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林來台暴警案 引發司法親中疑慮

 

陳雲林來台暴警案

引發司法親中疑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4/today-fo1-2.htm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

針對政經風險評估報告認為,

我國在亞太國家司法表現評比排行第七,

較去年下降一名,

資深法界普遍認為,

「恐龍法官」多件司法荒謬判決、

五都選前檢方大動作偵辦在野人士等事件,

引起重大爭議,

都可能引發司法公正性

和獨立性遭訾議的結果。

法界並認為,

上述報告分析指出,

在台外商擔心台灣和中國交流太密切,

司法的公正性和獨立性恐被中國政治力影響,

其實是有脈絡可循。

前年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期間

發生警察暴力事件開始,

司法是否公正、過於親中等議題,

就屢遭國內、外人士強烈質疑。

甫結束的五都選舉期間,

檢方對民進黨或被視為親民進黨人士,

以及國民黨執政縣市偵辦

出現「不同調」的罕見情形,

也可能加深外商的憂慮。

法界:判決僵化 社會疑慮深

多位法界人士說,較明顯的案例,

是檢方在選前積極傳訊調查

高雄市長陳菊、陳致中涉及司法案,

卻在新生高架橋弊案中,

經過一段時間才展開調查動作,

出現「牛步化」偵辦情形,

兩相比較,

很可能讓外界有

司法是否公正或獨立的想像空間。

此外,司法判決僵化,

引發社會質疑司法公正性,

也可能是司法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不具名的執業律師說,

如兩件荒謬判決引發輿論譁然,

一是男子林義芳性侵六歲女童,

檢方求刑七年十月,

高雄地院卻以未違女童意願輕判三年二月;

另一則是男子吳進益性侵三歲女童,

最高法院認定女童哭喊「不要」無法證明違反其意願,

發回更審,

都是婦女團體舉辦「九二五白玫瑰運動」遊行走上街頭,

抨擊司法僵化、司法已死的焦點。

法界認為,

特偵組偵辦高院法官貪瀆案,

對司法雖然有加分效果,

不過,

若無法有效釐清「政治干預司法」的疑慮,

將難以期待外界肯定我國司法已有長足進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