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雜談:國家利益是誰的利益?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8/57774.html

 

 

 請看這一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n5EC6QKmU

 

2013年08月12日

 

編輯雜談:

 

國家利益誰的利益?

 

 

 

  日本15日迎來第68個終戰紀念日,

日前在廣島市和長崎市分別舉辦了“原子彈爆炸68週年”紀念活動。

 

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了各個儀式並致辭,

但是他沒有表明廢除核電站的方針,

這讓當地居民和福島核事故受害者大為失望並引起憤怒之聲。

 

  

我的爸爸1930年出生於北九州市。

 

美國原本計劃在北九州小倉投下第2顆原子彈,

但以天氣不好為由把目標地變更為長崎。

 

我外祖母的老家是長崎縣,

當時我的父親母親分別是15歲和5歲,

他們都有可能遭遇原子彈爆炸。

 

  現在的首相安倍晉三1954年出生於東京,

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國會議員,

其中一位是第56和57屆首相岸信介

 

安倍晉三的父親後來成為外相。

 

副首相麻生太郎1940年出生,

是福岡一家財閥總裁的大兒子。

 

他也是元首相吉田茂的孫子。

 

兩位都是典型的太子黨、公子哥兒。

 

  這兩位在日前舉行的參院選舉投計票前一天這樣交談。

 

麻生對安倍說:

“選舉結束後你將成為二戰後最大的權力者,請留心進行謹慎的政權運營。”

 

安倍回答道:

“我明白。

你會一直在身邊支持我的,對吧。”

 

他們慶祝的是自己的權力得到鞏固。

 

我認為對他們而言,

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或者福島核事故只不過是競選工具而已。

 

  他們平時只接觸經濟界代表或者各個領域的所謂專家,

以及自己的支持者等。

 

各行業為了自身的利益,

經濟界的代表要求他們重啟核電站,

振興軍事工業,

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

 

如果安倍和麻生身邊有原子彈受害者、大地震災民以及農民的話,

他們的看法應當會有所改變。

 

  他們有時不能顧及老百姓或者其他國家民眾的情緒。

 

否則8月6日廣島原子彈紀念儀式當天,

麻生不可能去出席海上自衛隊最大艦艇”出雲”號的下水儀式。

 

一般民眾都很容易理解這一舉動將如何刺激近鄰國家。

 

  他們只在自己所理解的範圍內為了“國家的利益”做出判斷。

 

不過,

我們感覺他們會犯錯,

並不是為了“國民的利益

或者“東亞地區的和平”做出判斷。

 

他們的觀點遠離了民眾。

但是,

選出他們的是我們這些選民,

我們也需要考慮如何參與今後的政治。

 

(編輯:木本一彰)

—————————————————————————————————————–

[ 日本世襲的階級社會—–貴族<>平民 ]

[ 日本世襲的政治 ]

 

首相安倍晉三1954年生於東京,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國會議員,

其中一位是第56和57屆首相岸信介

 

安倍晉三的父親後來成為外相。

 

副首相麻生太郎1940年出生,

福岡一家財閥總裁的大兒子。

 

首相吉田茂的孫子。

 

兩位都是典型的太子黨公子哥兒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 價值觀錯亂世代 !!!

>> 日本國家意識淡薄世代 !!!

——————————————————————————————————————–

“安倍政治學”關繫到戰後日本立國的根本

甚至是戰後國際社會已固化的既定安排。

 

日本是一個“美麗國家”,

日本人應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但現狀卻並非如此、日本人普遍不愛國

其原因就在於

日本還不是獨立自主的“正常國家”。

————————————————————————————————————————–

此次開設慰安婦問題網站的理由

首先是對那些

不讀書、​​依賴網絡的年輕人的擔憂。

 

 [ 相關 ]

日本學者建網站介紹慰安婦史實[ 朝日新聞 ]

 

————————————————————————————————————————-

日本普通民眾國家的關係層面上來理解。

 

在日本上小學、中學期間,師生望着國旗「國歌齊唱」的時候,

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難受。

 

不少日本國民看來,國旗和國歌是軍國主義者發動戰爭的象徵,

不僅給他國人民造成了傷害,還迫使日本陷入崩潰。

 

這段歷史,媒體、學者、百姓心裡始終存有疑問:

國家政府憑什麼不會犯錯誤呢?

「國」字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日本修憲派實現政治目標的最大阻力

不是來自中國、韓國的外交壓力,

是來自日本國內對「國家主義」的厭煩和警惕

 

二戰結束已近70年,

戰後的日本拿着「和平憲法」,

在美國「核保護傘」下走一條

「重經濟、輕安保」的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日本社會依然走這條路,卻顯出疲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令日本人感到擔憂:

「我們這樣下去,經濟方面影響力下降,

政治方面無法行使話語權,會不會被孤立,被邊緣化,

最終變成全球化時代的孤兒呢?」

 

 [ 相關 ]

日本倒向「右翼」了嗎?[加藤嘉一,紐約時報]

————————————————————————————————————————–

[ 濫用“選民”“國民”的媒體, 日本媒體國家意識淡薄 ]

 

我想永遠活躍在第一線,

珍視當事人的意識

 

當下的日本最欠缺的這種意識的,

或許就是

霞關官廳集中地)、

永田町政黨總部集中地)

大報社了。

 

雖然在社論裏寫著“國民不希望那樣”,

 

我想問一句:

你們向選民問過“不希求這樣”嗎

 

這是在濫用、惡用“選民”、“國民”、“老百姓”等字眼。

 [ 相關 ]

加藤嘉一訪談錄 第二回永遠活躍在第一線 [Nippon,竹中治堅 ]

加藤嘉一訪談錄第一回做日本海與太平洋的橋樑[Nippon,竹中治堅 ]

—————————————————————————————————————-

安倍向年輕網民說:

“我認為網絡將大幅改變政治。”

 

[ 相關 ] 安倍出席“niconico動畫”網站活動 [ 共同社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