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alk

台灣相關訊息收集

WeTalk

護理長談「學士後護理系」

2013-11-4

護理長談「學士後護理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4/today-o7.htm

 

◎ 邊立中

 

是否開放「學士後護理系」,

意外引起某校學生與校方的對立。

 

可見此議對台灣護理界的衝擊甚大,不可不謹慎評估。

 

以臨床人力而言,

台灣的護理環境及臨床缺乏人力的因素,

與國外相當不同。

 

台灣由於職場環境的不佳而臨床人力不足,

實際上護理人才庫是足夠的

(有十萬名未執業的護理人員)。

 

但是國外先進國家則是人口老化,

需求過於供給,

而有護理人力不足的現象,

所以才有學士後護理系的產生。

 

兩者的社會脈絡相當不同,

用國外經驗製造台灣護理新血,

是無法真正改善台灣「臨床」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再者,合理推測,

報考學士後護理系者

相對而言是對護理工作有較高的熱誠,

但是學校相關課程與配套措施夠完善嗎?

 

先不論國外護理人員養成教育較台灣嚴謹,

我們護理人員的培養無論任何學制,

至少都需要四年以上(大學或五專),

甚至五專畢業讀二技更達七年,

再加上各科的實習課程,

才能夠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與照護技巧的護理人員。

 

但是擬議中的學士後護理系,

短短兩年的課程與規劃,

如何能夠填滿知識與技能的缺口,

培養一位稱職的護理人員?

 

會不會培養出來的只是個會過執照考的考試機器呢?

 

與其大量生產護理人員,

不如思考改善惡劣的護理工作環境,

讓護理人員願意回流職場。

 

請別再盲目倡議國外的經驗與做法,

因為沒有良好的養成教育,

不專注解決職場的惡劣工作環境,

犧牲的不僅是台灣護理的未來,

更是不利病患所受照護的品質與權益。

 

(作者現任童綜合醫院護理長,台大健管所博士生)

—————————————————————————————————————

護理人員的培養至少都需要四年以上

 

大學,五專五專二技更達七年

熬過臨床實習,昂貴學費,護理師證照

 

—————————————————————————————————————–

[ 欺負護理師最用力的護理界的高層 ]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在臉書上發起
聲援「被自殺」的陳怡君行動,
指陳怡君是因無法適應嘉基的工作模式與環境,
壓力太大而「被自殺」,
號召護理人員及各世代勞動者
於十月九日到衛福部討回生存權外,
也請響應人士在臉書上傳聲援相片並寫下心聲。
 

基護工會說,

九月三十日全國護理師考試放榜日,

六千八百多護理人員取得入場門票,

即將踏入護理職場

 

而護理人員歷經五專、二技護理專業學科,

苦熬過臨床實習磨練,

付出昂貴學費,

拿到護理師專業證照,

本是對未來就業保障的投資,

但當今護理臨床勞動條件卻是前所未有的黑暗,

執政者卻埋首政爭,

無視於被剝削的勞動現況。

 

[ 護理師被剝削的勞動現況>>護理臨床勞動條件卻是前所未有的黑暗 ]

————————————————————————————————-

莊真人 ·  · 高雄醫學大學
 
錢拿不出來就請不到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
這些人不懂嗎?
他們都懂的….
不過他們更了解鬼島人的奴性有多麼堅強~

對了,
欺負護理師最用力的聽說是護理界的高層耶!!
———————————————————————————————–

[ 相關  ]  護理師留不住 打造人力銀行搶救人才

———————————————————————————————————————

政府欠人民的豈止工作

2013-10-11

政府欠人民的豈止工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1/today-o1.htm

◎ 黃子維

 

高希均日前表示,

前一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是自己找前途,

什麼時候政府欠你一個工作了」。

 

然而,高先生的話只對了一半,

政府確實沒有欠年輕人工作,除非總統曾經保證過,而且還不只一次。

 

在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馬英九總統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強調,

「國民黨長期以來的政策就是要了解青年和幫助青年解決問題,

國民黨一定會跟年輕人站在一起」。

 

同年的十一月十二日,馬在出席逢甲大學五十週年校慶活動時再度表示,

將推出「新青年政策」,要讓年輕人「無縫就業」、「畢業即就業」。

 

不過,到了選後,

勞委會主委潘世偉先是在今年六月六日針對大學生起薪倒退十三年表示,

「台灣年輕人太愛讀書,不懂職場需求是主因」。

 

在九月二十八日又再次指出,

「台灣年輕人只知埋頭苦讀,搞不清楚職場需求,青年的勞動參與率在去年只有兩成九」。

 

兩相對照,讓人不禁質疑,面對同樣的青年就業問題,

馬政府選前選後的態度為何差異如此之大?

 

在十日的國慶文告中,

馬英九再次表示,

「政府正在加強規劃促進青年就業方案,提升青年就業能力,協助青年實現創業及就業的理想」。

 

然而,馬政府的誠信早已如同放羊的小孩,沒有人會再相信了。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

翁明毅 · 留言最多的人

在無恥自私充斥的台灣,

大家要努力讓這些公僕的薪水高低

和廣大勞工的平均所得做更進一步的連結,

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自私之心導入正軌,為全民服務。

否則他們日復一日,無視全球如火如荼的經濟戰,

只會驅使勞工出戰,死活不管;

自己則幻想是高人一等的「不是普通人」,躲在家當假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