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提名惹議 未來司改不樂觀

2016-07-26 19:57

http://wenichin.blogspot.tw/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事件惹議,前國策顧問金恆煒警告,
這批反對的「少數」都是司法、社運專才。
(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司法院提名惹議 未來司改不樂觀

===========================

針對總統蔡英文提名

謝文定、林錦芳任司法院正、副院長案,

「民調顯示提名案有33.9%民眾支持,19%民眾反對,

卻有高達47%的民眾對此議題保持冷漠。」

 

前國策顧問金恆煒26日在記者會上推斷,

從前陣子進總統府諫言的團體觀察推測,

這19%的反對者,都是司改會等了解司法、社會運動的人,

若得不到這群熟知司法的人支持,

未來司法改革恐遇更多阻礙。

 

蔡英文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名單公布以來,

引起社會諸多團體接力反彈,

前大法官許玉秀

14日與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

表達對提名程序草率的不滿,呼籲總統府撤回提名。

 

由台灣法學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法界團體

組成的「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

也在21日直接進總統府、向蔡英文提出建言,

希望蔡英文撤銷人事提名;

本土民間團體台灣社更在23日召開記者會高分貝反彈。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26日

在「2016台灣政黨認同與形象」記者會上表示,

司法改革是蔡總統指標性的重大改革政策,

司法院長的提名若與當時任命行政院長林全做比較,

支持度落差了20%。

 

他認為,

「蔡總統若堅持提名各界看法分歧且反應冷淡的人選,

不但關係未來司改順利與否,

恐也成為長期腐蝕支持度的關鍵因素。」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系教授、政治學博士施正鋒則說,

蔡總統提名強調歷練可能與她愛用母雞帶小雞的模式有關,

若再加入派系因素,可能會把不願意分給非嫡系人馬的位置,

用事務官來卡位,但這些人可能不清楚蔡總統的立場、政見,

不只在司法體系,在許多政要都有這些現象,

這會讓民眾質疑,

「為什麼要政權轉移?都交給舊政府的人就好了。」

===================================================

 

 

 

 

====================================================

2016司法院院長謝林配

 

 

==========================================================

人民對抗政府 進步對抗保守

2016-07-26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14894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自由廣場》

〈金恒煒專欄〉

 

人民對抗政府 進步對抗保守

========================

兩個事件,凸顯蔡英文總統執政的危機

 

一個是林淑芬「逃避召委」

拒絕主持「一例一休」的法案審查;

一個是司法院正副院長謝文定與林錦芳的人事任命案。

 

林淑芬事件是執政的「內爆」,應單獨論列。

 

本文只談司法院正副院長任命的現象,

用簡單的話來說,

就是人民對抗政府、進步對抗保守。

 

民間團體集結起來抗議司法院的人事任命,至少有三波。

 

總統釋出善意,接見了兩批民間司改團體,但沒有平息爭議。

 

司改團體的訴求,是從根本改造起,

連「大法官提名評鑑」都主張打掉,重新擬定人選。

 

此一爭議涉及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可分而言之。

 

先說程序正義方面。

 

「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召集人

瞿海源見了總統出來後說明,

蔡總統表示謝林兩人是她自己提名,

未經「大法官提名評鑑小組」作業程序。

 

那麼,蔡總統任命司法院正副院長為何跳過「大法官評鑑小組」?

 

評鑑小組只選拔五位任期將屆的大法官,

為何沒把正副院長放在名單內?

 

問題的癥結在院長副院長的定位:

到底是大法官兼院長,還是院長兼大法官?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第一項:

司法院設大法官十五人,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

所以是大法官兼院長。

 

但是問題來了。

 

再按第二項:

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得連任。

但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

 

又儼然院長副院長兼大法官了。

 

蔡總統自為任命,

即認定是院長副院長兼大法官,

不然,

謝、林無一具公法專業,也沒有公法著作,

更缺憲法意識,如何承乏大法官?

 

這是憲法文本的錯亂,也造成不符程序正義的主因。

 

重點是,

蔡總統為什麼寧取「院長副院長兼大法官

而不問「大法官兼正副院長」?

 

因為謝林配皆出身司法官僚,

是「圈內人」,

懂得司法界的種種「眉眉角角」,

故而蔡總統表示「有利司改」。

 

放在權力邏輯考量,司法官僚聽話,但有違實質正義。

 

其次,謝文定被指控有「刻意隱瞞威權履歷」之嫌。

 

謝文定喊冤,只說在那些政治案件中,自己「只是協助」而已。

 

老實說,

親自操刀的「血手」固然罪大惡極,

身上「沾血」的幫凶,就能置身事外?

 

至於林錦芳,

有沒有當馬統東廠,誅殺控扁案「自始無效」的洪英花

 

這是實質正義的核心課題。

 

蔡英文在強大民意壓力下,仍然拒絕撤回提名,

不過態度已趨軟,

從「有困難」退到「再想想」再退到「從嚴審查」

 

換句話說,

蔡英文既不主動撤案,謝林厚顏不婉拒,

燙手山芋丟給立法院。

 

無論立院通過與否,蔡英文都受傷。

 

通過或半通過,新政府與司改團體勢成水火,司改淪為春夢。

 

不通過,不只權威重挫,還得重新提名。

 

更何況,新人選要不要經「評鑑小組」?

民間同不同意?

且下一會期九月才開議,十月司改即起步,趕得上嗎?

 

上上之策,就是收回成命!

 

在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雙重考量下,

提出合乎社會期望的黃金拍檔。

============================================

2016司法院院長謝林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