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新防衛指針 將超越「週邊有事」

2014-1-25

 

美日新防衛指針

將超越「週邊有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25/today-int1.htm

日相安倍晉三(右)24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報告,

首度表明日本將修改憲法解釋,以便行使集體自衛權。

(路透)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編譯陳伃軒/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

副助卿祖華德(James P. Zumwalt)二十三日

在卡內基和平研究所的演說中表示,

一九九八年修訂的美日安保條約防衛指針已過時,

當時完全是以保護日本為主,

新的防衛指針將讓日本對美國的支援

超越目前「週邊有事」的地理位置的限制。

 

祖華德說,

安倍造訪靖國神社,美國雖表失望

但希望與日本向前看,不要老是回顧過去;

為了防止中日在東海發生衝突,

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化美國與日韓的同盟關係,

美國也希望日本採取行動改善與鄰邦的關係,

但美國不會強迫日本去做什麼,

關係改善需要各方努力。

 

緩和局勢 美要安倍勿再參拜靖國

華爾街日報

二十三日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報導,

美國政府已私下要求安倍保證不再參拜靖國神社,

不再有更多惹怒鄰國之舉,

要他考慮重申日本為二戰行為所做的正式道歉,

以緩和東亞緊張局勢。

 

不過,安倍立場目前似無退卻。

 

二十四日他對新開議的國會發表施政方針報告中指出,

日本仍然非常積極想和中韓兩國改善關係,

但日本絕對無法容忍中國片面設定防空識別區,

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

 

安倍擬釋憲 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

安倍更宣告,

希望在本屆國會內,

解決憲法對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問題;

首相私人諮詢懇談會在四月提出報告後,

政府「將會有所對應和進行檢討」,

這是他上任來首次在國會施政報告表明日本打算透過釋憲,

以便行使集體自衛權。

 

日本領土問題擔當相

山本一太二十四日也宣布,

政府即日起在內閣官房設立網頁,

向年輕人宣傳日本對尖閣諸島(釣魚台群島)及竹島(南韓稱獨島)擁有主權。

 

預料此舉將再招致中國及南韓批評。

 

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里爾二十三日坦言,

對中日關係緊繃感到擔憂,

「當兩個大國、兩大經濟體、兩個軍事大國間出現歧見,

互不溝通又未見具體外交成果時…風險就會升高」,

呼籲雙方建立外交對話和解決方案;

他也希望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熱線電話。

 

美國駐日大使卡洛琳

二十一日受訪曾對安倍參拜之舉表達失望,

華爾街日報對此形容,

美國高階外交人員公開批評此事實屬罕見。

 

報導說,美方透過美日一系列外交會議,

私下還敦促日本和南韓接觸,

結束雙方僵持局面;

要求日本解決各方對二戰時期慰安婦的分歧問題。

 

至於日本若拒絕美方要求,

後者會如何應對,

目前尚不清楚。

 

日本外務省對此則不予置評。

 

國務院副國務卿伯恩斯二十四日

在東京會晤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時也指出,

美國重視與南韓的關係,

希望日本解決惡化的日韓、日中關係。

———————————————————————————————————

大日本帝國陸軍(Imperial Japanese Army)軍官

小野田寬郎(Hiroo Onoda)上周四在東京去世,

終年91歲。

 

由於不相信二戰已經結束,

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叢林中堅守崗位29年,

直到1974年,

才回到已經完全陌生的日本, 受到英雄般地熱烈歡迎。

 

日本政府宣布小野田寬郎在東京醫院辭世的消息。

 

他的歸來,讓國家湧起了自豪感。

 

許多日本人認為,

在經濟繁榮和物質主義日漸興盛的戰後時期,

這種自豪已經蕩然無存。

 

[ 相關 ] 對他而言,二戰到1974年才結束[ ROBERT D. McFADDEN ]

————————————————————————————————————–

日本海洋政策和領土問題擔當相山本一太:

 

亞洲繁榮的基礎在於自由的海洋和天空”,

不以實力改變現狀,而是基於國際法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我們絕不會改變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步伐”,

 

[ 相關 ] 新加坡部長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要求日方克制[共同社]

————————————————————————————————————-

「在亞洲,除朝鮮外, 親日國家有20個,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

是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202的真實形勢。」[古森義久]

>>> 

加上台灣,在亞洲,除朝鮮外,親日國家有21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212的真實形勢

 

[ 相關 ] 安倍推動日本給越菲等國援助巡邏艦[ BBC ]

————————————————————————————————————-

[  2011海嘯核災 中國威脅 >> 日本人民奮起 ]

日本突然的轉變確實有兩個強力的催化因素

2011年海嘯中國

>>

幾十年來, 人們第一次真正發出這樣的疑問:

日本工業是否會出現整體外逃

第二因素就是中國。

如果日本故意選這樣一位領導的,中國可能就是一個誘因。

安全的擔憂經濟上無力感的聯系由來已久, 並且非常深刻。

 

 [ 相關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  英國《金融時報 》]

————————————————————————————————————–

世界是否應該在意日本首相府到底住著誰?

>>>  

日本選民在意日本首相府到底住著誰 !!!!

小泉純一郎 20060925

20060926—20121226  ( 6 年7 任首相 )

90 57  安倍晉三 2006年9月26日 2007年9月26日 (1年)

91 58  福田康夫 2007年9月26日 2008年9月24日 (1年)

92 59  麻生太郎 2008年9月24日 2009年9月16日 (1年)

93 60   鳩山由紀夫 2009年9月16日 2010年6月8日  (<1年)

94 61  菅直人 2010年6月8日 2011年9月2日 (1年)

95 62  野田佳彥 2011年9月2日 2012年12月26日 (1年)

96 57  安倍晉三 2012年12月26日  2014年1月20日(現任)

————————————————————————————-

對他而言,二戰到1974年才結束

2014年01月20日

 

對他而言,
二戰到1974年才結束

 

http://cn.nytimes.com/obits/20140120/c20onoda-obit/zh-hant/

ROBERT D. McFADDEN

 

大日本帝國陸軍(Imperial Japanese Army)的軍官

小野田寬郎(Hiroo Onoda)上周四在東京去世,

終年91歲。

 

由於不相信二戰已經結束,

小野田寬郎在一座菲律賓島嶼的叢林中堅守崗位29年,

直到1974年,才回到對他來說已經完全陌生的日本,

並受到了英雄般地熱烈歡迎。

 

日本政府對外宣布了小野田寬郎在一家東京醫院辭世的消息。

 

在時光隧道中迷路的陸軍少尉小野田寬郎,

是二戰的最後一批堅守者之一:

作為一名軍人,

他把天皇奉為神祇,視戰爭為一項神聖的使命;

他靠吃香蕉和椰子活下來,

也殺死過一些被他當成敵人的村民;

最終,他到了祖國,

但那個簡單淳樸的安逸鄉已經變成了摩天大樓、電視、噴氣式飛機、

污染和原子破壞構建的未來世界。

 

日本歷史上與文學作品中均不乏忠貞不渝的英雄,

尤其是在目標已經失敗或無望的情況之下。

 

對許多人來說,小野田寬郎,

一個有着高貴品格和軍人作風的矮小精幹的男子,

好似舊時的武士。

 

他最終把自己的軍刀交給了菲律賓總統

費迪南德·E·馬科斯(Ferdinand E. Marcos),

以示投降,但後者把軍刀還給了他

 

回到日本時,

迎接他的是歡呼的人潮、慶祝的遊行隊伍,

以及官員的講話。

 

他的歸來,讓這個國家湧起了一種自豪感。

 

許多日本人認為,

在經濟繁榮和物質主義日漸興盛的戰後時期,

這種自豪已經蕩然無存。

 

對於世界上的很多人來說,

他所經歷的磨難或許毫無意義,

但在日本,

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提醒着人們堅守職責和鍥而不捨的救贖精神。

 

這一切都源於一個簡單的命令。

回國之後,

他出了一本回憶錄。

 

書中說,1945年初,

小野田寬郎接到了最後一項命令:

堅守陣地、繼續戰鬥。

 

小野田寬郎堅信的軍事紀律告訴他,寧死也不投降。

 

當日軍由於美軍的進攻而撤退時,

他繼續留守位於馬尼拉西南93英里(約合150公里)的盧邦島。

 

日本投降之後,

當年9月,

中國、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仍有數千名日本的散兵游勇。

 

許多失散的日本兵要麼被捕、要麼回國,

還有數百人不願投降或自殺,

轉而躲了起來,

餓死或病死的大有人在。

 

少數倖存者拒絕相信空投的傳單或廣播里所說的日本已經戰敗的消息。

 

接受過游擊戰術訓練的情報員小野田寬郎,

以及另外三名士兵發現了寫着戰爭結束消息的傳單,

但他認為,這是敵人的宣傳攻勢。

 

他們建造了小竹屋,從村子裡偷來大米等食物,宰牛吃肉。

 

熱帶的炎熱氣候、老鼠和蚊子

讓他們備受煎熬,

但他們仍然把軍裝縫補好,

讓步槍保持在備戰狀態。

 

由於認為仍處在戰爭中,

他們躲避了美國和菲律賓的搜索隊,

襲擊他們當作敵軍游擊隊的島上居民;

大約30名居民在與他們的衝突中身亡。

 

1950年,一名士兵向菲律賓部隊投降,

另外兩人分別於1954年和1972年

遭尋找叛逃人員的島上警察槍擊身亡。

 

1959年,小野田寬郎少尉被正式宣布死亡。

 

1974年,

這名最後的戰士被專程前來搜尋他的學生鈴木紀夫(Norio Suzuki)找到。

 

小野田寬郎拒絕了鈴木紀夫提出的回國請求,

堅持繼續待命。

 

鈴木紀夫帶着他的照片回到了日本,

日本政府隨後派出了

一個包括他的弟弟和之前的長官在內的代表團,

來正式解除他的職責。

 

小野田寬郎對弟弟滋郎(Toshiro)說

「對不起,讓你們擔心了這麼久。」

 

在馬尼拉,

小野田寬郎穿着破爛的軍裝,

把他的軍刀呈送給了馬科斯。

 

對於躲藏期間犯下的罪行,

由於他認為是處於戰爭時期,

馬科斯予以了赦免。

 

抵達東京之時,小野田寬郎已然成為了民族英雄。

 

他見到了年邁的父母和揮舞着國旗的人群。

 

他的叢林傳奇連續多日成為日本媒體的主要內容。

 

除了愛國精神和對他勇氣的讚賞,

更多地是他的叢林經歷引發了懷舊和憂思的浪潮。

 

這名52歲的老兵如同從過去復活的幽靈,

穿着嶄新的藍色套裝,剃着軍人的平頭,

嘴唇上方和下巴蓄着少許鬍鬚。

 

他談論職責的時候如此真誠,

似乎已經成為了忠誠於傳統價值的典範。

 

許多日本人認為,這種價值已經蕩然無存。

 

他說,

「我很幸運,

可以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職責當中。」

當被問到在叢林中都想些什麼的時候,

他說,「除了完成任務,別無其他。」

 

著名的東京媒體《每日新聞》

(The Mainichi Shimbun)在一篇社論中寫道:

對於這名軍人來說,職責要高於個人的情感。

小野田告訴我們,

生命中有比物質上的富裕和自私自利的追求更重要的東西。

還有精神的層面,而我們或許已經忘了這一點。」

 

在日本受到全體國民的歡迎之後,

小野田寬郎接受了體檢。

 

醫生們發現,他的身體狀況出奇地好。

他獲得了軍人養老金,簽下了價值16萬美元的合同,

以出版一本由人代寫的回憶錄《永不投降:我三十年的戰爭》

(No Surrender: My-Thrity Year War)。

 

隨着他的故事通過書籍、文章和紀錄片被全世界了解,

他開始試圖過一種普通人的生活。

 

他去跳舞、學開車,並在日本各島遊歷。

 

但他發現,自己彷彿是身在異鄉的陌生人,

因物質主義而幻滅,為種種變化而不知所措。

 

他說,「東京的高樓和汽車太多了。

電視可能很方便,但是對我在這裡的生活沒有任何幫助。」

 

1975年,

他搬到了在巴西聖保羅的一處日裔聚居區,

在那裡養牛。

 

接下來的一年,他娶了日本茶道師町枝(Machie Onuku)。

 

二人於1984年回到日本,

創辦了着眼於求生技能的青年訓練營:

小野田自然塾(Onoda Nature School)。

 

1996年,

小野田來到他曾長期堅守的盧邦島,

向當地的一所學校捐款1萬美元。

 

近年來,

他分別在日本和巴西居住,

並於2010年被巴西授予榮譽公民的稱號。

 

小野田寬郎1922年3月19日

出生於日本中部和歌山縣的海南市,

有六個兄弟姐妹,

父親和母親分別是

小野種次郎(Tanejiro Onoda)和小野田玉惠(Tamae Onoda,音譯)。

 

他17歲時前往1938年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武漢,

為一家貿易公司工作。

 

1942年,他加入帝國陸軍,

經過挑選接受特訓,

並進入日軍的情報官培訓中心

——陸軍中野學校(Nakano School)。

 

在那裡,他學習了游擊戰、哲學、歷史、武術、宣傳和秘密行動。

 

1944年12月底,小野田寬郎抵達了盧邦島。

 

該島位於馬尼拉灣和科雷希多島的西北方向,

長16英里、寬6英里,是一處戰略要地。

 

他得到的命令是,破壞港口設施及一處臨時機場,

阻撓美軍的進攻。

 

但是,島上的高級官員又下達了新的命令,

要求他們為日軍的撤離做準備。

 

美軍於1945年2月28日登陸時,

最後一批日軍士兵不是逃跑就是戰死。

 

谷口義美少佐(Yoshimi Taniguchi)給小野田寬郎

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堅守陣地、繼續戰鬥。

 

少佐承諾說,

「或許三年,或許五年,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會回來找你。」

 

29年後,退役的谷口義美已經是一名書商。

 

在日本政府的請求下,

他重返盧邦島去兌現自己的諾言。

 

他對小野田寬郎說,

日本戰敗了,

小野田的職責也解除了。

 

這名精疲力竭的軍人行了個軍禮,留下了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