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查公文失蹤案 葉望輝憂政治罪犯化

馬政府查公文失蹤案

葉望輝憂政治罪犯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20/today-p4.htm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九日報導〕

針對多位國際友人聯名致函關切

馬政府調查失蹤公文,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

在回函中否認這個動作有政治動機。

不過,

參與聯名致函行動的美國前副總統

錢尼的亞洲顧問葉望輝表示,

羅智強的回函並未解答許多疑團,

最重要的是台灣將「政治罪犯化」,

民主程序受到侵蝕

才是他和許多簽名者關心的重點。

馬政府在三月底指控

前朝總統府扁呂等十七位民進黨的高官,

「未歸檔」三萬六千餘件公文,

並將他們移送監察院調查。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

與葉望輝等卅四名國際學者專家,

曾於四月初聯名致函給馬英九總統,

針對此事表達關切。

馬政府十八日以羅智強的名義

回函給這些國際友人,

表示若非○八年特偵組在偵辦扁案時

要求總統府辨識查獲公文的性質和機密等級,

馬政府不會發現有如此大量的公文失蹤。

羅智強說,三萬多件公文失蹤是一件嚴重的事情,

馬政府歡迎國際友人關心台灣,

但希望他們了解並尊重台灣的法律程序

否則他們對馬政府的批評

不公平且缺乏正當性

*

質疑台灣民主程序受侵蝕

葉望輝接受訪問時表示,

羅智強的回函否認有政治動機在意料之中。

以他服公職的經驗,

通常正副總統和內閣閣員不會自己保存公文,

即使簽名過的公文也多半由原發文機構保存,

再加上照片、

邀請函和會議紀錄都可算是「公文」,

因此馬政府所說的三萬多件公文到底指什麼,

實在模糊。

葉望輝說,

許多國際友人之所以聯名致函

的一個重要理由,

是看到台灣民主程序受到侵蝕的整體趨勢,

羅智強的回函並未消除他們的疑慮。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葉望輝說,

許多國際友人之所以聯名致函

的一個重要理由,

是看到台灣民主程序受到侵蝕整體趨勢

羅智強的回函並未消除他們的疑慮

————————相關————————————

惡棍的共同語言

台回應白樂崎批評文件遺失案

查扁執政佚失公文國際學者質疑馬搞鬥爭

馬把國法當家法玩

台灣立法院修法將特別費除罪

為何馬政府看到國際學者質疑會抓狂?

—————————————————————–

為何馬政府看到國際學者質疑會抓狂?

為何馬政府

看到國際學者質疑會抓狂?

http://www.twtimes.com.tw/html/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44320

賴怡忠

近日一封有三十四位國際學者聯署的公開信,

質疑馬政府以疑似總統府公文遺失大動作

清算前朝綠官的動機,不僅總統府回批,

也引起統媒與泛藍名嘴激烈反擊。

馬英九的愛將邱毅立委,

還在電視上公開懷疑這些學者

是否有與民進黨政府不清不白的關係,

所以才會這麼擔心遺失文件被追查的問題。

像這種已經到達人格謀殺程度的指控,

顯示了馬政府對國際學者質疑的心虛。

由於從馬英九上台後到現在,

國際學者對馬政府提出公開信不只一次,

這次馬政府反應的強烈殊值玩味。

參與聯署此信的國際學者主要來自

美、英、澳、法、加拿大、丹麥等國,

其背景多為大學教授,

有部份人過去擔任過國會議員、政府公職,

或曾在智庫任職。

更不乏台灣過去從李登輝時代就熟悉的人物,

如白樂崎、林蔚(Arthur Waldron)、

金德芳(June Tuefel Dreyer)、

譚慎格(John J. Tkacik)、

葉望輝(Steven Yates)等。

由於不只有美方人士,

英法亞洲研究的頂級學者更有多人名列其中

(Christ Hughes, Michael Yahuda,

Jean Pierre Cabestan),

因此國際性相當顯著。

如果邱毅的指控為真,

豈不表示民進黨時代的國際關係做得很好,

可以打通這麼多國家,

而這不又與馬政府指責民進黨

不會做外交是互相矛盾的嗎?

進一步回溯過去七封國際學者對馬政府的公開信,

可以發現每封信連署的人並不完全一樣,

這也顯示國際學者本身的自主性,

如果不是看過而且同意信件的內容,

這些人是不會在上面連署的。

除了像邱毅以近似抹黑與人格謀殺

來質疑國際學者外,馬政府與泛藍名嘴

更多是以「干涉內政」回應。

以干涉內政質疑外界對司法公正性的質疑,

過去只有存在於像中國這種獨裁國家中,

但不料馬政府上台後,也開始用同樣的理由。

台灣民主的倒退程度可想而知。

但有趣的是,

過去國際學者曾有六次的公開質疑,

部份連署名單還包括更有名的人物

與華府智庫要角,

但唯獨這次馬政府不再「虛心受教」,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

可能是馬政府現在與國際的關係並不好。

說英文比說台語好的馬英九。

最在意的是外國的肯定。

包括在辯論ECFA政策時,

馬英九總統多先以歐美的讚許以示這是必走之路,

而不是以國內民眾的認同為基礎。

因此當來自國際學者提出質疑時,

形同直接搓破馬英九總統「受國際肯定」的化妝。

在過去當歐美等國對馬政府

還處於觀其行、聽其言的階段,

有問題時也更願意給馬政府正面解釋的空間,

馬政府自然可以不理會這些國際學者的質疑。

但當馬政府的作為引起歐美等國諸如

台灣芬蘭化、過度親中的疑慮時,

此時國際學者再度質疑其對民主法治信守的承諾,

馬政府在沒有忽視的本錢下,

因此見笑轉生氣。

此外,

汲汲於選舉的馬英九總統應該感受到民意的向背。

原先大動作追查總統府公文遺失問題

就已經被外界解讀為有選舉動機的政治操作。

更何況如果要在公文移交三年後

才能知道有哪些公文不見,

而且還是極高比例的公文消失,

這反而導致民間懷疑馬政府的管理能力,

更加深民間認為馬政府無能的印象。

當民間對此事不論是懷疑政治操作,

還是發現馬政府要拖三年

才知道公文遺失等理由,其負面印象已成,

來自國際學者的質疑就更像眼中的樑木,

欲除之而後快。

一個成熟依法治理的民主政府,

不會因為來自國際的質疑而亂了自己的方寸。

馬政府與泛藍名嘴對此事的反應越強,

只是越顯示馬政府的心虛。

(作者為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

[檢驗民主法治的細節–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台灣的國際形象重回威權時代之蒼白

————————相關—————————-

惡棍的共同語言

台回應白樂崎批評文件遺失案

查扁執政佚失公文國際學者質疑馬搞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