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日本史無前例的關注台灣地方大選

2018.11.24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018-election-report-japan-view-taiwan

李雪莉

野島剛曾任《朝日新聞》駐台記者,

長期觀察東亞的政治歷史發展,

在台灣採訪過各大黨領導人,

2017年出版《台灣十年大變局》(日本版書名為《台灣是什麼》)。

這次九合一大選,野島剛也來台觀選,

《報導者》特別訪談了這位日本知台記者,

由他的視角觀察此次選舉對台灣及日本的影響。

以下訪談以第一人稱方式表述。

野島剛。(攝影/余志偉)

野島剛。

(攝影/余志偉)

 

3個原因,讓日本史無前例關注台灣地方大選

=================================

這次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大批日本記者都進來關心。

我之前外派台灣時,

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縣市長選舉與地方選舉都不太關心,

頂多是報紙上出現一小塊新聞。

但過去3週,日本的大媒體都有報導,從來沒有像這次,

台灣地方選舉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主要原因有幾個,一是日本人對蔡英文有期待,蔡英文當選後,

光是日本就已出版了4、5本她的傳記,

日本民間向來對台灣政治沒太大興趣的,她大概是李登輝以來,

最有知名度的,也對她的女性形象很喜歡。

但在短短兩年半,蔡英文的聲勢受到重挫,大家很意外,

拉高了新聞價值,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

大部分的日本人對民進黨有好感,

我們很關心台灣能否能與中國保持距離。

畢竟對台日而言,強大的中國可說是共同的威脅。

 

民粹主義的共同潮流

第三點,我們看見民粹主義在台灣出現。

民粹主義出現於日本,大概是在2011年底,

上一任大阪市選出市長橋下徹(2011年底當選)最明顯。

橋下徹原本是電視名嘴,自組日本維新黨,

他出來批評日本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大政黨,

這種訴諸超越既有黨派的方式,特別吸引人,

就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一樣。

此外,前年選出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她本來屬於自民黨的非主流,

後來退出自民黨,自組希望之黨並擔任黨魁,成功地走第三路線。

東京與大阪類似於台北與高雄。

日本人現在看台北和高雄的情況,有種在看自己的感覺,

台灣的改變只不過是這幾年間的事。

所以,可以這麼大膽預測,從柯文哲到韓國瑜,以及未來兩年,

台灣都會由民粹主義者壟斷話語權。

 

只能說,這股潮流也終於吹到了台灣。

我們以為在政黨政治裡,能盼到新生代的出現,順利地世代交替。

日本也曾經很期待,但結果沒有出現。

這像是世界潮流,領導人的老年化,老年化的領導人,為什麼?

因為能出來的年輕政治領袖經常是政二代或政三代,

他們很難受到社會的信任,也許他們有專業或能幹,

但在不滿的社會情緒下、對腐敗和權貴的想像下,

民眾反而會喜歡那些看來很強的、草根的、有暴力性的、

看起來很果斷的、沒有距離的政治人物。

老年化的政治領導人還存在的原因是,他們知道怎麼討好民眾,

因為從年輕到老都參與政治,他們知道怎麼「騙取」民眾的喜愛。

 

至於柯文哲或韓國瑜,選民先是覺得他們很有意思,

「很有意思」在選舉過程這很重要,他的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個動作,

吸引民眾的關注,能夠決定投票的傾向。

未來,政治經歷夠久的資深領袖(像是小池百合子),

或天然表演天才的(像是橋下徹),就容易在民粹主義下勝出。

 

「負之組」對權力者的抗議

目前各國都出現全球化下的失敗者,

他們有很強烈不滿的情緒(日本稱之為「敗者」或「負之組」)。

 

在這情況下,民眾對政治人物的判斷標準是「誰最能同理人民的苦」。

 

過去那些看似有專業、有政治經歷的人,

反而容易被選民看做「腐敗的當權者」。

 

在日本,不只兩黨政治人物被罵,傳統媒體像《朝日新聞》

或NHK也都被讀者罵到死,大家都視之為腐敗的權力者。

 

像林佳龍、陳其邁、蔡英文的包袱是他們太專業了,他們其實很認真,

但他們看起來太精英、太有距離,讓人感受不到同理,

以至於選民太無感了;這時,民粹主義候選人搶著機會大肆批評,

就能在這一兩個月的期間內,讓選民看起來很爽。

 

民粹主義者的策略其實不必得到過半者的支持,當投票率60%的時候,

只要掌握3成的鐵粉就能當選,這是很聰明的策略。

支持韓國瑜與柯文哲的人,很多是新生代。

他們有的是天然獨,新生代沒有看過台灣民主的歷史,

不大了解兩岸關係,但只要他們找不到工作、工作不順利、

薪資沒有起色,這些人聽到「就業機會」和「兩黨不好」是最有效的。

 

另一個這次民進黨苦戰的關鍵,是蔡政府這兩年半表現得很有問題

 

她忘記台灣總統的角色是什麼

台灣在國際社會裡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總統有義務定期向外發聲,說台灣的故事,

她不是單純的執政者,她是台灣的發言人、形象大使。

 

可是她好像誤會台灣總統的角色,想專注政策,比較沒有出來表現自己

 

台灣在國際上有這麼大的困難,台灣人口這麼少,但國際上仍關心台灣。

 

台灣一直來都是有個性的總統,靠外國的聲音來支持。

 

但這兩年,像她接受日本媒體的採訪只有一次,

國內外媒體的專訪也不多。

 

在歷任的總統裡面,這幾乎是很少見。蔡英文的個性可能是太追求完美,

她一直追求完美,以致於她很小心。

 

我相信目前台灣對她的不信任,不是討厭蔡英文,而是看不到她,

不知如何喜歡她,忘記了為何我們曾經喜歡她,慢慢地,

這對她的形象不好。

 

這不是不能挽回,但要把這次地方選舉的苦戰當作一番教訓,

她一定要反思、檢討自己。

這次九合一選舉後,再1年3個月就是總統選舉。台灣選舉發動地很早,

等於明年3月、4月就開始啟動,很多人是說這是蔡英文的期中考,

但我覺得這是她的期末考。

時間的壓力下,她要斷掉這個惡性循環,需要勇敢一點。

 

不要讓太陽花世代失去信心

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在於

台灣的民主自由、台灣不是中國、台灣不想被中國統一等社會共識,

我想未來這是不會改變的。

 

台灣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中國無法插手,如果台灣可以堅持這一點,

我不會那麼擔心,看到金馬獎上大家對於台灣是民主國家的信念,

這部份沒有什麼改變。

這些年讓日本人很感動的是,

太陽花世代這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對政治的參與和關注。

 

日本年輕人已失去對政治的興趣,很冷漠。

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未來的地方或中央領導,

草率地以經濟發展為理由,接受九二共識、接受習近平的說法,

然後說服選民這樣可以增加觀光客、增加收入,

這會使太陽花世代年輕人對政治失去信心,這是最恐怖的事。

 

如果這群年輕人變成對政治不關心的現實主義者,對台灣是很大的可惜。

這會很讓人難過。

=================================================

=================================================

[                   ]

 

 

 

=================================================

東京歌舞伎町,竟是台灣人之城

2018-04-23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9497

野島剛

精華簡文

【野島剛專欄】東京歌舞伎町

誰想得到,「日本第一紅燈區」的成立與發展,

背後竟有三位舉足輕重的台灣人?

不只如此,

整個日本戰後史,台灣人也默默扮演重大角色。

 

【野島剛專欄】

東京歌舞伎町 竟是台灣人之城

========================

台灣的林森北路,是專門服務日本人的煙花巷。

 

日本企業員工都把林森北路稱之為「五木大學」,

因為「林」、「森」總共五個「木」。

 

他們有時開玩笑說,不懂中文的日本人,

在林森北路的酒吧裡,

跟著小姐從頭學起,回到日本後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就是「五木大學畢業」。

 

在日本,與林森北路相近的就是歌舞伎町了吧。

但歌舞伎町比林森北路大得多,應該說林森北路加上艋舺,

這樣比較好理解。

 

當然,台灣的各位都是日本通,

也許我就不用細細說明歌舞伎町的一切了。

歌舞伎町不像林森北路,有「五木大學」這麼活潑的暱稱,

人們多半稱之為「日本第一紅燈區」或是「不夜城」。

 

但對我來說,歌舞伎町是「台灣人之城」。

因為歌舞伎町的成立與發展,台灣人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是我去霧峰時的事。

雖然是為了看霧峰林家花園的小旅行,

我順道去了附近的「以文圖書館」。

以文,就是以「林以文」為名。

 

眾所周知,他是代表日本的台灣華僑,

而這座圖書館是以霧峰望族林以文的捐獻而蓋成的。

 

林以文的父親遠渡日本,二戰後成為十分成功的生意人。

這座圖書館裡,林以文的史料不是特別多,

但卻是台灣唯一看得見林以文生涯足跡的地方。

 

表面上,林以文是成功的在日華僑,

但其實他也是「創造歌舞伎町的男人」。

不管在日本還是台灣,都很少人知道這個台灣人對日本的貢獻。

 

正好,挖掘這段歷史的書,最近在日本出版了。

稻葉佳子和青池憲司合著的《台灣人的歌舞伎町》這本書,

就是採訪了還在世的台灣華僑們所撰寫而成。

歌舞伎町的三大華僑

我買了這本書之後,因為很忙就放了半年,最近才拿起來讀,

結果看得津津有味,停不下來。歌舞伎町裡,

有名的商業大樓全部都是台灣企業家蓋的。

 

從日本人流最集中的新宿站東口出去,5分鐘就到了歌舞伎町。

因為要蓋劇場「歌舞伎座」,才有了歌舞伎町的名字。

同樣地,歌舞伎座以鄰近的「花街大道」為暱稱,

那附近也成了台灣人的聚落。

 

從廉價旅店、茶店、柏青哥店等開始,事業不斷擴張。

 

這本書也提到,最有名的就是「歌舞伎町的三大華僑」,

林以文就是其中之一。

戰後,新宿東口的劇場「紅磨坊」,就是靠著林以文復甦的。

 

台灣人之所以買下歌舞伎町的土地、向其他台灣人發聲,

創造台灣人的群聚,林以文的功勞最大。

 

位在歌舞伎町中心的Koma劇場,

附近好幾棟大樓都是藉由林以文的手蓋出來的。

1960年的東京都新宿區歌舞伎町,

左側是林以文創建的新宿劇場、右側是Koma劇場。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那之後,

林以文長期擔任東京華僑總會會長及日本中華聯合總會會長,

從政界到財經界都是他的交流範圍。

 

他的友人、前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形容,

林以文是身高超過180公分的大塊頭,好像什麼都撼動不了他,

「有海一般的包容力,及山一般的重量。」

 

另外兩位,就是林再旺李合珠

林再旺在歌舞伎町裡蓋了「風林會館」,裡面有無數風月場所,

也曾發生黑道槍擊事件,是歌舞伎町的地標。

 

他和林以文,以及經營中華料理餐廳「東京大飯店」、

時任立法委員的李合珠一起,統稱為「歌舞伎町的三大華僑」。

 

日本台人為何低調?

 

但是,日本社會幾乎沒什麼人知道,他們這麼活躍。

要找到這方面的紀錄很辛苦,公開資料也很少。

 

這和台灣人在日本向來「低調」的行為模式有關。

二戰前,台灣出身就是「二等國民」,

戰後則是「外國人」,立場很微妙。

 

此外,戰後旅居日本的台灣人

政治立場又分為親國民黨親共產黨獨立派

三個分支。

彼此之間之所以能保有微妙的平衡,

靠的就是盡力保持低調吧。

當然,會開設風俗店,

也是因為不能和黑道、右翼勢力等

日本的地下社會毫無往來。

衡量一切因素後,在歌舞伎町的台灣人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

對於寫書出版自己的故事消極以對,也是合理的行為。

 

1990年代開始,就有大量中國人流入歌舞伎町。

 

以描寫中國黑道抗爭而出名的人氣作家馳星周

其作品《不夜城》就非常暢銷,

讓許多人把歌舞伎町跟中國人一條街畫上等號,

台灣人的存在漸漸被遺忘。

 

但是,現在歌舞伎町的台灣人至少2000位,

許多大樓都握在台灣華僑的手裡。

 

因此,《台灣人的歌舞伎町》這本書出版後,

可以為台灣人在日本的活躍歷史留下紀錄,意義重大。

其實,不只歌舞伎町,日本的戰後發展,台灣人扮演重大角色。

除了歌舞伎町,

演藝圈也有翁倩玉鄧麗君歐陽菲菲

都是大眾娛樂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華料理的普及,台灣華僑的貢獻也不小。

創立東京四川料理餐廳「四川飯店」的陳建民,雖然是中國大陸出身,

戰後在台北和高雄擔任過廚師,也有中華民國籍,

為四川料理在日本的普及盡了許多心力。

 

日本人喜歡的大阪551蓬萊肉包

就是嘉義出身的台灣人羅邦強在戰後推出,

很快就成了大阪的熱賣商品。

 

台灣人與戰後的日本」這個主題,就是日本「另一個戰後史」,

描寫戰後日本高度成長的內幕。

 

參與其中的人一一離世,

希望包括我在內的日本作者和學者能持續向下挖掘,

找出日本各個領域中,台灣人活躍的歷史

==============================================

==============================================

[    日本戰後史,台灣人默默扮演重大角色                      ]

 

二戰前,台灣出身就是「二等國民」,

戰後則是「外國人」,立場很微妙。

戰後旅居日本的台灣人 政治立場

又分為親國民黨親共產黨獨立派 三個分支。

彼此之間之所以能保有微妙的平衡,

靠的就是盡力保持低調吧。

 

台灣人與戰後的日本」是日本「另一個戰後史」,

描寫戰後日本高度成長的內幕。

 

參與其中的人一一離世,

希望包括我在內的日本作者和學者能持續向下挖掘,

找出日本各個領域中,台灣人活躍的歷史

 

[ 相關 ]  東京歌舞伎町,竟是台灣人之城 [ 野島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