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也在台客!

公視也在台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7/today-o10.htm

◎ 陳金萬

公共電視製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節目,

「誰來晚餐」就是其中的一項。

近日「誰來晚餐」走入全新第三季,

即將推出新節目「上海台客家庭~~進退兩難」。

諾大的「台客家庭」字眼透過節目預告,

不斷地在廣告時段重覆播放,

叫人想要不去注意它也難。

公共電視發揮創意作宣傳,

來提升收視率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為了拚收視率,

而灑狗血、犧牲公共價值和公眾利益,

那就變得和商業台一樣,

失去設立公共電視的目的,

而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台客」算不算是歧視用語?

從它的源起和字義的關係來看,當然算!

「台客」一詞原是

外省人瞧不起台灣本地人的歧視用語,

語言背後潛藏的權力邏輯是,

中國人才是台灣政治權力的主體,

台灣人只配當被殖民統治的客體,

言說者傲慢睥睨的心態不言可喻。

也許有人會說,

台客一詞流傳至今已經產生數種不同的定義,

並不都是負面的,也有些人當它是正面的,

你怎能說它是歧視用語呢?

台客一詞受到流行文化影響,

已產生多重的意義和內涵,

它使污名和驕傲、淚水和汗水的意涵

全部混雜在一起;

因此,

有人受傷、有人得利,有人拒斥、有人歡喜,

都同時並存在一個表面和諧而內部歧異的社會。

請大家注意,歧視和性騷擾的問題一樣,

不是看言說者、騷擾者本身高不高興?

是否自我感覺良好的問題?

而是看被言說、被騷擾的人心裡舒不舒服?

收話者有沒有感覺被發話者歧視或騷擾?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筆者想請教公共電視

有關「誰來晚餐」節目幾個問題,

1.

請問「台客家庭」是受訪家庭的自稱?

還是制作單位自以為是的編派?

2.

講「台商家庭」難道不好聽嗎?

為什麼要用「台客家庭」?

3.

就算「台客」是受訪者的自稱,

制作單位在宣傳處理上

有顧及台灣觀眾的心理感受嗎?

公視若不能妥善回答這些問題,

恐怕已經觸犯了受訪者的形象人格權,

以及台灣觀眾維護自身語言文化價值

及族群尊嚴的權利。

公視不能一邊拿台灣納稅人的錢或捐款作節目,

一邊用具有高度爭議性的歧視用語

來羞辱台灣人民。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不是客人,

就算台灣人到國外作客,

也不容僕人在主人家裡撒野、糟蹋客人!

拜託公共電視的主管搞清楚,

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

兩邊的文化和人權標準不一樣!

請不要把台灣文化和人權標準

搞到和中國的水平一樣低好嗎?

據此要求,

公視負責人應公開向人民道歉!

並懲處相關的失職人員。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假象

台客一詞受到流行文化影響,

已產生多重的意義和內涵,

它使污名和驕傲、淚水和汗水的意涵

全部混雜在一起;

因此,

有人受傷、有人得利,有人拒斥、有人歡喜,

都同時並存在一個表面和諧內部歧異的社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