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在日本「終戰紀念日」反應相對克制

2016/08/16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21016-20160816.html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峯岸博 首爾、永井央紀 北京報導

 

中韓在日本「終戰紀念日」反應相對克制

==================================

對於二戰後日本第71個「終戰紀念日」,

中韓兩國政府和媒體的反應較為克制。

在與日本關係的改善的大背景下,

似乎有意避免在歷史問題上過度批評日本。

 

不過,中韓兩國在領土問題上強硬姿態仍然突出。

 

如果關係改善的趨勢遭遇挫折,

歷史問題有可能再次走向過熱。
   

韓國總統朴槿惠8月15日

在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解放紀念日「光復節」儀式上發表演説,

呼籲構建「面向未來的日韓關係」,

體現出的想法是尋求與就隨軍慰安婦問題

最終解決達成協定的日本改善關係。

韓國總統朴槿惠8月15日

在「光復節」儀式上

發表演説

(kyodo)

  如果批評日本,

其矛頭將指向主導日韓慰安婦協議的朴槿惠自身。

 

在演説中,只有幾句話提到日本,而且是表示

「必須在正視歷史的背景下,重新打造面向未來的關係」,

最大限度封印了一直耿耿於懷的「過去」,

強調「需要的並非漠然的期待,

而是基於冷靜而透徹的現實認識」。

  關於朝鮮核問題,

朴槿惠強調了「與周邊國家的互惠關係」的重要性。

 

在這個意義上,

對於韓國視為「強硬右翼」、

感到擔憂的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放棄同一日參拜靖國神社,

韓國政府相關人士給予積極評價。

 

佔演説大部分的是韓國國內問題,

尋求民眾理解對朝鮮壓力的強化和政府的經濟政策。

  關於慰安婦協議,

日本決定向韓國財團提供10億日元,取得一定進展,

另一方面,韓國部分市民團體和在野黨呼籲「撤銷協議」。

 

為避免遭到這些勢力的反對,朴槿惠有意避免提及慰安婦問題。

  15日登上竹島(韓國名:獨島)的10名韓國國會議員

很多都來自執政黨新國家黨。

 

擔任團長的該黨女議員

對日本顯示出理解的言行曾遭到韓國反日勢力的批評。

 

此外,7月登上竹島的韓國最大在野黨的前黨魁

是下一屆總統選舉的在野黨有力候選人。

 

有跡象顯示,在韓國明年底的總統選舉之前,

對日政策將成為政治鬥爭的因素。

  中國外交部15日針對

日本一部分閣僚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堅決反對」,

但並未提及安倍晉三獻上「玉串料」(祭祀費)一事,

與去年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相比,

顯示出克制的姿態。

  新華社的報導也表示

安倍在終戰紀念日的致辭缺乏「深刻反省」,

暗示出不滿,但針對日本整體的批評並不突出。

 

整體上煽動反日情緒的報導很少。

其背景被認為是此前擔心的稻田防衛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

並未發生以及面臨9月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首腦會議。

  熟悉中日關係史的北京大學教授王新生指出,

與去年相比,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比重正在下降。

 

不過,如果某些事件導致關係惡化,比重將再次迅速提高。

      在東海日本主張的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海域的毗連區,

15日仍有4艘中國公務船在航行。

 

在該問題仍未解決的背景下,

歷史問題作為今後中日關係面臨的沉重課題仍然存在。

====================================

 

 

=======================================

JPexit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體制」嗎?

==========================================

[ The endless World War Two !!! ]

===========================================

BRexit vs. JPexit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擴大]

 

 

 

[ 相關 ]

  英國脫歐公投對日本有何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 ]

=============================================

[ 1945年10月25日]

 

但還有一個希望大家注意的日期是10月25日

 

在日本,恐怕人們都不會覺得這一天有什麼特別。

 

在臺灣,

它即便不及1947年「二・二八事件」紀念日的2月2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戰日的8月15日那麼意義重大,

但仍然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紀念日。

 

1945年10月25日,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統治結束,

安藤利吉總督統治權歸還給同盟國中華民國政府代表陳儀

陳儀「接收」了統治權。

 

日本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在1945年8月15日劃上了句號

而在臺灣則延續到10月25日。

 

臺灣將10月25日稱為「光復節」,

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假日,

但進入本世紀後, 這一天就不再是假日了。

 

 [ 相關 ]  迎來歷史性的一年[川島真]

============================================

[ 好總統創造歷史,壞總統創作歷史教科書 ]

 

 

[ 相關 ] 

好總統創造歷史,壞總統創作歷史教科書[ 紐約時報 ]

========================================== 

[ 中國掠奪歷史為野心找藉口 ]

 

習近平對歷史的邏輯,大概有如下的認知:

“中國過去消滅日本帝國主義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其勇氣和苦難,不但應該獲得世人遲來的尊敬,

中國而且還應該​​對今天亞洲事務有更大話語權。

 

 [ 相關 ] 中共掠奪歷史為現下野心找藉口[經濟學人]

==================================================

中共的抗戰史渲染抗戰前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

把抗戰爆發後國軍的抗日說成是前期抗日採取的戰法錯誤,

後期則消極和勉強抗日,有強烈的投降傾向。

 

同時,在很長的時期,完全不提國軍對日作戰的事實,

尤其不提國軍為抗日作出的巨大犧牲。

 

國民政府的抗戰史,是這一個說法的相反,

除了強調國軍的抗戰功績外,

只是強調共軍借抗戰以發展實力的一面,

所以有中共抗戰以來採取

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策略的說法,

強調共軍從來沒有真正打擊過日軍,

對日軍游而不擊。

 

這種宣傳,忘記中共既然在日敵後發展,建立政權,

擴大軍隊,便一定會面對日軍的掃蕩和清鄉。

共並沒有像國民黨指控那樣,和日軍暗中合作。

 

  [ 相關 ]   紅色的閱兵式,藍色的抗戰史?[紐約時報]

==================================================

[二戰結束時並沒有俄羅斯聯邦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俄國慶祝二戰勝利閱兵, 感覺歷史相當諷刺,

二戰結束時並沒有俄羅斯聯邦 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兩個全新的國家都是後來的歷史產物

 

[ 相關 ]   紅色的閱兵式,藍色的抗戰史?[紐約時報 ]

=================================================

首相直屬機構–考證日清戰爭後的歷史

 

現行憲法的制定過程

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的佔領政策

進行考證。

 

    [ 相關 ] 

    日本自民党擬成立首相直屬機構考證日清戰爭後的歷史[共同社]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體制」嗎?

     

    日本的「戰後體制」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續,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現狀。

     

    [ 相關 ] 

    「戰後」何時結束?——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 [古市憲壽]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