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對日本有何影響?

更新於13小時前 文文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寫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作者生於北京,旅居日本近三十年。本文編輯:徐瑾

 

英國脫歐公投對日本有何影響?

===========================

文文:

英國脫歐公投震動了日本,

其造成的社會分裂也引發日本人共鳴,

不公平問題在日本老齡化社會逐漸顯現。

日本時間6月24日午後,

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終於揭曉。

 

脫歐陣營以51.9%對留歐陣營48.1%的微弱優勢勝出。

 

這一始料未及的歷史事件,令日本各界人士目瞪口呆,

金融市場可謂驚魂一日。

 

6月24日,日經指數暴跌1286點,跌幅達7.92%,

為當日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跌幅的第三位。

 

與此同時,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對美元迅速飆升,

盤中的日元兌美元匯率,

曾一度突破100日元大關。

 

經過周末休市調整,日本央行於6月28日上午,

以14.75億美元的應標額,

進行了英國“脫歐公投”後的首次公開市場操作。

 

此後三周盡管市場的恐慌情緒暫告一段落,

但多數業內人士仍堅持認為,未來的日本市場,

在歐洲局勢明朗化之前,

股市走低日元升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每當世界上出現某種狀況(危機),

通常並非得寵的低息日元,

必定會成為投資者們搶手的 “避險貨幣”。

 

股市跌而日元漲,

似乎已成了日本金融市場在應急時刻的“慣例”。

 

極少涉足股市交易的日本百姓,更是甚為不解,

但凡遇有風吹草動,世界其他主要金融市場,

通常是股市下跌帶動本國貨幣貶值,

為何唯獨日本是個例?

 

作如是想者,不一而足。

 

股市跌,當然“玩家”受損,而日元升值,

直接受到重創的,

自然就是日本出口行業的經濟實體了。

 

以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汽車行業為例,

從中不難看出因匯率浮動,對出口企業所造成的,

利潤收益上的直接沖擊。

 

據日本媒體最新報道,

當日元兌美元匯率每上升1日元時,

日本汽車製造三巨頭的“豐田”(TOYOTA)、

“日產”(NISSAN)和“本田”(HONDA)的年利潤,

就會分別減少400億、140億和120億(日元)不等。

 

長期以來,英國在日本人眼中,

是個特立獨行的國家,

日本企業也一直將英國視為企業聯系歐洲市場的“橋梁”。

 

到目前為止,幾乎包括所有日本國內,

超重量級大型企業在內,

進入英國的日本企業數量已超1300家

——這雖然不可與進入中國的數字同日而語,

但在歐洲各國,這一數字排在第二,

足見一向秉節持重的日本企業對英國的“痴情”。

 

不少心存僥幸且毫無精神準備的日本企業人,

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英國留歐陣營,

真的會輸掉這場如同賭博的“世紀公投”。

 

他們希望當局出面穩住政局,

進而阻止市場繼續惡化,心情之切令人同情,

但想法卻過於一廂情願。

 

正如有專家明確指出的那樣,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下,

要想應對像雷曼危機這樣等級的市場突變,

僅靠單獨一國的乾預,無異於杯水車薪。

 

當今的國際金融市場,

如果沒有相關各國的相互協調,

實現市場的相對穩定,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麽作為今年G7輪值主席國的日本,

在這一時刻能否斡旋其中有所作為呢?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

日本政府通過媒體能夠傳遞給市場的,

除了疑慮大於期待的材料外,沒有更多的信息。

 

世界經歷了2008年那場席捲全球的雷曼風暴後

盡管各國都積累了一些應對市場危機的經驗,

然而是否能夠立刻派上用場似乎是個疑問。

 

專家們在談到上一次危機與本次危機情況不同時指出,

上一次危機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金融系統本身,

問題的性質相對單純,

因而在應對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可預見性。

 

危機雖然來勢凶猛,但是風暴過後是“彩虹”。

 

然而這一次的問題卻是出在政治上,

更多人認為政治上的不確定性,

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比08年那一次,

來得更加深遠不可預測,且呈緩慢顯現的趨勢。

 

因而對一個情況復雜且正在失去向心力的歐洲,

日本究竟能夠施加多少影響力?

真的值得懷疑。

 

進入7月以來,

在經歷了英國“公投”驚恐體驗後的日本市場,

雖然“震盪”依然,但隨著英國新首相人選的確定,

因卡梅倫離去而出現的英國政治真空的亂局,

多少有所緩解。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後,

立刻通過媒體向民眾宣佈,將在7月底以前,

推出針對新形勢下的新對策,

為此似乎又重新點燃了市場對政府

先前曾承諾“10兆日元規模財政刺激政策”的期待。

 

繼之前的美國推遲加息,

和上周7月8日美國就業率利好消息傳出之後,

本周連續三天上漲的美國股市,

以及歐洲市場在德國股帶動下的整體上揚,

都對目前十分脆弱的日本市場起到了安撫作用。

 

然而此狀況究竟能夠維持多久?

 

從業內人士謹慎的表態來看,

似乎解讀日本市場的未來並非太難。

 

日本民眾在目睹了

英國“公投”造成的社會“分裂”之後,

似乎從中獲得了某種共鳴,

這是因為在英國國民身上,他們多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老齡化進程加快的日本社會,

不公平感問題逐漸顯現,

主流社會的自負,映襯著政府在諸多政策設計上,

明顯地向高齡群體傾斜。

 

其理由也僅僅是,老年人在選舉時對投票率貢獻大。

 

在日本一般人很少談論政治話題,

從事政治的人也多被認為比較另類。

 

年輕人對政治敬而遠之,

有其“叛逆” 或“清高”的一面,

更有對其不抱希望的一面。

 

因此對待歷次選舉,

持有“不缺我一票”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也許對選舉不屑一顧是一種時尚,

然而一次次地 “棄權”,

無異於一次次地放棄了改變現狀的可能與機會。

 

其結果就是

年輕人在不斷被壓縮的社會生活空間中,

逐漸淪為弱勢群體。

 

日本社會直面的入園難,

個人高額的教育費用負擔,

以及步入社會後

因生計艱難淪為赤貧一族等現實問題,

也許與英國的具體情況並非完全一致,

但作為整體社會必須面對的 “下一代”問題,

給年輕一代創造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間,

無疑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責任,

在這一點上無論英國還是日本,

年輕人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

那就是不應該讓只顧自己仕途或政治“理念”、

對未來不負責且任性的“老人”們

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英國“公投”暴露出的世代間公平感的缺失,

引起了英國年輕人的憤怒,

那麽它是否會引起

更多日本年輕人冷靜而現實的思考呢?

 

不好說,拭目以待吧。

 

英國“脫歐公投”後,

隨著英國在歐洲地位的改變,

人們除了高密度地關註著歐美市場的變化外,

更多地會將註意力集中在中國市場上。

 

這自然有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舉足輕重的原因,

更有中、日兩大經濟體間的經濟交流

是否會因“英國因素”發生變故的擔心。

 

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

雖然從業內人士謹慎的發言中

還找不到對今後兩國間經濟形勢

走向更趨於樂觀的判斷材料,

但“公投” 後的中、日兩國間的經濟實體

受到的直接影響的情況似乎並不明顯。

 

只是人們註意到,

曾經有過的中國游客“爆買”日本的盛況已經不在

 

這里確有人民幣兌日元貶值的原因。

 

但其實這一情況在“公投”之前就已初露端倪,

這也許與購買流通渠道的變更,

亦或與訪日游客消費意識日趨理性有關。

 

然而無論如何,在英國地位未定之前,

要想欲知“脫歐”後的中日經濟關系發展的未來,

恐怕還需更長一段時間的觀察與等待。

==============================================

BRexit vs. JPexit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擴大]

 

 

 

[ 相關 ]

  英國脫歐公投對日本有何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 ]

==========================================

全球化的結果 >> 全球中國化

———————————————————————————- 

  全球化 >> 全球中國化

—————————————–

一窮二白的中國 >> 底氣十足中國投資者

 

吃中國飯的西方企業

—————————-

資本全球化

————————————————–

[ BRexit ! ]

 

英國人決心退出歐盟, 重挫整合及全球化,

反映

人民受整合與全球化之害,無奈的強力反彈。

============================================

全球化也激起了人們對

身份認同、民族性和經濟安全受到侵蝕的擔憂

——在英國公投運動期間,這一擔憂變得極其明顯。

 

英國選民

拋棄了跟隨自己43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這被廣泛視為代表了

英國對脫離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

和“奪回控制權”的渴望。

 

英國退歐,

既反映出人們希望 英國向不受控制的移民關閉大門

又體現出英國對擁抱更廣闊世界的渴望。

 

[ 相關 ]

  退歐後的英國會擁抱世界嗎?[英國《金融時報》]

===================================================

[ 全球化獲利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西方大企業 ]

 

英國人民公投決心退出歐盟,

對流行一時的「整合」及全球化是一次重挫,

它反映一般人民受整合與全球化之害,

百般無奈的強力反彈。

 

英國與歐盟離異,

象徵國族主義及主權意識的再覺醒。

 

整合的結果與全球化過程,人民並不覺得因而獲益,

反而讓國家主權受約束,

人民不能依自己國家的需要制定法律與政策,

解決自己的問題。

歐洲民主、法治、獨立國家

以對等地位整合的超級國家模式,

都已出現離異的大逆轉。

 

全球化」也流行一時,

獲利最大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和西方大企業

一般人民因中國勞工廉價競爭,

慘受失業之害,又無力改變政策維護自己權益,

在經濟及政治上都有被剝奪感。

 

[ 相關 ]     區域整合與全球化失速![ 王景弘 ]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體制」嗎?

 

日本的「戰後體制」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續,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現狀。

 

[ 相關 ] 

「戰後」何時結束?——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 [古市憲壽]

======================================================

首相直屬機構–考證日清戰爭後的歷史

 

現行憲法的制定過程

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的佔領政策

進行考證。

 

    [ 相關 ] 

    日本自民党擬成立首相直屬機構考證日清戰爭後的歷史[共同社]

    ================================================

    [  2011海嘯核災 中國威脅 >> 日本人民奮起 ]

    日本突然的轉變確實有兩個強力的催化因素

    2011年海嘯中國

    >>

    幾十年來, 人們第一次真正發出這樣的疑問:

    日本工業是否會出現整體外逃

     

    第二因素就是中國。

     

    如果日本故意選這樣一位領導的,中國可能就是一個誘因。

     

    安全的擔憂經濟上無力感的聯系由來已久, 並且非常深刻。

     

     [ 相關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  英國《金融時報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