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醫護人員應有的待遇

2015-06-30 11:37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363943

(生技公司總經理)

◎戴章皇

 

自由開講》

請給醫護人員應有的待遇

=====================

日昨發生八仙樂園塵爆事件,

一位醫師寫下當日急救時還有輕傷患者家屬的叫囂。

 

而在此之前,早已存在著發生醫療糾紛時,

醫師隨時面對家屬的質疑。

 

甚至醫護人員在非醫院現場協助救人,

還被家屬「仔細檢驗」是否有急救疏失?

 

醫病關係惡化,醫療系統面臨崩潰,

恐怕這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再次顯現出不斷重複的問題。

 

我不是醫師,也不是醫護人員,

而無論大小病,我自己反而是一個病患或者病患家屬角色。

 

站在這樣的立場上,我曾經自己問過自己兩個問題:

一、醫師是神嗎?判斷永遠是對的嗎?

二、醫師若有疏失,病人出了問題,醫師心裡會好過嗎?

 

我相信只要具有理性來思考這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答案應該相去不遠。

 

醫師不是神,不可能判斷永遠是對的!

 

除非某醫師人格有病態,

否則我也不相信醫師會以把病人弄出問題為樂。

 

既然沒有醫護人員會願意讓病人出錯,

當醫師長期遇到病患或者家屬不客氣的質疑與索賠時,

換成我們是長期工作超時的醫護人員,

我們也一樣會大嘆不如歸去!

 

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苦讀七年,或者化身白衣天使所為何來?

醫病關係惡化,

醫療系統面臨崩潰是現今社會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資料照,記者周敏鴻攝)

 

我們的社會必須承認,各行各業都一樣,

人就是人不可能永遠不出錯。

 

但醫師或醫護人員的職責關乎人命,

他們出錯時確實很可能有人命或健康的損傷。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如何在醫護人員有疏失時,

有個強大的保險機制形成保護網,

即便人命或健康失去不復得是種難以彌補的哀痛,

卻至少讓病患或家屬獲得不至於立即陷入絕境的補償。

 

此時,醫師即使出了錯,也比較會正面地面對病患與家屬。

 

如同當年立法制訂發生車禍時的「第三責任險」,

不也是為了避免肇事者消極地逃避,

而能正面地面對所有疏失的事故?

 

去過其他國家旅行的人都知道,

在台灣所享受的的醫療品質與服務是非常物超所值的。

 

但這些常是建立在許多醫護人員面臨工時超長,

或者即使盡力救治力有未逮時,

仍得擔心難以逆料的法律追訴!

 

今天為文不是只為了醫護人員抱不平,

重點應該是如何讓台灣辛苦建立起來的優良醫療品質體系不至崩潰,

使我們的後代子孫仍能世代享受完善的醫療照護。

 

將心比心吧!

 

給予醫護人員應有的待遇與休息時間,

並將醫療疏失在健保中提撥金額作為保險防護,

讓醫護人員能在我們最需要他們時,

可以正面地付出他們的大愛,

這才是在台灣應該看到的敦厚與感動。

==================================================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認為,

醫院經營權財團手中是癥結,

健保將錢給醫院, 但醫院不轉給醫護人員也沒辦法,

唯有董事會新增基層員工與病人代表,

改變醫院經營結構, 才有機會改變現況。

 

健保…肥了醫院 累死醫護

==================================================

不久前「自由經濟示範區」發展國際醫療所引起的爭議餘溫猶存,

政府推動觀光醫療的快馬卻從未停歇。

 

或許,

正是我們全面檢討我國健康體系的時機,

藉由你我的共同參與,

解救被金權結構綁架的公共醫療

 

醫旅好賺? 醫療好慘!

================================================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 台北市松山區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https://www.facebook.com/powerful.nurses

健保…肥了醫院 累死醫護

2015-03-23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65325

 

健保…肥了醫院 累死醫護

=====================

 

近三年醫院人事成本僅成長約3%

===========================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台北報導〕

 

「人手不夠,花花班還是存在!」

 

一名護理人員無奈地說,

晚上十二點下班、早上七點上班的畸形班表並未消失,

但現在院方擔心勞檢,會要求固定時間打卡,

再繼續工作。

 

雖然健保總額每年成長三%至五%、且近九成醫院收支有結餘,

健保署近六年還給醫院護理補助款逾九十億元,

但近三年醫院的人事成本僅成長約三%,

簡直九牛一毛!

表

 

醫改會研究員李芸婷表示,

超過一半醫院拿錢卻未增聘護理人力,

甚至部分醫學中心的護理人員不增反減,

該會發現,

相關款項曾遭院方

濫用於旅遊、餐會等吃喝玩樂項目,

未實質回饋給基層員工。

 

政府補助款「看得到,吃不到」不打緊,

重點是工作量還增加。

 

根據衛福部統計,

目前護理人員缺口約五千名,

國內病床從二○○四年的十四萬三三四三床,

成長至二 ○一二年超過十六萬床,

二○一三年首次下降,

但同期護理人員年增率卻從九.四八%降至三.四八%,

平均每名護理人員照護的病床變多了。

 

衛福部並統計,

二○一二年,

國內每千床醫師數兩百五十四名,

遠低於香港的四百五十名,

各科醫師每週平均工時達七十二小時,

國衛院調整為六十八小時去做推估,

住院醫師不足人數達四百五十八名;

以四十二小時計算,

更是短缺三千零五十五名。

 

造成出走潮 「五大皆空」更惡化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指出,

醫療核心價值是「兼顧醫病雙方應有的權益」,

醫護人員短缺,工作吃重,

患者照護品質也下降。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說,

健保吃到飽是醫療服務量擴張主因,

但努力工作又無法獲得回饋,

只能改走「涼」一點的科別、自行開業,

避免被醫院壓榨,

但也導致了「五大皆空」更惡化。

 

楊志良︰改變醫院經營結構才有解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認為,

醫院經營權在財團手中是癥結,

健保將錢給醫院,

但醫院不轉給醫護人員也沒辦法,

唯有董事會新增基層員工與病人代表,

改變醫院經營結構,

才有機會改變現況。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則表示,

近三年醫院人事成本平均成長約三%,

近年醫師薪資確實較沒有調整,

但護理、醫事人員均在逐步提高;

衛福部強調,

已透過醫院評鑑加強把關,

要求提高護病比,

並積極討論其他可行方案,要改善醫院員工血汗處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