

現在,中國各地都出現了

教授傳統文化的暑期學校,孩子們學習《弟子規》、書法和中國樂器等。

China, Cultural Revolution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在文化大革命中,

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達到了頂峰。

 

“忠實繼承者”

文章說,

自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當局強化了促進”文化自信”的舉措。

 

共產黨違背了自己一貫反傳統的作風,

把自己說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其中強調要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

 

《經濟學人》認為,

中共試圖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宣揚一種

經政府過濾並認可的”中華文化”,

其目的是要強化共產黨的統治能力

 

文章說,

習近平扮演一個傳統文化捍衛者的角色,

是為了利用社會中的保守力量。

 

中國出現現在這樣的”精神真空”,共產黨難辭其咎,

因此習也在通過宣揚傳統來轉移人們的視線。

China

Image caption

中國兒童參加傳統武術比賽。

 

另外,傳統價值對共產黨還有其他用處。

 

為了宣揚愛國主義,中國多年來一直煽動反日情緒,

但反日遊行經常演變成騷亂。

 

但是,用宣揚文化傳統來培養愛國主義,對政府來說要安全得多。

 

文章指出,共產黨從傳統文化中挑出對其自身有利的成分,

尤其是等級制度以及對命令和秩序的遵守。

 

而共產黨認為對自己不利的成分,比如宗教,就不會被宣揚。

 

共產黨從自身的歷史中汲取這樣一個教訓:

任何社會運動,不管是革命、宗教還是民主運動,

都有可能會難以控制。

 

中國壞賬遠超官方數字

《金融時報》周五發表報道說,

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分析家認為,

中國的壞賬比官方數字高出6.8萬億美元。

 

朱夏蓮(Charlene Chu)曾在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任職,

她是最早指出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家之一。

她的最新報告指出,

中國金融系統中的壞賬高達51萬億元(7.6萬億美元),

是官方界定為不良貸款或關注類貸款金額的五倍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的壞賬率高達34%,遠遠高於5.3%的官方數字。

==================================================

==================================================

[ 中國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文化,                       ]

 

中共試圖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宣揚一種

經政府過濾並認可的”中華文化”,

其目的是要強化共產黨的統治能力

 

[ 相關 ]   中國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文化 [ BBC ]

==================================================

[  中國在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中文 ]

 

 

[ 相關 ]    中國與香港之間的「繁簡矛盾」 [ BBC ]

==============================================

[ 共產黨物質繁榮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來維持其合法性 ]

 

鄧小平啟動經濟自由化35年後的今天,

共產黨面對着劇烈的社會矛盾,

正在運用物質上的繁榮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

來維持其合法性。

 

它既拋棄了走向民主的轉變,

也沒有承認人權和公民權

——美國原本希望,中國取得驚人的經濟崛起後,

就能產生這些轉變。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

中國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是精心計算的自身利益,

罔顧美國努力推動的國際制度、標準和義務。

 

雖然從長遠來說,

美國人應該希望中國擁抱民主和人權,

但在短期內,我們必須承認,中國有權建設自己的政府體系,

對於政治合法性和社會公平,也有其自己的標準。

 

美國應該堅持要求中國像聯合國其他成員一樣,

遵守《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我們必須幫助中國看到,

「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和尊重基本人權之間,

存在着區別。

 

[ 相關 ] 是時候對中國動真格的了[韋斯利·K·克拉克(Wesley K. Clark)]

===============================================

[ 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 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

 

習近平的美國之旅, 就是尋找其國際合法性之旅。

—————————–

濫用金元外交揮霍國庫以構建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正面臨國際國內合法性的責難。

————————————–

有一種幻覺叫中南海幻覺

身處中南海權力核心, 最高權力者需要什麼,

身邊的人就會提供什麼, 中央權力似乎無所不能,

中國力量似乎可以無處不在,

這種幻覺使當權者易生狂妄之念

 

 [ 相關 ]   習近平訪美與國際合法性問題[BBC]

=================================================

[中共不是中國本土政治組織,蘇聯的共產國際中國支部 ]

 

中共當時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

因此紅軍曾喊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

 

中共本來不是中國的本土政治組織

而是蘇聯控制的共產國際中國支部,

初期的活動經費主要來自蘇聯,是不折不扣的”外國勢力代理人“。

 

中共建立”紅軍“兩年後,中國和蘇聯發生衝突時,

中國共產黨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蘇聯一邊。

   

[ 相關 ]

中共建軍90週年: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共軍史[ BBC ]

=================================================

[ 中國共產黨正構建與西方中心的世界觀並行的敘事 ]

 

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中,

習近平稱贊他的東道國在13世紀就建立了議會,

但隨後表示,

在比那早3300年的時候,

中國已建立了一個“以民為本”、

實行他所說的法治的國家。

 

盡管他所指的那個皇帝只存在於神話中。

 

中國想告訴全世界,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 相關 ] 

 “中國敘事”挑戰西方價值觀[英國《金融時報》]

===========================================

[毛澤東後中共重提抗日戰爭>需要新意識形態取代共產主義]

 

1985年,

為銘記1937到1938年“南京大屠殺30萬遇害同胞的紀念館

落成開放了。

由於南京並非中共領地這場屠殺之前從沒引起過中共多大興趣。

如今,

南京大屠殺在中國被廣泛討論,

其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間更大規模的自相屠殺,

特別是毛澤東發起的

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澤東時代過後,

中共大張旗鼓地重提抗日戰爭的話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要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共產主義

 

 [ 相關 ]  “被遺忘的戰爭” [ 英國《金融時報》 ]

=============================================

毛澤東 與日軍共謀的男人

 

台海兩岸官方有關誰是真正抗日力量的爭論,

遠藤表示

「日本不知道也不關心,

我在防衛研究所裏看戰史資料,

厚厚的一本防衛研究所編寫的戰史資料,

居然是引用中共黨史來編寫,

簡直令人大失所望,

所以我才要挖掘真相,來填補真實的歷史空白」。

 

 

 [ 相關 ]   中共曾與日軍共謀對抗國軍,日本學者[ BBC ]

========================================

中國與香港之間的「繁簡矛盾」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hong_kong_review/2016/02/160224_monitoring_simp_trad

李翰文 BBC國際媒體觀察部

 

分析:

中國與香港之間的「繁簡矛盾」

==========================

簡體中文在香港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

引發了對北京擴大在當地影響力的擔憂。

 

許多香港居民擔心這可能會令香港的特徵消失無影無蹤。

 

繁簡之爭

中國最早在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中文

簡化了原先複雜的筆畫,令書寫中文簡單化,

而且也被說成是提高中國識字率的主要原因。

 

但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

繼續使用又稱為整體中文的繁體中文,

另外使用繁體中文的地方

包括了台灣和幾乎所有的華人僑居地。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給了中國。

 

推廣使用簡體中文的人士認為,

使用簡體中文有助於學習中文,並且說,

簡體中文「比較實用」。

 

但是反對者說,繁體中文比較「正統」,

並且可以讓使用者與中文的根源更好地聯繫在一起。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看得懂繁體中文,

再看古典文學和推行簡體中文之前所出版的書籍時

就不會那麼吃力。

 

教育的建議

香港的企業通常以簡體中文來吸引中國旅客,

但是這種做法卻也招來了本地居民的批評。

 

2015年12月,

香港政府建議學生在學會了繁體中文之後學習簡體中文,

目的是

「擴大的學生的閱讀面,還可加強內地與海外各地的溝通」。

 

但是反對派說,

沒必要特別緻力於學習簡體中文,

而且認為政府可能是打算完全取消在學校教授繁體中文的課程。

 

香港《蘋果日報》

在2月14日引述中國導演馮小剛的說法,

稱許多簡體中文是「不合理的簡化」,

而負責香港教育的官員則是在「對抗這股浪潮」。

 

社交媒體辯論

最近幾年繁簡兩派的爭論越來越政治化,

例如英國時裝設計師、知名球星貝克漢姆的妻子

維多利亞宣佈要到香港訪問,

卻在Instagram上成為熱門話題。

 

維多利亞·貝克漢姆以簡體中文和英文

在Instagram上宣佈2月14日到香港。

 

但是有網民留言說,

「貝克漢姆太太,如果你要到香港做生意,請用繁體中文!」、

「要是你繼續使用不文明的簡體中文,我就不會買你的產品」。

 

繁簡之爭原本就是網民們在推特Twitter上的熱門話題,

在香港無線電視台突然在2月22日

開始在普通話新聞中搭配簡體中文字幕之後,

這場議論更為熱烈。

 

在上述的節目播出之後,

主管廣播電視業務的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就收到了一萬多則投訴。

 

推特上有網民形容無線電視台的做法

已經成為港府「盲從」北京政策的部分措施。

 

「無需大驚小怪」

中國的官方媒體也加入了這場繁簡之爭,

呼籲港人不要將此議題「政治化」。

 

《人民日報》在2月23日刊載文章說,

「把繁簡強分優劣甚至當作身份標籤,只能說太過淺薄無知。」

 

《環球時報》則是發表評論說,

「兩岸三地的交流角度而言,

內地學生認讀繁體字和港澳台的學生認讀簡體字,都有必要,

完全無需大驚小怪。」

 

不過有些中國網民堅持

使用簡體中文的風潮已經是「無法阻擋」。

 

例如網民閩都傳人在環球網發表的評論下留言說,

「推行普通話和簡體字是大勢所趨,港台固步自封,

必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

中國在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中文

 

 

==================================================

 

 

 

[ 相關 ]   全中文授課的美國公立學校[紐約時報]

==================================================

[ 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 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

 

習近平的美國之旅, 就是尋找其國際合法性之旅。

—————————–

濫用金元外交揮霍國庫以構建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正面臨國際國內合法性的責難。

————————————–

有一種幻覺叫中南海幻覺

身處中南海權力核心, 最高權力者需要什麼,

身邊的人就會提供什麼, 中央權力似乎無所不能,

中國力量似乎可以無處不在,

這種幻覺使當權者易生狂妄之念

 

 [ 相關 ]   習近平訪美與國際合法性問題[BBC]

====================================================

中國中南海幻覺狂妄之念

 

============================================

[ 中國共產黨正構建與西方中心的世界觀並行的敘事 ]

 

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中,

習近平稱贊他的東道國在13世紀就建立了議會,

但隨後表示,

在比那早3300年的時候,

中國已建立了一個“以民為本”、

實行他所說的法治的國家。

 

盡管他所指的那個皇帝只存在於神話中。

 

中國想告訴全世界,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 相關 ] 

 “中國敘事”挑戰西方價值觀[英國《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