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蔡除連 馬假改革真鬥爭

 

打蔡除連

馬假改革真鬥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14/today-fo5-6.htm

記者彭顯鈞、王寓中/特稿

馬政府藉十八%爭議,以改革之名借力使力,

事實上根本是一場一箭雙鵰的精密政治算計,

目標是「未來假想敵」蔡英文,

還有具「黨權威脅」的連戰。

整個過程中,府黨高層刻意操作媒體,

以慣用的手法,行政治鬥爭之實,

看看其中隱藏的「目的性」,

還奢談什麼改革!

本月初,十八%爭議再起,

考試院長關中的發言引起議論,

當時府黨高層還搞不清楚狀況,

以為又是「挨打的議題」。

後來透過銓敘部獲得資料,

赫然發現「大有文章」。

拿連戰祭旗 全力猛攻蔡英文

他們發現,領取十八%的「前高官」名單,

出現了一個超級「大肥羊」蔡英文。

府黨高層見獵心喜,

認為機不可失,決定率先出手;

週二深夜府方罕見地發出新聞稿,

傳達馬總統宣示推動修法的決心,

出手前早就「有所本」。

事實上,府黨高層的「肥高官」名單中,

也有藍營大戶連戰,接著,

特定媒體開始「炒作、點名」連戰、李元簇。

府黨高層更直言,

出現「肥高官」是修法漏洞,

為了改革,要補正。

肥高官清單 先放給特定媒體

其實,

府黨高層的主要目標是蔡英文,

先砍「自己人」自清,

緊接著就傾府院黨之力,

全力攻擊蔡英文,

試圖重創下屆總統大選最大「假想敵」,

火力之全面猛烈,毫不留情。

事實上,府黨高層掌握肥高官「清單」,

事先釋放給特定媒體,

接著透過電視名嘴發動攻擊。

操作媒體的手法,似曾相識,非常典型。

雖然連戰方面強調馬的改革宣示沒有「針對性」,

但府黨高層透過媒體點名連戰,

主要考量在於今年的「立委提名權爭奪戰」。

當權者不願連戰成為黨內其他勢力聚集的平台,

形成立委提名權的威脅,這次趁機「打槍」連戰,

背後隱藏了多重政治算計與遠見,

手法之精準狠毒,歷年少見。

至於馬英九宣稱要修法,根本是假的,

因為要改正十八%,可以有各種措施,

缺的只是「決心」。

所謂訂定「優存額度上限」,

根本「無法可修」,

只要銓敘部修改相關辦法即可。

充滿政治算計的政治操作,

只是為了打擊政敵,

距離真正的十八%改革,差得遠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