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な~るほど・ザ・台湾》(美好臺灣)停刊

2018.05.11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533/?pnum=4

梶山憲一

標題圖片:《美好臺灣》創刊號

(攝影:梶山憲一)

 

促進臺日友好的重要推手:

月刊《な~るほど・ザ・台湾》(美好臺灣)停刊

====================================

在臺灣發行的日文免費雜誌.

月刊《な~るほど・ザ・台湾》(美好臺灣)(以下稱《美好臺灣》)

於今年4月號(2018年4月1日發行)出刊後,宣布停刊。

 

《美好臺灣》是以日本遊客或旅居臺灣的日本人為對象,

除了觀光、美食、購物之外,也包括商業、社會、文化等,

廣泛介紹臺灣相關的情報雜誌,

自1987年4月創刊以來,發行至今已超過30年。

 
遊客及旅居日人認識臺灣的重要資訊來源

1987年創刊時,臺北還沒有捷運,

當然也沒有台北的知名地標101大樓,也沒有網路。

旅行資訊的主要來源是旅遊手冊。

在這樣的情況下,

介紹當地情報的《美好臺灣》成為遊客和旅居者認識臺灣的重要雜誌。

初期以男性遊客及商務人士為對象

說到臺灣旅行,從1970年代開始就很受歡迎。

戰後,海外旅遊的自由化要到1964年才開始,

到了 1970年代逐漸興盛,而鄰近的韓國和臺灣即成為關注的焦點。

話雖如此,很多都是男性遊客,

在韓國旅遊時會有稱為「妓生」的女性來接待。

「妓生旅行」這種名稱也在社會上流傳下去。

也許是看到韓國這樣賺取龐大外匯很誘人,雖然起步較晚,

臺灣方面也開始積極招攬日本遊客來臺觀光。

當時臺灣又有「男性天堂」的別稱,

在林森北路一帶,專門做日本人生意的酒店櫛比鱗次。

當然一般遊客也不少,但這種一面也成為了社會焦點。

不久後,日本的泡沫經濟不斷擴大,日幣也跟著升值,

到海外旅行的潮流也越來越普遍。

此外,戰後臺灣的日語世代搭起的橋樑及積極開拓,

臺日之間的商業和技術轉移的情形日益普及,

因此很多日本人被公司派到臺灣出差,或是長期派駐。

在這樣的背景下,

月刊《美好臺灣》必然有很多廣告來自俱樂部等以招攬日本客人的店,

內容也以男性讀者為主。

創刊號刊登的廣告就出現

「男生不壞,女生不愛(原諒你的花言巧語)」

(キザな男でも許されます)及

「親愛的,你是花花公子嗎?」(あなた、ダンディしてますか?)

等標語,都很吸睛。

在旅遊文章裡,以熱情的筆觸傳達臺灣的魅力。

創刊號介紹臺灣的夜市,內容如下。

在當今的日本,除了大都市裡特定的熱鬧地區,

其他的街道都在沉睡。

(略)然而,臺灣的街道在呼吸,如脈搏般鼓動著。

(略)可以坐在同個地方靜靜觀察街道,不用5分鐘,

就會感受到現代日本失去的「人情味」還有「活力」等。

 
內容如實反應了臺灣的時代變遷

我第一次到臺灣旅行是在1990年3月。

在那之前,有機會認識在日臺灣人(擁有臺灣國籍或是已經歸化)

以及從臺灣來的留學生,很想知道他們生長的背景。

於是,接觸到了或許是現代日本所失去的「人情味」或「活力」,

以及錯綜複雜的文化積累,突然對臺灣產生高度興趣。

 

回國後,我注意到住家附近有一間「日華資料中心」,

是臺灣政府駐日機關營運的圖書館。

在「日華資料中心(之後改名為臺灣資料中心/現在關閉中)」

發現了月刊《美好臺灣》的存在。

在那之後,在日本也好,到臺灣旅行也好,只要有機會,

我會拿來翻閱的雜誌就是《美好臺灣》。

1990年代,我不過是《美好臺灣》的一位讀者。

這個時代,臺灣在前總統李登輝的帶領下朝民主化邁進,

似乎同時也在推動「本土化」和「國際化」。

例如,身為旅人的我,也曾經出席剛成立沒多久的

「臺灣筆會」的聚會,只是去湊熱鬧。

當時臺灣已經有「中華民國筆會」,可是另外又組成「臺灣筆會」,

我看到的可以說是「本土化」的一種體現。

我雖然是到臺灣旅行,可是卻不只是去觀光景點,

當想要更廣泛認識臺灣時,

與臺灣的書籍和報紙加上《美好臺灣》是我的最佳參考。

 

進入1990年代之後,來自日本的遊客對臺灣的關注也趨於多元化。

 

到臺灣的旅遊人數在1990年代初期,一年有60萬人左右,到了後期,

增加到約90萬人。

 

而且,提到臺灣就想到「男性天堂」的刻板印象也逐漸淡薄,

取而代之的是「美食天堂」等等的稱呼。

 

《美好臺灣》的文章也如實反映了這樣的時代變化。

90年代的《美好臺灣》

(攝影:梶山憲一)

 

面臨網路的考驗,為紙本情報誌畫下句點

進入2000年,

是前總統陳水扁上臺執政的時代,加速「本土化」的腳步。

 

例如「中國石油」被改名為「臺灣石油」,

原本冠上「中華」或「中國」的國營事業紛紛進行改名。

 

但是,積極地展開這種跳脫中華文化的「去中國化」的同時,

許多臺灣企業家、投資人出走臺灣,一窩蜂地到中國鉅額投資,

兩岸關係快速變的非常緊密。

 

當發現中國的經濟正突飛猛進成長時,

日本企業外派臺灣的人數也減少,相對地有不少企業改派員工到中國。

 

這個變化對《美好臺灣》而言是一大打擊,

因為這些被外派到臺灣的日本人通常是固定的讀者。

 

但從日本到臺灣的旅遊人數在2005年超過100萬人,之後也持續增加。

 

日本遊客的訪臺目的也越來越多樣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有幸在2003年3月開始擔任該雜誌的總編輯。

 

2003年春天正值SARS在臺灣廣大流行的時候。

 

雖然我一開始就需面對遊客和廣告收入的減少,

但到了7月時危機也結束,日本遊客數量也隨之恢復。

 

為了對應日本人對臺灣所關心的多樣化,我打出了許多種類的報導。

 

例如哈日杏子女士、片倉佳史先生等,

邀請了既文筆良好且有社會影響力的筆者來撰稿。

 

可惜雖然讀者的反應很好,

但對於免費雜誌的主要收入來源的廣告來說還是沒有增加。

 

2006年9月,我從總編一職轉為該雜誌顧問。

 

之後相繼有3位擔任總編,筆者也有前述的片倉佳史先生之外,

還邀請了木下諄一先生、栖來光女士等,常住在臺灣的筆者。

 

雜誌內容越來越充實,但財務狀況仍舊無法改善。

 

現在回想起原因還有網路的普及、

90年代已開始出現的全球性出版業不景氣等因素。

 

接著,在2010年以後,

智慧手機的普及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往來於臺灣街頭的日本遊客拿著智慧手機上網,

已經不是拿著雜誌《美好臺灣》。

 

《美好臺灣》的功能變的更加狹隘了。

 

在此停刊之際,

簡單地回顧月刊《美好臺灣》的演變,

我想在這30多年臺日關係的發展中,

《美好臺灣》的存在功不可沒。

 

縱使《美好臺灣》不過是免費雜誌,我相信也深留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頭。

最後補充的是,當公開宣布雜誌停刊之後的兩個禮拜內,

接到不少讀者惋惜的聲音,

在此也特地感謝讀者過去對《美好臺灣》的支持和愛護。

《美好臺灣》第150號紀念刊(攝影:梶山憲一)

 

===============================================

那又如何呢?我們都是這樣過的 ? 日本的職場文化   ] 

 

佐戶未和事件

一流國立大學一橋大學畢業,在NHK工作第九年

 2013年7月,NHK年輕女記者,31歲,心臟衰竭死亡。

 

東京大學畢業的高橋茉莉(24歲),

2015年12月

承受不住電通Dentsu公司龐大的工作業務而選擇自殺。

 

我前年辭去新聞記者工作,待了24年的地方

我熱愛這份工作,來生我還是想要當新聞記者

可是,真有來生,我絕對不要待在「日本的媒體界」。

 

 [ 相關 ] 

滅私奉公的武士道遺毒,令日本人停不了賣命工作 [ 野島剛 ]

===============================================

在臺灣發行的日文免費雜誌.

月刊《な~るほど・ザ・台湾》(美好臺灣)(以下稱《美好臺灣》)

於今年4月號(2018年4月1日發行)出刊後,宣布停刊。

 

《美好臺灣》是以日本遊客或旅居臺灣的日本人為對象,

除了觀光、美食、購物之外,也包括商業、社會、文化等,

廣泛介紹臺灣相關的情報雜誌,

自1987年4月創刊以來,發行至今已超過30年。

 

  [ 相關 ] 

 月刊《な~るほど・ザ・台湾》(美好臺灣)停刊[ Nippon ]

===============================================

[  日本政府當局與天皇     GHQ       日本國憲法    ]

憲法的籌畫制定工作是由日本人進行的,

在佔領體制下,這只不過是表面而已,實際上日本別無選擇。

 

對於將國民捲入戰爭的政府當局與天皇,

民間已經掀起了不滿的漩渦,

戰後GHQ透過不斷地推行民主化政策,

在民眾之間獲得了很高的威望,

其憲法草案也顯然受到更多歡迎。

 

最重要的是,日本正處於盟軍的佔領之下,

無法正面反抗GHQ的旨意。

 

最後,麥克阿瑟先於日本在9天時間裡制定出憲法草案的作戰

取得了勝利。

從這一過程來看,《日本國憲法》無疑是由美國人制定的。

 

[ 相關 ]   我們的憲法,是美國人寫的[ 野島剛 ]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擴大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體制」嗎?

 

日本的「戰後體制」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續,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現狀。

 

[ 相關 ] 

「戰後」何時結束?——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 [古市憲壽]=

==========================================

東日本大地震如何募集高達200億日圓的捐款?

 

木下諄一KINOSHITA Junichi小說家,隨筆家。

1961年生,畢業於東京經濟大學。曾任職於商社,

後自行創業。旅居臺灣二十餘年,

曾擔任臺灣觀光協會發行的《臺灣觀光月刊》總編輯八年,

2011年以中文創作的小說

《蒲公英之絮》(印刻文學,2011年)獲得第11屆臺北文學獎,

為首位榮獲此獎的外籍作家。

著有隨筆集《隨筆臺灣日子》(木馬文化,2013年)、

《アリガト謝謝》(講談社,2017年)等書。

攝影=熊谷俊之

馬場克樹 (採訪人)

 

東日本大地震如何募集高達200億日圓的捐款?

長年旅居臺灣的作家木下諄一的探問

==================================

2017年3月,

日本出版了一本名為《アリガト謝謝》的小說,

作者為木下諄一。

 

東日本大地震後,來自臺灣的200多億日圓捐款是如何募集而來?

鉅額捐款的背後,臺灣人對日本的熱情與善意又是從何而來?

藉由在山上的小學、鄉間的鄉公所、大學校園、佛教團體、糕點老店等

地的募捐故事,解答前述的種種疑問。

 

此外,某位日本女性在推特上發起答謝臺灣的計畫,

也是此書的另一大主軸,其後兩條軸線交會,

以捐款為媒介刻劃出臺灣和日本之間充滿善意與感謝的友好關係。

木下諄一是何方神聖?

藉由採訪木下並探尋其在海外的足跡,道出《アリガト謝謝》的出版過程。

 
前往臺灣,重新開展新的人生

木下和臺灣的緣分可以追溯到37年前,

1980年還是學生的木下在臺北待了約1個半月,

此後便屢次往來臺日之間,在戒嚴下的臺灣總共生活了1年半。

 

1984年的春天,準備畢業的木下抱著「訣別的心情」告別臺灣,

進入商社工作,之後自行創業,1989年決定重返臺灣,

拓展新的人生之路。

 

一開始並沒有明確的方向,但在朋友的牽線之下,

抵達臺北的隔天便獲得擔任大學語言中心日語教師的機會,

有如天助。

運氣相當不錯。

創業一帆風順,小說創作卻步步艱辛

1987年解嚴,接著李登輝繼任總統,

臺灣社會朝民主化大步邁進。

 

木下不分週末假日,從早到晚不眠不休地工作,

大獲學生好評,也深得學校的信賴。

約2年後的1991年,事業有所轉機。

臺灣觀光協會創刊,針對日本讀者發行『臺灣觀光月刊』,

木下擔任總編輯;在雜誌的編輯工作之中,

木下自己也執筆撰稿,磨練筆力,

這份工作到1999年——木下自立門戶成立編輯公司為止

——持續了長達8年的時間。

 

新成立的公司,因日臺雙方客戶的關照,可謂一帆風順,

但不到1年,木下就覺得哪裡不對,

發覺自己的工作內容偏向公司經營,離創作越來越遙遠。

 
立志創作小說十多年後,以外國人的身分首次獲獎

其實在創業前的2、3年,

便開始感到在許許多多的限制中,無法自由地書寫文章,

自己的志向其實是小說創作,

像是為了抵抗作為企業經營者的自己,

開始著手研究小說,思考如何創作。

 

「撰寫小說與雜誌文章所使用的「細胞」不同。

因此細心地閱讀自己喜愛作家的作品,分析書寫技巧,

例如過去式和現在式的用法,如何省略主語,

如何決定一句話的長度等等,反複推敲思考。」

2002年出版單行本《臺灣旅行術》(總和法令出版),

雖為木下的第一本著作,他卻當成「畢業作」,

暫離觀光相關的工作。

 

2003年投稿出版社的新人獎,可惜未能進入決選,

但從1,200件作品中進入初選複選,讓木下對寫作萌生信心,

之後卻因忙於生活,轉眼又過了5年。

「寫小說沒有薪水,不寫也沒人會抱怨,

很容易以眼前的工作為優先,

如此一來,便會斷絕自己成為小說家的路,抱著這樣的危機感,

以兩年為目標,下定決心收拾在臺灣的生活,回日本專心創作小說。」

 

但木下與臺灣的緣分未盡,

後來從臺灣的朋友得知「臺北文學獎」的存在,

如果回日本的話就沒辦法投稿了,一想到此,

「創作的腦細胞」開始蠢蠢欲動。

雖然是以中文創作,抱持著書寫小說的心願,完成了《蒲公英之絮》,

成功榮獲2011年的臺北文學獎。

那一瞬間,長久以來的夢想終於實現,

距離立志成為小說家已經過10多年的歲月。

木下說:「跨過難關後,機會自然源源不絕而來。」

得獎後獲邀擔任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平面新聞媒體『自由時報』的副刊

專欄作家,隨筆集《隨筆台灣日子》也在2013年出版;

報紙副刊是臺灣作家發表新作的重要版面,

木下的職業作家之路,確實又前進了一大步。

 
串連想要述說與希望傾聽的人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木下人在臺灣,

2天後就是臺北文學獎的頒獎典禮,

自己的頒獎典禮卻碰上大地震,回想起當時,

消息混亂無法理清,只能惶惶不安度日。

自己的故鄉日本發生前所未聞的大地震,

在海外的自己該如何自處?

看到電視上播映的慘狀,痛苦的思緒揮之不去。

兩年半後的2013年秋天,

木下開始著手進行《アリガト謝謝》的寫作計畫。

「一開始有個朋友告訴我(日本)東北有許多人想進一步了解臺灣。

災區的生活至今仍相當艱苦,

自己在海外實在沒有資格對這次的大地震輕易地說些什麼,

實在很猶豫,

但是自問作為一個生活在臺灣近30年的小說家能做些什麼?

深思熟慮之後的答案就是這本書。」

在作品取材的過程之中,

許多臺灣人也想對日本傳達自己的心情,

東北人傾聽的慾望與臺灣人欲述說的心情意外地串連了起來,

我想,若是自己能從中穿針引線,

應該能成就一樁美事。

 
不為「紀錄」,盡心以文字縫補「記憶」

「這是一部虛構作品,

也事先向臺灣的採訪對象說明不確定會不會出版,

但大家都非常爽快地答應受訪,而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完成這本書,替臺灣人發聲,傳達心意,

應該是報答這30年來接納我的臺灣的最好方式。」

地震之後過了6年,構思寫作花了4年,

串連起臺灣人和東北災區民眾的《アリガト謝謝》

終於在日本出版,木下在日本出版小說的心願也終於實現。

 

此書的主要關懷是「幫助日本的捐助行動為何變得如此熱情盛大?」

廣泛採訪社會中各個角落的人,將搜集的材料寫成動人的故事。

自己的作品常被視為報導文學,對此,木下如此說明:

「這本小說並不是一種「紀錄」,而是盡心以文字縫補「記憶」。

故事7成以上是基於事實書寫,另外3成是虛構,

這個部分揉和放入了我個人在臺灣生活30年的親身經歷,

希望日本讀者看完能夠感受到臺灣人平時不易察覺的溫暖本質。」

木下說,

向遭遇不幸的人伸出援手是臺灣人與生俱來的美德,

再加上這次遭逢苦境的是「日本」

這個和臺灣有著特殊歷史淵源的國家, 因此才形成龐大的捐助熱潮;

不同世代、立場的臺灣人對日本的種種特殊情感,

無法只用臺灣就是「親日」一句話解釋,

木下說,他想藉此書來表達各種臺灣人的心聲。

左圖為宮城縣南三陸町南三陸醫院的紀念碑

/右圖為岩手縣山田町的日臺「絆」

(日語發音為kizuna,深厚情誼之意――譯註)

幼兒園

(攝影:nippon.com 編輯部 高橋郁文)

 

盡力而為,前途自然開闊

這部作品從構思、採訪、書寫到出版的4年之間,並非事事順利,

有時候1個字都寫不出來,也有過幾乎已經決定要出版,

最後卻被出版社拒絕的狀況。

 

儘管如此,木下仍堅持寫下去,並四處探詢出版機會,絕不放棄。

 

木下說,原動力來自於「對作品無來由的自信」。

「一定有人想知道這些故事,也一定有出版社會想出版,

書寫過程中,這些信念從未動搖。」

大器晚成的小說家,座右銘是「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若能如此思考,失敗和挫折皆能虛心接受,

就算認為是負面的經驗,將來也會成為自己正面的資產。

 

木下最後如此總結:

「不要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過於擔心未來而不敢大步向前,實在很可惜。

只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全力以赴,未來的道路必然為你展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