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記者?

暴力?記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21/today-o2.htm

◎ 公孫樂

民近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美國之行,九月十八日南加州的三千人造勢大會是壓軸盛事,也是海外台灣人幾年來唯一一場超大型的群眾活動。這場三千人的台灣鄉親挺小英活動,南加州台灣人像辦喜事一樣歡度一個夏天的午後。

小英的支持者在會場內外的熱情宣洩,連站在我旁邊負責門禁的巴沙迪那人民大會堂非裔彪型大漢,都看得讚嘆不已。

讓我訝異的是,

十九日台灣的幾個媒體竟然以文字、影音報導了

所謂小英造勢活動的主辦單位維安志工「向記者暴力相向」的新聞。

我自己也是媒體工作者,十八日當天我從洛杉磯機場、造勢大會一直到晚間的募款餐會全程在場採訪,關於該一「事件」,我正好在大會堂外北側的高處(vantage point)親睹整個過程。

我當時的感慨是,

少數台灣來的記者同業採訪動作極具侵略性(aggressive),火氣也很大,

結果反賓為主,把自己轉成為新聞製造者(news maker)。

我自己也用攝錄影機拍了幾個鏡頭和「主角」,

如果我在網路上看到的人群推擠場面所造成的點狀(spot)混亂

被說成是主辦單位施「暴力」,

是否我也應該公佈這幾位「主角」的嘴臉,

然後指控他們的窮兇惡極呢?

其實很有趣的是,對於這個小插曲,同樣是採訪新聞的記者,

本地(南加州)不分藍綠的記者

多半對這少數幾位台灣來的同業的反應大不以為然,

甚至在媒體室裡就曾有小小的互嗆。

隨團採訪的台灣媒體同業,幾天的奔波勞累,大家都很能體會,蔡英文還特別在晚間餐會上開玩笑說他們這一參訪、採訪團是「鐵人團」、「暴肝團」,並向在場的隨行採訪記者們致謝和致敬,全場來賓也都向他們報以熱烈掌聲。

不過,記者再累再苦,也不能把專業精神和情緒揪雜在一起,在自己都很情緒化的時候立即撰稿發稿、剪輯難以令人信服的畫面,指控「暴力」。

當天熱情的支持者擠在一起要接近蔡英文,想和小英握握手、說說鼓勵的話,這些支持者不乏年事已高的阿公阿嬤,主辦單位的維安人員一方面要協助維護秩序,在熱情的推擠之中,更要防止阿公阿嬤不致於被推倒或擠垮,扛著重裝備攝影器材的記者,此時夾纏在人群中捕捉鏡頭,其危險性不言可喻,志工在人群中的維安困難性,較之一般維護新聞人物還要困難好幾倍。

我想隨團採訪的記者也採訪過在華府的國會議員會見小英的茶會,

在那個場合,這種侵略性的採訪動作不是自動也收斂起來了嗎?

台灣的媒體記者也可能去過中國採訪,

他們能夠比照十八日那樣的採訪方式嗎?

美國的新聞記者敬業的精神絕不會輸給我們,然而在美國採訪新聞,

可沒有記者能如此採訪任何一位公眾人物或政治人物。

侵略性的採訪動作不但危害到新聞採訪的對象,

也危害到記者身邊的熱情群眾,

當然,也會危及自己的安全,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一個負責任、有正義感的新聞工作者,這應該是基本的自我要求。

南加州一位記者同業寫了一篇短文,

對這少數台灣記者同業稍稍月旦了一下,

十九日早上在蔡英文回台灣之前的記者會場,

某位台灣同業就當面質問這位記者說︰

你為甚麼這樣寫我們?

這件被少數有心媒體和記者描述成「暴力」的事件,

不管是隨行的台灣記者或是南加州本地的記者,

就有很大的批評和反彈;

記者把自己從公親變成事主,本來就是很脫軌的行徑,

現在更把媒體當成武器,拿來當成自己洩憤的工具,

還不准別的記者批評,讓媒體「公器」變「私械」,

確實讓人悲哀!

(作者為美國南加州媒體工作者)

———————————————————————————————–

少數台灣來的記者採訪動作極具侵略性(aggressive),火氣也很大,

結果反賓為主,把自己轉成為新聞製造者(news maker)。

台灣的媒體記者去中國採訪,能夠比照十八日那樣的採訪方式嗎?

—相關——>

跨媒體巨獸吞噬閱聽權[ 鄭秀玲]

中字號無冕皇帝? [   鄭同僚  ]

旺旺併中嘉 綠委轟:一言堂媒體怪獸

自由之家︰ 台灣媒體獨立性仍受威脅

旺旺中時集團一味捧中 戕害新聞自由最大隱憂

憂慮中國影響台灣言論自由 自由之家點名旺旺中時集團

——————————————————————————————

[台灣傳播媒體真面目]

台灣傳播媒體中國人的禁臠

民主第四權從未在台灣出現過

無第四權的民主只是偽裝假象

國共傳聲筒偽裝成民主第四權

利用媒體對特定人施暴是常態

媒體橫行包裝加欺騙無所不能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