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我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2017年2月17日

PETER BAKER

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70217/trump-news-conference/zh-hant/

週四,川普總統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

Stephen Crowley/The New York Times

週四,川普總統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

 

川普為自己辯護:我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

華盛頓——在週四進行的一場引發爭議的新聞發布會上,

川普總統對有關他的顧問和俄羅斯聯繫的報導不加理會,

同時為他就職前四周的表現進行了辯護。

 

這場發布會展示了他不合常規、不受約束的執政風格。

 

在一場匆忙組織的白宮活動中

——表面上是為了宣布新的勞工部長人選,

川普跳出這件事,對新聞媒體進行抨擊,

還吹噓他的政府是一架「調校精準的機器」,

而非華盛頓許多人士所認為的混亂運轉。

 

他表示,這些挑戰是他的前任們所導致的。

 

「老實講,我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爛攤子,國內國外都是如此,

一個爛攤子,」他說。

 

在時長約一個半小時的發布會上,

這位總統透露他已經要求司法部對信息洩漏進行調查;

稱他下週會簽署一條新的政令,限制赴美旅行;

並承諾在3月制定一項計劃,廢除和取代前任總統的醫保制度;

之後還會有另一項改革稅收制度的計劃。

 

但這場發布會最突出的一點,

是出現了白宮現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異常直白和憤怒的辯護。

 

有時突如其來、往往雜亂無章、一貫自吹自擂,

卻又似乎對有關他的描述感到心痛的川普,

好像有意在進行了一個月舉步維艱的治理工作後

再度製造出他競選期間的那種活力與興奮。

 

他反覆重新提起與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競逐,

一度竟悲傷地請求理解。

 

「那語調如此充滿仇恨,」他說,

這裡指的是電視上有關他的評論。

 

「我真的不是一個壞人。」

 

川普抗拒任何有關白宮失控或不能正常運轉的觀點。

 

「從來沒有哪屆總統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做這麼多事,」他說。

 

「我們甚至還沒開始做大事,那些要到下週早些時候才會開啟。」

 

「工作機會從國內大量流失出去,」他說。

 

「看看那些離開美國,前往墨西哥等國家的企業是怎麼回事。」

還表示在國外,他看到的是「災難」。

 

「我們會解決所有這一切,」他說。

「我只想讓你們知道,我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川普首次進一步談到他辭退自己任命的國家安全顧問

邁克爾·T·弗林(Michael T. Flynn)的決定

——原因是他在12月與俄羅斯大使進行的一次談話的內容上,

誤導了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及其他白宮工作人員。

 

川普表示,

他對弗林在還沒有入駐白宮之前就與這位大使交談並不在意。

 

「得知這個信息時,我說,我不認為他做錯了什麼,」川普說。

「實際上,我覺得他做了正確的事。」

 

他說問題在於,弗林告訴彭斯談話中沒有涉及制裁問題。

 

該說法被證明是假的,因為那次通話被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到,

有文字記錄為證。

 

「問題是他沒有恰當地告知我們的副總統,接著又說他不記得了,」

川普說。「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讓我不太滿意。」

 

但他同時表示,有關他的競選助手、其他副手

與俄羅斯有聯繫的報導是「媒體放出的假消息」。

 

在回應質疑時,他表示競選期間他與俄羅斯沒有任何接觸,

但他沒有正面回答有關他的一些助手是否與對方有聯繫的提問。

 

《紐約時報》本週曾報導,通話記錄和被攔截的電話顯示,

他的一些副手在大選之前的一年裡

多次與俄羅斯情報官員聯繫

 

川普表示,下週或晚些時候他會簽署一項

能「全面保護我們國家」的新政令,

同時依然為他原來提出的、官司打到法院的入境禁令辯護。

 

上週他曾表示,最早會在本週一採取行動。

 

不過,在有關他的成就的額外描述中,出現一些錯誤信息。

 

他堅稱自己取得了自

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以來

最大的選舉團(Electoral College)勝利。

 

但他在選舉團獲得的選票比自雷根以來的四位總統中的三位都要少: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和喬治·布希(George Bush)。

 

當一名記者指出這點時,川普不予理會。

 

「別人跟我是這麼說的,」他說道。

=============================================

==============================================

[                                     ] 

 

  美國家安全顧問

 

========================================

 

 

 

 

 

===============================================

美國新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中將

2017年 2月 21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39036483

白宮宣佈任命後,麥克馬斯特(左)與特朗普坐在一起

Image caption 麥克馬斯特(左)被稱為

世界上「出類拔萃的戰士加思想者」

 

新聞人物:

美國新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中將

========================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新國家安全顧問

在一片爭議之聲當中接受任命,

他的前任在這個職位上僅堅持了三個星期。

 

這個選擇得到了分析人士和政客們的好評

——甚至包括一些一直對特朗普的各項決定諸多的批評的人,

比如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

 

不過,

赫伯特·雷蒙·麥克馬斯特(Herbert Raymond McMaster)是何許人也?

 

從歷史中學習的人

HR·麥克馬斯特中將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軍官,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海灣戰爭中擔任過多個指揮官職位,

在2000年代初伊拉克戰爭期間,他在中央司令部工作。

 

憑著在戰爭中的勇武,他獲頒銀星勳章。

 

在阿富汗,他統領一個負責反腐敗及維持透明度的特別任務組。

 

不過,他同時又對歷史抱有學者式的興趣而著稱,

並且還將這些智慧應用到了戰場上。

麥克馬斯特

圖片版權 Reuters Image caption

麥克馬斯特中將是歷史學者,

曾對越戰當中的決策提出過尖銳批評

麥克馬斯特中將在1984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院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常被稱為西點軍校),

但是之後卻先走上了類似於軍事歷史學者的道路。

1994年,他在北卡羅萊納大學取得歷史系碩士學位,

又在軍校教授歷史兩年,之後在1996年取得美國歷史博士學位。

 

同年,他出版了一部關於越戰的軍事歷史著作

《玩忽職守》(Dereliction of Duty),

當中深刻批評了華盛頓在這段時期的決策機制。

 

《紐約時報》書評指,麥克馬斯特中將

「勤懇地研讀了參謀首長們的每一份會議記錄」,

並且得出結論,這場戰爭是

「輸在了華盛頓……甚至在第一批美軍部隊出發之前(就已經輸了)。」

 

非典型做法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時期,

這種學者式的思維和充滿智慧的軍事領導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他被廣泛稱作是一個深沉的軍事思想家:

《時代》(Time)雜誌指,麥克馬斯特中將

「可能是21世紀軍隊當中出類拔萃的實戰思想家」。

 

2005年,他在伊拉克城市泰勒阿費爾領導了一場軍事行動,

被廣泛認為是一場艱難戰爭當中的一個成功範例。

美軍戰士在2005年11月搜查泰勒阿費爾的一個街區

圖片版權 AFP Image caption

麥克馬斯特在泰勒阿費爾行動中的做法

是在每一個街區布置哨兵,防止敵人回巢

 

他攻下了這一座城鎮,

將它和外面的武裝分子隔離開來

——然後緩慢但是堅決地搜尋城內每一個區域,

同時沿途布置好哨兵隊伍

——這種不允許敵人回巢的做法與美軍早期的戰略形成了鮮明對比。

麥克馬斯特中將的做法受到了時任總統

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

和國務卿康杜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的讚揚。

 

當時為《每日電訊報》撰文的英國前特種空勤團(SAS)軍官

兼記者蒂姆·科林斯(Tim Collins)說,

麥克馬斯特中將(當時是上校)

採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非典型做法」。

 

「通過任用學者和中東問題專家充當顧問,他試圖教育他的部下,

了解泰勒阿費爾的複雜性,」

科林斯在2005年9月曾這樣寫道,

「之後看來,這是成功的,因為他的部隊征服了

至少一部分幻想破滅的土庫曼族人,

同時又將相對少數的頑固派極端分子孤立起來。」

 

「無法想像的恐懼」

儘管之後多次有人試圖複製這一策略,

但是麥克馬斯特中將自己在一年之後接受《紐約客》雜誌訪問時說,

不斷變換新思維是關鍵。

 

「它太複雜了,」他說,

「你一旦認為你有辦法解決這一次,你就錯了,而且你就會變得危險。

你必須一直傾聽,一直思考,一直抱著批判精神,

以及自我批判的精神。」

 

在2007年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訪問時,

他還談到了他在執行任務期間見證到的一些悲劇事件,

其中說到「基地」組織(al-Qaeda)訓練年輕人時的

「虐待兒童」行為,很多時候採用的是殘酷的手段。

 

「我看到了最無法想像的恐怖,」他說,

「一些你甚至都不能想像另一個人類會想到的事情。

 

有一次,恐怖分子殺害了一個醫院病牀上的年輕男孩,

在屍體裏安放了爆炸裝置,然後在家人來領取屍體的時候再引爆,

把父親給炸死了。」

《衛報》的麥克斯·哈斯汀斯爵士(Sir Max Hastings)

在2007年撰文稱,麥馬斯特中將是

「在伊拉克服役過最成功的部隊指揮官」;

普利策獎得主托馬斯·裏克斯(Thomas Ricks)則指,

麥克馬斯特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他的)官階」。

 

他在2007年被召回巴格達,

成為被非正式地稱作「巴格達智囊團」小組中的一員

——他和其他一些軍事學者一起,負責策劃新戰略。

 

在之後的那一年中,

他將自己廣為人知的深刻思想應用於

陸軍能力集成中心(Army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Center)的工作。

這是他在2008年牽頭組成的機構。

 

他還曾服務於

陸軍機動卓越中心(Manoeuvre Centre of Excellence),

擔任指揮官。

 

也是在這段時期,

他的貢獻令他得以一直晉升到了現在的官階

——三顆星的中將,

這是一般軍人可以達到的第二高軍隊職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