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蔡通話」美國自由派媒體反應比中國官媒還激烈?

2016-12-08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E7%82%BA%E4%BB%80%E9%BA%BC%E3%80%8C%E5%B7%9D%E8%94%A1%E9%80%9A%E3%80%8D%E7%BE%8E%E5%9C%8B%E8%87%AA%E7%94%B1%E6%B4%BE%E5%AA%92%E9%AB%94%E5%8F%8D%E6%87%89%E6%AF%94%E4%B8%AD%E5%9C%8B%E5%AE%98%E5%AA%92%E9%82%84%E6%BF%80%E7%83%88

 

張瀞文

 

「川蔡熱線」讓「台灣」再次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焦點。
(圖片來源/Péter Lasztóczi@Flickr)

 

為什麼「川蔡通」美國自由派媒體反應比中國官媒還激烈?

==============================================

二日深夜的「川蔡熱線」過後,

由於美國等各國主要媒體討論不墜,川普反擊不斷,

使得這短短十分鐘的電話持續延燒至今(第7天),

才在蔡總統一句「與川普通電話不代表政策轉變」聲中

稍見平歇。

 

在川蔡通話的餘音縈繞中,有一個現象相當有趣,

那就是這一次美中台三方媒體,

中國官媒近乎是冷處理這一則新聞、

台灣媒體則在沒辦法完全掌握事實情況下,評論呈現百花齊放,

反而是美媒反應最激烈。

 

《紐時》雙重標準,聲援台灣同志運動卻漠視台灣處境

其中《紐約時報》連續二天在頭版報導「川蔡通話」,

稱美中雙方20年來在貿易、網路攻擊、南海等問題上攻防,

台灣原已非頭號議題,但川普將台灣「重新搬回檯面」,

也驚擾整個亞洲區域,

歐巴馬政府也擔憂此舉會升高台海緊張情勢、影響美中貿易、

刺激中國在南海更大幅度的擴張。

 

《華盛頓郵報》則批評,

川普強調是蔡總統致電給他,

但台灣當局表示是雙方事先安排好才通話,

這是繼川普選前訪問墨西哥之後,

再度出現他與外國領袖說法不一的狀況。

 

報導也指川普言語及作風傲慢輕率,

一直令人擔心他缺乏處理微妙外交關係所需的紀律與智識,

這次川蔡通話為美國政府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再次坐實外界憂慮。

 

為何紐約時報會聲援台灣的同志運動,

但卻漠視兩岸問題,反對台灣主體性?

如果台灣被中國併吞了,什麼人權都沒有了,

還會有同婚嗎?」

 

這是台灣民眾心中最直接的疑問。

 

幾天下來,這些美國自由派媒體「挑釁中國」、

「置美國於險境」的報導跟言論,

接著又有「川普在台灣投資房地產」、

「台灣因為繳了400萬台幣給公關公司才促成這通電話」等

匪夷所思的報導陸續出爐。

 

這些終於讓318太陽花學運領袖

林飛帆、陳為廷、林倢(June Lin)等年輕人看不下去,

他們寫了一篇投書,評論「川蔡事件」中,

美國自由派媒體的反應,今早被刊登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面。

 

(連結如下:《華盛頓郵報》報導

有人說,

美國國內支持自由主義的媒體,因為討厭川普、恨川普,

所以把對於川普的恨,投射到「川蔡通」上,

導致這一次的川蔡電話熱線,美國主流派媒體,

幾乎是跟中國站在同一邊,因此亂了套。

 

就算我們真的相信,

這次美國國內「自由派」因為恨川普而亂了方寸,

但我們還是必須瞭解,中國過去崛起這十幾年下來,

美國華府主流媒體以及掌握話語權的輿論界,

他們的想法在過去這十幾年間,

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馬政府八年 駐台國際媒體相繼撤出台灣

馬政府執政這八年,

由於他使出全力製造所謂「兩岸和平」假象,

這使得外國駐台媒體認為台海已經無戰事、無危機,

所以相繼撤出台灣,其中駐台辦事處關閉、人員裁撤,

一流的記者多被調往其他地區,特別是中國。

 

就國際媒體來看,

現在大概僅有日本媒體還有獨立駐點記者派駐在台灣,

而大批外媒出走的結果就是,國際上關於台灣的資訊愈來愈少,

而報導台灣的新聞或文章,署名的大多是派駐北京或上海的記者。

 

以今年年初的總統大選來看,來跑總統大選的美國或是英國記者,

都是直接從北京派過來,

國際媒體長年用駐北京的人來跑兩岸新聞,

做出來的兩岸新聞當然全都是北京觀點,而這樣的現象,

某種程度已經造成外界對台灣的誤解。

 

除了外媒撤出台灣,

今年六月,《信傳媒》記者與一位美國耶魯的年輕學者

在台北曾經有一段訪談,

這位年輕學者曾在台灣住過兩年,會講流利中文,

對於台灣以及兩岸議題也相當關心,在言談間他透露,

原本想在2016總統大選後寫一篇關於台灣相關的報導,

經過他再三鼓吹,但華府各大媒體

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都不太有意願刊登。

 

以為Taiwan是Thailand,華府媒體已不太關心台灣問題

你甚至跟華府這些主流媒體的編輯提到Taiwan時,

他們會反問你什麼是Taiwan?

是Thailand嗎?

這幾年下來,

華府的主流媒體提到泰國的次數比台灣還要多得多,

他們甚至對於泰國的訊息還比較有興趣,

華府媒體已經不太關心台灣問題。

這位年輕的耶魯學者說。

 

同樣的在今年年初總統大選前,

一位英國媒體的記者到台灣來採訪總統大選的新聞,

他也私下透露,要不是有兩岸的議題,

台灣的總統大選,歐美媒體不會這麼關心的,

言下之意,馬政府「外交休兵」幾年下來,

兩岸議題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從歐美主流媒體的反應來看,

已經逐漸落到北京手上。

 

其實會有這樣的轉變,也是可以預料得到的。

 

一位政府國安高層就曾經說,

過去幾年中國在經濟崛起之後,

他們在華府下的功夫之大,超出外界所想像,

當然這也包括輿論界。

 

中方在這一塊經營很久了,他們很會利用『民主的缺點』,」

一位知情人士就他的觀察,剖析了美國輿論界在兩岸議題上,

對台言論的不友善背後的一些原因。

 

他提醒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美國有多少主流公司都有中國留學生任職,

而這些留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

 

過去十年來,中國透過留學生在美布下綿密人脈網絡

這位知情人士說,

在美國,保守派的公司中國留學生比較不好進去,

自由派的公司則是因為堅守自由與信任原則,

有不少中國留學生任職其中,

這些留學生會定期參加非正式共黨組織聚會的大有人在,

他們大多以同鄉會的名義聚會。

 

據了解,如果黨員留學生沒有定期參加聚會,就會被檢討,

而且不管多久,如果有一天回到中國,就會很難找國企相關工作,

中國留學生的黨組織和當年國民黨一個樣,

要定期聚會、定期報告,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的,

那個組織型態依然延續,只是共產黨控制得更嚴格,

而留學生則擔心一旦有一天回中國會找不到工作,

所以也都不大敢脫離組織。

 

在美國的那個『中國網』,

藉著留學生從婚姻到工作各方面發揮影響力,

這個人際網絡之綿密複雜,遠超出外界想像,」

知情人士透露。

 

所以當國際媒體大多撤出台灣,加上在兩岸問題上,

這些派駐在北京的國際媒體大多是以「北京觀點」在看兩岸問題

自然幫台灣講話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這一通「川蔡熱線」,

剛好暴露出台灣在過去幾年來疏於經營國際媒體的問題

所幸現在已經不是幾家主流媒體主導言論的時代

從這個角度來看,

有臉書(Facebook)或是推特(Twitter)等還是相當不錯的

=========================================

=========================================

[    國際媒體以「北京觀點看兩岸問題 」    ]

 

國際媒體撤出台灣,兩岸問題上,

派駐在北京的國際媒體是以「北京觀點」看兩岸問題

幫台灣講話的人就越少了

這一通「川蔡熱線」,

暴露出台灣在過去幾年疏於經營國際媒體的問題

 

 

[ 相關 ]

「川蔡通話」美國自由派媒體反應比中國官媒還激烈?[ 張瀞文 ]

=========================================

 

 

 

===========================================

全球主義指的什麼?    ]

川普談論全球主義時,他指的什麼?

 

對國際機構的忠誠度高於單一民族國家的經濟和政治意識形態;

對商品、勞動力的流動不加限制,允許人們自由越境;

反對一個國家的公民有權優先獲得工作和其他經濟利益的原則,

反對將其作為公民身份的一個好處。」

 

彼特卡瓦奇稱,

冷戰結束美國國內極右翼團體開始提及全球主義,

作為取代共產主義的概念, 美國所面臨的揮之不去的危險

 

他們將之稱作新世界秩序 不久,他們發現它的觸鬚無處不在

 

他稱這套制度受到操縱,不利於美國民眾,

而是服務於新聞媒體、銀行和政府中的隱秘勢力。

 

[ 相關 ]    川普反「全球主義」,反對的是什麼?[ 紐約時報 ]

===============================

[ 全球化國際合作–威脅民主制度   西方精英階層  ]

 

美國總統預選出現新特色,

公然否定全球化的經濟成果、

公然背離媒體精英和專家的意見、

公然挑戰“政治正確”的種種說辭,

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

 

如果說

川普出其不意的崛起、

英倫始料未及的脫歐、

伊斯蘭國層出不窮的恐怖襲擊,

成為全球性逆動的風信標的話,

這些徵兆背後的大趨勢

——各國正謀從國際合作退縮,

收縮各自所抱的“團”,

回歸到“主權國家”的“身份認定的範圍”,

甚至在國內的族裔集團之間繼續分化。

 

以美國來看,

近年來種族間的裂隙和躁動重新抬頭,已令人十分不安。

——————————————————

 

[ 相關 ]

西方精英階層何以喪失影響力?[英國《金融時報》]

==================================

[ 全球化收益少數人享受多數人受害  全球化威脅民主制度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郎教授點出了問題關鍵:

全球化的絕大部分收益,

在各個國家裏能夠分享到的只有一小部分人。

 

所以,全球化有益無益不是問題,

很顯然它是有益的, 關鍵在於誰享受到了這些好處。

 

[ 相關 ]   全球化四面楚歌?學者稱關鍵在於誰受益[ BBC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