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聯邦政府認定有新洩密者

 

更新時間 2014年8月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11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8/140806_us_intelligence_media.shtml?print=1

美國記者格林沃爾德(資料照片)

美國記者格林沃爾德

去年因首先報道斯諾登洩密事件而一舉成名。

 

美媒:

美國聯邦政府認定有新洩密者

========================

美國有線新聞網援引美國官員說,

美國聯邦政府認定繼美國國安局前雇員斯諾登之後,

有一名新的洩密者披露國家安全文件。

 

最新一批文件由前衛報記者

格倫·格林沃爾德(Glenn Greenwald)設立的網站

「攔截」(The Intercept)

以新聞報道形式公開。

 

該網站公開了奧巴馬政府數據庫中已知或懷疑恐怖份子的數字。

 

該網站報道稱,

有關資料是「從情報部門消息靈通人士那裏獲得」。

 

按照以前的作法,如果是斯諾登提供的有關資料,

其名字不會被隱藏。

 

這顯示最新披露的文件來自另外一個人。

 

美國有線新聞網援引「美國官員」說,

國家安全官員擔心,

在其情報部門內部,

出現了洩露絕密情報的第二個人。

 

美國記者格林沃爾德去年因首先報道斯諾登洩密事件而一舉成名。

 

「The Intercept」網站近日發表了一份

長達12頁、經格林沃爾德編輯的文件,

該文件上有「secret/noforn」字樣,

意味著這是機密情報,不能與盟國政府分享。

 

文件的標題是:「2013恐怖分子身份資料庫戰略成就」。

「攔截」網站近日發表了一份長達12頁、經格林沃爾德編輯的文件

「攔截」網站近日發表了一份長達12頁、經格林沃爾德編輯的文件。

這份文件的簽署日期為2013年8月,

當時斯諾登已經離開美國夏威夷,

他後來轉道香港逃亡俄羅斯。

 

這份文件是由美國國家反恐中心完成。

 

該文件披露,

列入美國奧巴馬政府已知或懷疑恐怖份子名單上的人,

至少有68萬人。

 

當中的40%即28萬人,「與已知的恐怖組織無聯繫」。

 

其它的人員則是被華盛頓視為懷

疑與基地恐怖組織、哈馬斯或真主黨有關的成員。

斯諾登(資料照片)

這份文件的簽署日期為2013年8月,

當時斯諾登已經離開美國

(資料照片)。

 

這份從情報部門獲悉的機密文件還披露,

奧巴馬政府史無前例地擴大了恐怖份子甄別系統。

 

自從上台後,

奧巴馬大幅擴大禁飛人士名單至47000人,

該數字是前總統喬治·布什任內的10倍以上。

 

美國有線新聞網說,

格林沃爾德亦暗示存在另一位洩密者。

 

今年7月,

格林沃爾德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說,

「就目前來講,很清楚」有另外一人。

 

美國政府官員正在調查此人究竟是誰。

 

美國官員還對美國有線新聞網證實,

當局完成的另一個有關恐怖份子身份識別的大型數據庫

已有100萬個名單。

====================================================

中國用NSA情報活動反擊美國間諜指控

New York Times China

2014年05月21日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40521/c21trade/zh-hant/

DAVID E. SANGER

 

中國用NSA情報活動反擊美國間諜指控

=====================================

華盛頓

——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從未提到過,

當侵入大型國有油企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的電腦時,

它在設法尋找什麼,

然而,憤怒的巴西人做出了猜想:

公司內部關於巴西海上石油儲備的大批數據,

亦或向外國公司發放勘探許可的方案。

 

NSA也沒有透露,

它深度侵入中國電信的計算機系統意欲何為。

 

中國電信是為該國大小城市提供手機

和互聯網服務的規模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不過,NSA前承包商僱員、

目前流亡俄羅斯的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披露的文件

幾乎毫無疑義地顯示,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國軍隊的情況,

因為軍方人員會忍不住使用商用網絡收發信息。

 

NSA對中國互聯網交換設備巨頭華為

和總部位於香港的海底光纜運營商Pacnet的意圖則更為明顯:

一旦掌握了這些公司的專有技術,

NSA就能獲取始終在美國之外往來的無數日常通話和電子郵件記錄。

 

還有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負責反壟斷事務的委員華金·阿爾穆尼亞(Joaquín Almunia)。

 

他沒有經營公司,

可是懲罰過包括微軟(Microsoft)和英特爾(Intel)在內的許多公司,

而且剛剛和谷歌(Google)達成了臨時協議,

而該協議將大大改變谷歌在歐洲的運營模式。

 

在以上的每個例子中,

美國官員均私下裡堅稱,

美國從未代表本國的特定企業採取監控行動。

 

不過,政府沒有否認,

會為了提升美國經濟優勢而進行常規情報活動,

而這些活動切合美國就如何保護國家安全所做的廣泛定義。

 

官員們說,總之,儘管NSA不能監控空客(Airbus),

再把結果交給波音 (Boeing),

但它卻可以隨心所欲地監控歐洲或亞洲的貿易談判代表,

並利用監控結果幫助美國貿易官員

——而且由此引申出去,

還將幫助他們試圖支持的美國產業和勞動者。

 

現在,NSA監控世界各地企業的每個案例,

都成了中方自辯的重要論據。

 

中國認為,奧巴馬政府起訴五名人民解放軍成員的舉動,

為資本主義的虛偽性注入了新的含義。

 

在中國看來,美國自行設計了規則體系,

定義了「合法」監控和非法監控的範疇。

 

中國辯稱,該定義的目的是讓美國經濟獲益,

因為它是以私營企業的知識產權不可侵犯為中心建立的。

 

在中國的思維中,該定義還有一個目的,

就是給予NSA儘可能寬泛的權利,

使其能夠毫不顧忌當地法律,

監控從中國到沙特阿拉伯等地的國有企業、

乃至私營企業的通話或電子郵件訊息,

只要它們參與了在美國看來對其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活動。

 

NSA稱其在全球範圍內都遵守美國的法律,

不過也承認,其他地方的法律對它的行動不構成障礙。

 

「中方要求美方就針對中方的網絡竊密和監聽監控活動作出清楚的解釋,

並立即停止此類行為,」

中國國防部在周二發表的一則聲明中表示。

為把本國的61398部隊的行為

——即美方在周一宣布的針對五名中國軍人的起訴書中提到的網絡戰行動

——和NSA的行為划上等號,中國採取了廣泛的舉措,

這則聲明就是其中之一。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是一個明顯的佐證。

在美國看來,巴西的能源政策就是在這家國企內製定的,

公司和政府可視為一體。

 

因此,

基於與美國竊聽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通話相同的理由,

NSA作為搜集外國情報的機構,有權刺探這家公司。

 

去年9月,

羅塞夫在聯合國譴責NSA,

說該機構的活動等同於「違法了國際法」,

是對巴西主權的「侮辱」。

 

實際上,

NSA對國有石油公司的痴迷,

和中國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的痴迷如出一轍。

 

沙特阿拉伯、非洲、伊朗和墨西哥的國有油企常常成為美國的情報目標。

 

美國官員稱,刺探公司信息以獲取經濟政策情報,

與實際上竊取公司機密有所區別。

 

國家情報總監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

在NSA的一些資料於去年首次被泄露後表示,

「正如我們已多次表示過的,我們絕不會利用我們的海外情報能力,

來為美國公司竊取外國公司的商業機密,

也不會把我們搜集到的情報交給美國企業以強化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或增加他們的收益。」

 

官員們說,

NSA實施該政策的一個原因是,和中國不同,

他們不知道該幫哪家公司,

是去幫蘋果(Apple)卻不幫戴爾(Dell)?

 

還是說去幫谷歌卻不幫雅虎(Yahoo)?

 

不過,在阿爾穆尼亞的例子中,

NSA竊聽的數據流極有可能是高度針對特定公司的。

 

阿爾穆尼亞當時正在處理涉及蘋果、

摩托羅拉移動公司(Motorola Mobility)、

英特爾和微軟的反壟斷問題。

 

目前還不清楚,

這些公司從能獲得此類情報的美國官員那裡搜集到了什麼信息,

假如他們確實有所斬獲的話。

 

不過,前情報官員表示,

這些公司無法獲得任何可能有助於加強競爭的情報。

 

美國官員有時會刺探一些企業的情報,

原因是他們懷疑這些公司在有意或無意之中

成為了朝鮮或伊朗的技術供應商。

 

伊朗在納坦茲的主要核濃縮工廠中,

離心機所使用的工廠控制器主要由德國電信公司西門子(Siemens)生產。

 

美國和以色列設計了

旨在襲擊西門子設備的「震網」(Stuxnet)蠕蟲病毒

——該公司是否知道自己的機器受到了美國和以色列的攻擊,

至今還不清楚。

 

不過,美國官員可以辯解說,

在本案中,NSA的目標是國家安全,而非公司競爭力。

 

與此相反,

當61398部隊竊取西屋電氣(Westinghouse)和美國鋁業公司(Alcoa)的情報時,

它是在竊取對方進軍中國市場的商業機密和市場戰略。

 

但一些外部專家表示,起訴書中的其他內容

可能會給中國利用美國司法部的邏輯依據駁斥美國政府提供了機會。

 

一些涉嫌針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 (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

及太陽能公司SolarWorld的中國網絡間諜活動,

似乎是要獲取有關貿易申訴的情報。

 

曾在喬治·W·布殊(George W. Bush)政府司法部任職的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法學教授傑克·戈德史密斯(Jack Goldsmith)

周二在Lawfare博客上寫道,

這「聽起來跟美國對企業的網絡窺探行動像極了」。

————————————————————————————————

Andrew W. Lehren自紐約、James Glanz自華盛頓對本文有報道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