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閃靈」演唱會看台灣新政黨的冒起

2015年 12月 28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2/151228_taiwan_concert_parties

鄭仲嵐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閃靈

閃靈樂團在中正紀念堂的演唱會吸引了兩萬名音樂迷

 

特寫:

從「閃靈」演唱會看台灣新政黨的冒起

=================================

12月26日,近2萬名台灣人聚集在台北中正紀念堂,

一起替台灣政治及搖滾史上首場「金屬造勢演唱會」吶喊。

 

這場金屬造勢演唱會的樂團,

是台灣的金屬樂團「閃靈」,

其演唱的歌曲不僅融合台灣原住民神話

還有漢人當初來台開疆闢土的血淚

甚至是古老的台灣民間傳說

這也是閃靈樂團自身詮釋台灣土地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閃靈」樂團的主唱Freddy,

他將以本名「林昶佐」的身份,

挑戰這一次台灣台北市「中正、萬華」分區的立法委員,

挑戰國民黨推出的參選人,在當地深耕20多年的林郁方。

 

當時的現場,不只熱血澎湃,

還有閃靈樂團招牌的「撒冥紙」,

融合黑死金屬成為獨特的台灣金屬。

 

縱使有附近鄰居覺得噪音擾人,

甚至路過的人還覺得撒冥紙「很不吉利」,

但這一切無疑為台灣大選的造勢活動

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感受。

 

眾多的「第一次」

閃靈

Image copyright 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一度應邀上台高歌

 

在演唱會中,

親綠營的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受邀站上台一起高歌,

「市長也搖滾」這種特殊的景象,恐怕在台灣也是首次出現。

 

今年39歲、

出生於台北的林昶佐作為台灣一名搖滾音樂人,

不只投身政治,而且直接出戰立法委員選舉,

並挑選了國民黨傳統上的一個「鐵票」區,

號稱「無法撼動」的中正萬華區,也真的是第一次。

 

最後,選擇在中正紀念堂

這所紀念台灣前總統蔣介石的場所舉行演唱會,

直接帶領樂迷對這座他認為的「獨裁者」做出挑釁動作,

誓言要打破這獨裁象徵。如此舉動,也絕對是第一次。

 

眾多的第一次,

成為了這次林昶佐參與政治所做的突破,

他給了台灣政治宣傳很不一樣的概念。

 

音樂人投身政治

12月27日,閃靈的選舉造勢演唱會

登上了英國《衛報》世界頭版報導,

報導中特別稱呼閃靈樂團為「亞洲版黑色安息日樂團」,

讓這個在國外相當有知名度的樂團,

頭一次有了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閃靈

Image copyright 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林昶佐認為自己在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台灣政治

 

12月28日,BBC中文網記者專訪了林昶佐,

談談他對於這次造勢演唱會的想法。

 

記者首先來到林昶佐所屬的新興政黨「時代力量」

位於台北火車站背後的競選總部,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覺得非常簡陋的地方,

但這棟老舊的建築物,正孕育著開始萌芽的台灣政黨新氣象。

 

林昶佐當時已經凖備前往內湖參加電視台節目錄影,

台灣大選剩下不到20天,

他每天的行程如趕車一般匆忙,

BBC中文網記者最終只能運用有限的時間,

在車上對他進行了簡短的專訪。

 

對於外界認為「超成功」的造勢演唱會,

林昶佐卻不願意以「成功」來形容。

 

在回憶這場演唱會時,林昶佐已經放下當時的激情,

而是很理性地表示

「其實就是自然而然,用你最習慣最擅長的方式,去關心政治就好」。

 

他還說,造勢演唱會就跟閃靈一般演唱會如出一轍,就是「關心台灣」。

 

欠給台灣樂迷的「造勢」

一直巡迴世界各地演出的「閃靈」,

早就是名滿全球的重金屬樂團。

 

而當林昶佐有從政的念頭,並想要具體實現時,

他除了透過組織政黨「時代力量」外,

同時也透過演唱會,一步一步傳播他要傳達的信息。

 

林昶佐回憶說,

「就像我在日本富士音樂祭或是菲律賓的演唱會那樣,

樂迷知道我要競選台灣的國會議員,

也學會了喊「凍蒜」(諧音有「當選」之意)」,

在台下加油,當時在台上的林昶佐就誓言。

 

以立法委員的身分回來再開演唱會

 

但是台灣樂迷是不用教的,

他們知道什麼是「凍蒜」,什麼是「造勢」。

 

但話說回來,閃靈當時在台灣的演唱會場合,

都是相對小型的Unplugged演場會居多,

於是他覺得

「我欠台灣樂迷一場演唱會,那就透過這場演唱會訴說理念吧」。

閃靈

Image copyright 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閃靈樂團招牌的「撒冥紙」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來自各世代的力量

新興政黨「時代力量」雖然成立的時間還不足一年,

卻已經備受注目,

而且還吸引許多台灣不同階層的人加入或者支持運作。

 

身為這個政黨的發起者之一,林昶佐直言「就是要有決心投入」,

政治就像召集眾人,關心自身的手邊事。

 

他表示:

「我們很多人都不是法政背景的,

包括我、洪慈庸(台灣軍中虐待案「洪仲丘案」死者的姊姊)等,

甚至少數有法律背景的黃國昌(台灣太陽花學運的領導人物之一),

也放棄了在中研院(台灣中央研究院)的終身俸,

大家都是支持一個理念,就是台灣要變得更好,才決定投身政治。」

 

對於有外界預測,

「時代力量」很有可能在此次台灣大選後超越親民黨,

成為國民黨與民進黨以外的第三大黨,

林昶佐則表示,就是要持續努力,沒有其他方法。

 

小黨間找出合作模式

對於台灣其他小黨的發展,

他則認為,

台灣比較受注目的新黨、親民黨,甚至民國黨等,

都還是傳統國民黨思維下發展出來的政黨,

不會有太多變化。

 

其他的一些如社民黨,

則是與「時代力量」理念較為相近的「友黨」。

 

當初林昶佐本來要競選的「大安」選區,

也是禮讓給社民黨的范雲

讓他決定披上「萬華、中正」選區戰袍,

同時給戰友「社民黨」在其他區域角逐的機會。

 

對於選情,他坦言仍是膠著的「五五波」,

但他對勝選有著絕對的自信,

「沒有努力到1月16號,大家都不知道結果,就是持續努力!」,

面對競爭對手是深耕近20年的國民黨資深立委林郁方,

他絲毫不敢大意。

 

華人世界的選舉文化中,

台灣算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地方,而林昶佐的出現,

無疑使台灣傳統的選舉文化與模式又衍生出新的形態。

=============================================

台灣人不是華人 >> 台灣人是南島民族

=========================================

2016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國民黨中華民國不是國家

===========================================

中華民國總統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 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

習近平所講的維護和平

就是用武力威脅別人承認東海南海台灣是屬於中國的。

===============================================

2016紅衫軍換件衣服又回來了

==================================================

[ 2016國民黨中華民國大選 ] [中國人掠奪台灣歷史]

 

2016年蔡英文續集香港式民主>>進階版的國民黨

 

台灣社會階級結構

民進黨人自詡階級比台灣人高一等

————————————–

民進黨的香港式民主 >>

A ” Chinese  Only” Campaign

A ” Chinese  Only” game

 

三名總統候選人有共識地宣稱要維持現狀

 

They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

We won !!!

We chinese won !!!

朱立倫、蔡英文和宋楚瑜均出席了典禮

——————————————

2016中國人在台灣上演的假民主拖棚歹戲

 

一個中國、二岸討好、三組華人」。

 

徹底親中」(fully pro-china)的人藍綠都是

 

天龍國藍綠政黨

——————————————-

[ 相關 ]   台灣總統參選人齊聚「雙十節」典禮[BBC]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 台灣人民壓倒性多數七成希望自己決定台灣命運]

 

從民調上來看,

壓倒性多數台灣人民希望能由自己決定台灣命運,

且七成支持台灣獨立。

 

陳水扁曾建議民進黨候選人在總統大選應立場明確,

作為支持獨立民眾的政治代表與國民黨正面對決,

但從2008年謝長廷至兩屆參選的蔡英文都未接受。

 

蔡此次選舉一再談到她要維持現況在"現有憲政體制"下。

 

這種憲政體制下的台灣被蔡解釋為主權獨立國家

國際上不被承認, 謝長廷及馬英九對此一憲政體制

則先後提出"憲法一中"。

 

蔡同工商界座談 將強烈反對台灣獨立的北京態度,

與台灣民意等量齊觀,說這兩者必須取得平衡

 

[ 相關 ]   氣氛冷清的總統選舉[ BBC ]

====================================================

[ 台灣的靈博獄(limbo)狀態 ]

=======================================================

[ 台灣國家地位處於靈博獄(limbo)" ]

 

彭定康簡述了從朝鮮戰爭尼克松時代美中台關係

指出,

台灣此一靈博獄狀態是在美國協助下維繫的。

 

靈博獄(limbo)這個來自宗教的說法,

是死後介於地獄與天堂之間的地獄邊緣。

 

用彭定康的話來說, 台灣所處這種不上不下狀態,

是介於一個主權國家以及實際行使國家地位

 

在馬英九與習近平共唱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之際,

曾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的彭定康在文章中

對台灣的描述之一,

台灣從未堅持國際承認其是一個具完全主權國家

 

美國前官員白邦瑞, 在推銷新書的同時,

也持續向台灣推銷這種靈博獄狀態

 

 [ 相關 ]  台灣的靈博獄[彭定康,BBC]

==================================================

觀光客突破千萬人的虛與實

2015-12-25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43603

 

社論》

 

觀光客突破千萬人的虛與實

========================

今年前來我國的外國觀光客人數,日前突破一千萬人。

 

馬英九總統喜孜孜,

親自出席歡迎第一千萬名觀光客記者會,

強調在他主政下,觀光客大增

就其中中國客激增對台灣旅遊造成了排擠效應

馬英九斷然否認,「沒有這回事。」

 

觀光客破千萬,就人數而言,似乎是好事,

但這其實與馬政府近八年執政一樣,

禁不起推敲。

 

相反地,這一深具「馬氏施政」特色的作為,

已為台灣帶來觀光失衡,且潛藏危機。

 

「馬氏施政」最大特色,是一切向中國傾斜,

觀光政策亦然。

 

有如馬先生夸夸其談,他上任之後,前來我國的旅客大增,

「每年皆成長一個百萬位數」。

 

然而,他大舉開放的中國觀光客或所謂陸客是最大宗,

約居四成;且七年來暴增近十倍,衍生了諸多問題。

 

觀光事業過度偏重中國,儘管帶來若干外匯收益,

讓統計數字相對好看,卻未必有助顯著提升整體經濟。

 

本週之內,

觀光人數破千萬與中研院指

今年經濟成長僅○.七五%的新聞先後發布,

即顯見提振經濟不能靠觀光。

 

箇中主因,有如台灣製造業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模式,

一旦與中國密切掛鉤,重量不重質,觀光業陷入「微利」。

中客團遊覽車每天進出西子灣,

造成當地交通問題,商家卻未蒙其利。

(記者張忠義攝)

 

其結果是,

中國客大增,卻只見人潮、不見錢潮,

國內業者白忙一場,也排擠了國內旅遊,

更讓中國把陸客做為左右台灣政經的工具。

 

如今,這些惡果正逐一顯現,主政者卻視若無睹。

 

只重人數增加而不求價值提升,

主要表現於觀光客每人在台灣消費金額

自二○一一年達高峰之後,

即不增反降。

 

其中,人數增加最多的陸客,

以「一條龍」模式經營,

從在中國招攬客人起,

舉凡交通、食宿、旅遊、購物,

一切由中國業者或其代理人分工承包,

肥水不落外人田,台灣業者並未普遍受益,

接待的旅行社更只賺得手續費、遊覽車費等微薄利益,

卻需承擔倒帳等風險。

 

這種「具中國特色」的「一條龍」模式,

且產生大量逃漏我國稅負的情事。

 

陸客的排擠效應,尤其明顯。

 

來自觀光後進國家的陸客,

常有令人側目或瞠目結舌的「不文明」表現;

隨著其塞爆野柳、日月潭、阿里山、鵝鑾鼻等風景名勝,

到一○一、故宮、各地夜市等熱點,旅遊品質降低,

不但讓許多國人因此裹足不前,

其所帶來的垃圾、噪音、污染…,

對各地自然生態、環境、傳統、文化尤帶來諸多負面衝擊。

 

所有這些,出門有眾多護衛前呼後擁的主政者,

當然看不到;即使略有聽聞,

也為誇示「政績」而選擇性地輕忽。

 

更壞的,繼經貿之後,觀光也高達四成依賴中國,

這就使得中國足以藉由陸客的增減,

介入我國的政經大局。

 

就經濟層面說,對陸客高度依賴的台灣觀光業,

有如製造業,不但受到中國經濟榮枯或轉型所衝擊,

也面臨來自中國以市場為手段,進行要脅的局面。

 

去年有四千七百萬陸客遊覽香港,

今年陸客人數負成長,

香港的周大福、莎莎等珠寶化妝品業者立受重創。

 

一水之隔的澳門更慘,

它依賴陸客的博弈生意深受中國打貪腐衝擊,

整體經濟今年衰退將達廿五%。

 

政治方面,進行中的我國大選期間,

中國已大舉限縮陸客前來,幅度據報導可能高達九成五;

選後或將繼續以此為手段,

視大選結果對如果重新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施壓勒索。

 

在中國併吞台灣的路徑圖上,

沒有所謂「政經分離」這回事。

 

馬政府上任以來包括對陸客大舉開放

卻不做嚴謹評估、必要配套,

且不斷加碼,門戶洞開的結果,

如今觀光也變成中國可拿來對付台灣的武器

讓有些觀光業者忐忑。

 

觀光業的永續發展,除了秀麗山水,

本應根植於在地人文、生態環境及良善管理。

 

在馬政府一味開放陸客、追求數字的亂整七年多以來,

台灣的觀光業須改弦更張。

 

具有原住民等多元人文傳統、自然景觀、友善人民的台灣,

應爭取更多國家的觀光客,而非只以開放陸客為能事。

 

就這一意義來說,降低對中國的高度依賴,

不論經貿或觀光,

都是大選辯論及投票須慎思明辨的重要課題。

==============================================

中國拿觀光來對付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