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陣亡者家屬要求靖國神社撤去戰犯姓名

2014年10月30日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1030/c30shrine/zh-hant/

MARTIN FACKLER

 

日本陣亡者家屬要求靖國神社撤去戰犯姓名

 

====================================

東京——多年來一直有人提議,

不要讓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過多地成為政治衝突的導火索。

 

一個代表二戰陣亡軍人家屬的團體對這一建議表示了支持:

它已經提請靖國神社把供奉在該處的14名戰犯和其他戰爭死難者分開祭祀。

 

「遺族會」(Izokukai)設在日本南部福岡縣的分會於周一通過了一項決議,

提請靖國神社的決策人員將該社供奉的包括戰時首相

東條英機 (Gen. Hideki Tojo)在內的14名甲級戰犯與其他戰爭亡靈分別祭祀。

儘管移除14名甲級戰犯的意見已經被討論了很多年,

但這是遺族會

——日本最有影響力的保守派利益團體之一

——所轄分會首次對此表示支持。

 

上述決議出爐的時機是,

供奉着250萬近現代戰爭亡靈的靖國神社,

已經成為日本同中韓兩國發生摩擦的一個長期來源。

 

作為20世紀早期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國,

中國和韓國一直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是一個直言不諱的民族主義者,

曾於去年參拜東京市中心的靖國神社,

致使日本與兩國的關係愈發緊張。

 

外界普遍認為,安倍想通過這次參拜取悅支持他的右翼政治勢力,

其中包括一直強烈主張參拜以紀念戰爭亡靈的遺族會。

正是因此,周一通過的決議才會在日本引發一片錯愕。

它意味着,面對地緣政治衝突,

至少這家全國性團體的一個分會已經表現出了新的靈活性。

不過,其他分會是否會有樣學樣還有待觀察。

 

該決議旨在消除致使參拜靖國神社引發爭議的一個主要源頭:

神社內供奉着因發動戰爭而在東京審判中被犯下反人類罪的甲級戰犯。

其中7名戰犯被處以了絞刑,其他人或是入獄,

或是在判決下達前就已經去世。

 

靖國神社僅依照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信仰供奉戰死者的靈位,

並沒有死者埋葬在那裡。

 

1978年,靖國神社的神官偷偷將14個甲級戰犯移入了神社所供奉的亡靈名單合祭。

此舉反映出,日本的一些民族主義者認為:

這些戰犯實際上是愛國主義者,但成王敗寇,

他們才遭到戰勝的同盟國的裁製。

 

一年後的1979年,靖國神社內供奉甲級戰犯的消息被公之於眾,

當時的天皇裕仁 (Hirohito)拒絕參拜,以表抗議。

 

他的兒子、現任天皇明仁(Akihito)延續了這一做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

中國和韓國一直以靖國神社內供奉着14名甲級戰犯為主要理由,

反對日本政界人士前往參拜。

 

戰犯的存在,

促使這兩個國家把靖國神社視為

日本對其在戰爭期間所犯罪行缺乏悔改之意的標誌。

 

包括一些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要員在內,

早就有人提議移除這14個甲級戰犯。

 

在過去6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

自民黨一直是日本的執政黨。

 

如果將這些戰犯移走,

日本政界人士就既能祭奠戰爭亡靈,

又不會顯得對戰時領袖及其發動戰爭的決定心懷崇敬了。

 

然而,迄今為止,

由私人運營的靖國神社一直在抵制這類努力,

宣稱亡靈一旦被招進神社,就無法被移除了。

 

它還批評對其施壓的政界人士違法了日本憲法政教分離的規定。

 

長期以來,外界認為遺族會基本支持靖國神社的做法。

 

不過,也有一些家庭反對將其親人的亡靈

和把他們送上不歸路的戰時領導人供奉在一處。

 

遺族會福岡縣分會在前述決議中表示,

如果14個甲級戰犯被移除,

相信天皇夫婦、首相以及全體日本國民,

就可以在靖國神社毫無保留地表達他們的敬意了。」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日本佔領軍代理人

======================================================

[  日本二戰後 名存實亡 近70年 ]

大量「不好說」的回答,不意味着他們沒答案,

而是反映出

日本人至今看待「那場戰爭」的心態依舊複雜

 

日本普通民眾國家的關係上來理解。

 

記得在日本上小學、中學期間,

有些師生望着國旗「國歌齊唱」的時候,

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難受。

 

不少日本國民看來

國旗和國歌是軍國主義者發動戰爭的象徵,

不僅給他國人民造成了傷害,

還迫使日本陷入崩潰

 

由於這段歷史,

媒體、學者、百姓心裡始終存有疑問:

國家政府憑什麼不會犯錯誤呢?

「國」字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我認為,

日本修憲派的最大阻力,

不是來自中國、韓國的外交壓力,

恰是來自日本國內對「國家主義」的厭煩和警惕

 

二戰結束已近70年,

戰後的日本拿着「和平憲法」,

在美國「核保護傘」之下走了一條

「重經濟、輕安保」的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日本社會迄今依然走在這條路上,卻顯出疲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令日本人感到擔憂:

「我們這樣下去,

經濟影響力下降,政治無法行使話語權,

會不會被孤立,被邊緣化,

最終變成全球化時代的孤兒呢?

 

[ 相關 ]日本倒向「右翼」了嗎?[加藤嘉一,紐約時報]

 

====================================================

去不去參拜和幾時去參拜等不該由他國說三道四。”

 

如何對待、如何悼念為國殉難的人們,

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由其國民所決定的

 

參拜靖國神社不應由他國說三道四[共同社]

========================================================

[ 布什認為: 參拜靖國神社日本的內政問題”]

 

布什認為中國正崛起,

公開批評可信賴的盟國首腦極不可取”。

 

採取 參拜靖國神社日本的內政問題

 

[ 相關 ]美前政要透露美國不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原因[ 共同社 ]

——————————

Bush is not a Chinamerican.

=======================================================

靖國神社問題開始變成涉及外交的歷史問題

 

這一轉變的背景是,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實施的戰略

 

80年代,

在推動改革開放路線的同時,

為了給中國共產黨的正統性尋找依據,

煽動民族主義,

鄧小平在戰略層面開始利用歷史問題

 

[ 相關國際政治學者添谷芳秀談靖國神社與世界秩序[朝日新聞]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