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日本史無前例的關注台灣地方大選

2018.11.24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018-election-report-japan-view-taiwan

李雪莉

野島剛曾任《朝日新聞》駐台記者,

長期觀察東亞的政治歷史發展,

在台灣採訪過各大黨領導人,

2017年出版《台灣十年大變局》(日本版書名為《台灣是什麼》)。

這次九合一大選,野島剛也來台觀選,

《報導者》特別訪談了這位日本知台記者,

由他的視角觀察此次選舉對台灣及日本的影響。

以下訪談以第一人稱方式表述。

野島剛。(攝影/余志偉)

野島剛。

(攝影/余志偉)

 

3個原因,讓日本史無前例關注台灣地方大選

=================================

這次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大批日本記者都進來關心。

我之前外派台灣時,

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縣市長選舉與地方選舉都不太關心,

頂多是報紙上出現一小塊新聞。

但過去3週,日本的大媒體都有報導,從來沒有像這次,

台灣地方選舉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主要原因有幾個,一是日本人對蔡英文有期待,蔡英文當選後,

光是日本就已出版了4、5本她的傳記,

日本民間向來對台灣政治沒太大興趣的,她大概是李登輝以來,

最有知名度的,也對她的女性形象很喜歡。

但在短短兩年半,蔡英文的聲勢受到重挫,大家很意外,

拉高了新聞價值,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

大部分的日本人對民進黨有好感,

我們很關心台灣能否能與中國保持距離。

畢竟對台日而言,強大的中國可說是共同的威脅。

 

民粹主義的共同潮流

第三點,我們看見民粹主義在台灣出現。

民粹主義出現於日本,大概是在2011年底,

上一任大阪市選出市長橋下徹(2011年底當選)最明顯。

橋下徹原本是電視名嘴,自組日本維新黨,

他出來批評日本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大政黨,

這種訴諸超越既有黨派的方式,特別吸引人,

就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一樣。

此外,前年選出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她本來屬於自民黨的非主流,

後來退出自民黨,自組希望之黨並擔任黨魁,成功地走第三路線。

東京與大阪類似於台北與高雄。

日本人現在看台北和高雄的情況,有種在看自己的感覺,

台灣的改變只不過是這幾年間的事。

所以,可以這麼大膽預測,從柯文哲到韓國瑜,以及未來兩年,

台灣都會由民粹主義者壟斷話語權。

 

只能說,這股潮流也終於吹到了台灣。

我們以為在政黨政治裡,能盼到新生代的出現,順利地世代交替。

日本也曾經很期待,但結果沒有出現。

這像是世界潮流,領導人的老年化,老年化的領導人,為什麼?

因為能出來的年輕政治領袖經常是政二代或政三代,

他們很難受到社會的信任,也許他們有專業或能幹,

但在不滿的社會情緒下、對腐敗和權貴的想像下,

民眾反而會喜歡那些看來很強的、草根的、有暴力性的、

看起來很果斷的、沒有距離的政治人物。

老年化的政治領導人還存在的原因是,他們知道怎麼討好民眾,

因為從年輕到老都參與政治,他們知道怎麼「騙取」民眾的喜愛。

 

至於柯文哲或韓國瑜,選民先是覺得他們很有意思,

「很有意思」在選舉過程這很重要,他的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個動作,

吸引民眾的關注,能夠決定投票的傾向。

未來,政治經歷夠久的資深領袖(像是小池百合子),

或天然表演天才的(像是橋下徹),就容易在民粹主義下勝出。

 

「負之組」對權力者的抗議

目前各國都出現全球化下的失敗者,

他們有很強烈不滿的情緒(日本稱之為「敗者」或「負之組」)。

 

在這情況下,民眾對政治人物的判斷標準是「誰最能同理人民的苦」。

 

過去那些看似有專業、有政治經歷的人,

反而容易被選民看做「腐敗的當權者」。

 

在日本,不只兩黨政治人物被罵,傳統媒體像《朝日新聞》

或NHK也都被讀者罵到死,大家都視之為腐敗的權力者。

 

像林佳龍、陳其邁、蔡英文的包袱是他們太專業了,他們其實很認真,

但他們看起來太精英、太有距離,讓人感受不到同理,

以至於選民太無感了;這時,民粹主義候選人搶著機會大肆批評,

就能在這一兩個月的期間內,讓選民看起來很爽。

 

民粹主義者的策略其實不必得到過半者的支持,當投票率60%的時候,

只要掌握3成的鐵粉就能當選,這是很聰明的策略。

支持韓國瑜與柯文哲的人,很多是新生代。

他們有的是天然獨,新生代沒有看過台灣民主的歷史,

不大了解兩岸關係,但只要他們找不到工作、工作不順利、

薪資沒有起色,這些人聽到「就業機會」和「兩黨不好」是最有效的。

 

另一個這次民進黨苦戰的關鍵,是蔡政府這兩年半表現得很有問題

 

她忘記台灣總統的角色是什麼

台灣在國際社會裡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總統有義務定期向外發聲,說台灣的故事,

她不是單純的執政者,她是台灣的發言人、形象大使。

 

可是她好像誤會台灣總統的角色,想專注政策,比較沒有出來表現自己

 

台灣在國際上有這麼大的困難,台灣人口這麼少,但國際上仍關心台灣。

 

台灣一直來都是有個性的總統,靠外國的聲音來支持。

 

但這兩年,像她接受日本媒體的採訪只有一次,

國內外媒體的專訪也不多。

 

在歷任的總統裡面,這幾乎是很少見。蔡英文的個性可能是太追求完美,

她一直追求完美,以致於她很小心。

 

我相信目前台灣對她的不信任,不是討厭蔡英文,而是看不到她,

不知如何喜歡她,忘記了為何我們曾經喜歡她,慢慢地,

這對她的形象不好。

 

這不是不能挽回,但要把這次地方選舉的苦戰當作一番教訓,

她一定要反思、檢討自己。

這次九合一選舉後,再1年3個月就是總統選舉。台灣選舉發動地很早,

等於明年3月、4月就開始啟動,很多人是說這是蔡英文的期中考,

但我覺得這是她的期末考。

時間的壓力下,她要斷掉這個惡性循環,需要勇敢一點。

 

不要讓太陽花世代失去信心

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在於

台灣的民主自由、台灣不是中國、台灣不想被中國統一等社會共識,

我想未來這是不會改變的。

 

台灣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中國無法插手,如果台灣可以堅持這一點,

我不會那麼擔心,看到金馬獎上大家對於台灣是民主國家的信念,

這部份沒有什麼改變。

這些年讓日本人很感動的是,

太陽花世代這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對政治的參與和關注。

 

日本年輕人已失去對政治的興趣,很冷漠。

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未來的地方或中央領導,

草率地以經濟發展為理由,接受九二共識、接受習近平的說法,

然後說服選民這樣可以增加觀光客、增加收入,

這會使太陽花世代年輕人對政治失去信心,這是最恐怖的事。

 

如果這群年輕人變成對政治不關心的現實主義者,對台灣是很大的可惜。

這會很讓人難過。

=================================================

=================================================

[                   ]

 

 

 

=================================================

臺灣人的貼心源自「歃血為盟」?

2018.05.08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531/

酒井充子

標題圖片攝影:酒井充子

 

臺灣人的貼心源自「歃血為盟」?

=========================

如果要問我臺灣哪裡迷人,我會豪不猶豫地回答:「人」。

 

去過臺灣的人大概有相當高的比率會贊同我的意見。

 

我想不出有任何東西,能和臺灣人民的貼心與古道熱腸媲美。

 

不過當然,我也遇過不在此限的人。

臺灣人的貼心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多少人恐怕就有幾種答案,

在此我想提出一個我想到的理由之一。

 

就是結拜兄弟(日文「義兄弟」)。

這不是指日本法律上所謂的「姻親兄弟」,

也不是黑道世界的用語, 存在於一般臺灣民眾生活中。

 

人生中第一次直接從他人口中聽到「結拜兄弟」這句話,

是在2007年找蕭錦文先生(92歲)採訪時的事。

 

義兄弟是日文的說法,實際上的說法是「兄弟會」,

簡單說,就是一群夥伴誓約要互相幫助扶持。

 

據蕭先生所言,

二次大戰後他跟13位年紀差不多的同鄉結義為拜把兄弟。

 

當時正處於戒嚴令之下,民眾集會遭到禁止,

於是大家小心提防四周,

悄悄前往蕭先生座落在臺北市內集合住宅一隅的家中聚會。

 

席間,大家劃傷自己的手指,再將流下的血滴一飲而下。

這段彷彿日本黑道電影的故事,讓我對「結拜兄弟」一詞

留下難忘的印象。

據悉,這份結拜兄弟關係不涉及金錢往來,只是精神層面上的支持。

 

蕭先生在那之後自行創業,辦了間製造結繩的公司,

當時就是他的結拜兄弟出面替他作保。

 

蕭先生的弟弟在白色恐怖中身亡,

他遂把比自己年輕的結拜兄弟當親弟弟看待,疼愛有加。

 
透過同輩臺灣人,得知並體驗結拜兄弟的實況

睽違多時後,我在2015年夏天又聽見了「結拜兄弟」一詞。

 

當時我前往臺東縣成功鎮替電影《臺灣萬歲》收集資料,

並在當地遇見了陳韋辰先生,「結拜兄弟」就是從他口中說出的。

 

陳先生和我同齡,都出生於1969年,他說包含自己在內,

他們這夥結拜兄弟共有九人。

我聽了相當驚訝,因為我一直以為

「結拜兄弟」是 屬於蕭先生那個世代的產物。

 

後來我跟他取得聯繫,希望能好好向他請教結拜兄弟這回事,

他卻大笑說:「這很稀鬆平常,不值得寫啦。」

 

陳先生娶日本人為妻,他以販售臺東野生龍蝦與養殖海葡萄為業,

人生職志是要成為連結臺灣與日本的橋樑。

 

這樣的他從電影開拍前到完工後全程傾囊相助,

而他的拜把兄弟們也或明或暗地對我們伸出援手,

說陳先生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

陳韋辰先生(右邊數來第3位)與他的結拜兄弟,

2018年

(提供:陳韋辰)

 

除了其中一位成員外,他們都是國小、國中的同學。

 

9人不算少,按理說來有幾個人跑去臺北或附近發展工作也並不奇怪,

然而這群結拜兄弟卻全都在家鄉扎根過生活,

當警察、消防人員或在銀行、農會工作,經營鐵工廠等等。

 

結拜兄弟的契機發生在1995年夏天,有一位同學在海上遇難過世了,

以前他們也常聚餐喝酒,但意外發生後則決心團結

「不論好事或壞事,都要互相幫助」。

 

我以為他們也會歃血為盟,

但結果只是大家一起去當地土地公廟拜拜,

彼此立誓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全心義氣相助,

並在婚喪喜慶或遭逢難處時,發揮互助精神,敦睦友誼」。

記載「結拜兄弟」之約的備忘錄

(提供:陳韋辰)

同輩人的臺日童年經驗交流

採訪在日本統治時期渡過青春歲月的臺灣老人家,讓我更認識臺灣。

 

像是跟人生路上的前輩求教請益,他們的經驗總令我獲益匪淺。

 

隨著採訪範圍更加擴大,我也結識了年齡相仿的臺灣人,

並得以共享他們的觀點。

 

打個比方,如果談到1970年代,

對老人家來說那是段在戒嚴令底下的黑暗年代,

但在跟我年齡相仿的臺灣人眼裡,

這段歲月中則有著孩提時光的快樂回憶。

 

和年歲相仿的陳先生聊起兒時記趣,總讓我覺得相當有意思。

 

1970年代裡,日本與臺灣經濟狀況大為不同,

日本歷經高度經濟成長,

全民普遍自認為中產階級(一億總中流意識),

而當時的臺灣則在退出聯合國後受國際社會孤立,

經濟也正值奮鬥向上的階段。

 

陳先生幼時生活的臺灣社會,並不是每個人都過著富庶的生活。

陳先生(右)小學六年級時與好友的合照

(提供:陳韋辰)

 

從工地要來裝水泥的袋子做手套,再用竹子當球棒打棒球,

輸球的一方要請吃「凍凍果」

(砂糖熬煮綠豆再加以冷凍而成,看起來有點像日本駄菓子的杏桃醬)。

「凍凍果」那時一個一塊錢,打棒球用的橡膠球一個三塊錢。

大家都沒有零用錢,就去工地幫忙扛磚頭,大磚頭五個換一塊錢。

 

附近農田種的蕃薯、甘蔗、芒果成為他們的零嘴。

 

聽說漁港有入水典禮就呼朋引伴,

因為入水典禮會跟上樑儀式一樣廣發小錢跟糖果,

讓他們迫不及待地爭搶。

 

我覺得我好像在聽上個年代的故事。

即便如此,當年的我們卻喜歡看同一齣卡通,

「科學忍者隊 GATCHAMAN」=「科學小飛俠」。

小飛俠一詞指「彼得潘」,我雖然覺得好像怪怪的,

但日文也自詡是「忍者隊」,或許就別深究了吧。

 

至於最喜歡的角色,是「大鷲健」=「鐵雄」。

聽到此處我大吃一驚!

疑惑地想著為什麼是「鐵雄」?

 

後來,就這樣抱著未解的疑惑,我們兩個快要五十的成年人,

雙雙以各自的語言,

透過Skype用日文與中文合唱「科學忍者隊 GATCHAMAN」的主題曲。

 

對了,陳先生還唱了當時每個小孩都琅琅上口的「凍凍果」廣告歌

給我聽:「♪好吃呀!好吃呀!凍凍果~」

這首歌充滿懷舊之情,

就像「♪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蝦味先~」之於我這個世代的日本人那樣。

時間就在我們的往事追憶裡一下子流逝。

 
各種民間互助會的普遍存在

陳先生形容結拜兄弟對他而言

是種「無法以言語說明的特殊友誼」,

「不只是一般朋友,也不是真的親兄弟」。

 

去年,有位兄弟的家因為火災被燒掉了一部份,

於是另外8位兄弟便紛紛攜家帶眷地趕來幫忙掃地或整理。

 

他說:「這些兄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能在患難時彼此互助。」

除了火災這類意外事故外,父母過世是最辛苦的時候。

 

臺灣習俗上守夜期間長達兩到三週,

這段時間裡一定要有人隨侍於棺木旁,直至出殯為止。

 

當此之際,拜把兄弟便相當可靠。

 

他們互相輪班來幫助喪家減輕負擔,

不論是在肉體層面還是精神層面,

有這群兄弟在身邊無疑令人如釋重負。

 

據悉在臺灣,除了「兄弟會」(結拜兄弟)之外,

還有女性同胞組成的「姊妹會」,

以及由孩童家長共組的「父母會」等各項組織,

也有人會同時跨足好幾個「會」。

 

換言之,一種互助合作的防護網路細密扎根於生活之中。

 

我想我們外國人領受的也是這份臺灣人之間互助精神的庇蔭

並把它視為臺灣人的貼心與古道熱腸。

 

我試著把我的想法告訴陳先生,結果他卻給了我令人意外的回應。

 

他說:

「(結拜兄弟)是這個冷漠社會裡的溫情。

或許正因為臺灣社會充斥著個人主義,

所以才格外需要這份發自內心互相幫助的精神吧。」

想來還真是諷刺。

 

這份無以倫比的溫暖人情,

原來是為了在冷漠社會裡作保身之用嗎?

 

對臺灣認識愈多,不了解的事情也愈多,

而現在讓我不解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即便如此,不論是了解還是不了解,臺灣人民的貼心依然不變。

陳先生舉辦婚宴時,結拜兄弟全繫上同樣的藍色領帶,

全力協助進行,2003年

(提供:陳韋辰)

=================================================

=================================================

[                                     ]

 

 

 

==================================================

 

 

==================================================

[  1952年台灣從日本法理獨立  ]

1952年4月28日生效的舊金山和約

決定台灣從日本法理獨立所以1952年才是台灣元年

那麼二○一一年就是台灣六十年。

剛好一甲子。恭喜!

 

[ 相關 ] 慶祝台灣獨立一甲子[多田惠,日本人]

===============================================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今天在一場中文作家的新書發布座談會上說,

日中關係目前的不正常局面是由日方引起

 

[ 相關日前相鳩山:日中緊張起於日方

==============================================

[ 日本的教育體系主流媒體戰後台灣向來是被完全抹滅了 ]

 

為了配合 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 以及與中國間的媒體協定,

日本的教育體系主流媒體上,

戰後的台灣向來是被完全抹滅了。

 

[ 相關 ] 從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看台日社運交流問題[許仁碩]

==============================================

[ 日本的教育體系主流媒體戰後台灣向來是被完全抹滅了 ]

 

318後台灣新公民政治路線穩定成形,

定調於進步路線的公民政治,

提出「中國因素」與台灣內部黨國政治資本的結盟

作為今日台灣社會民主與進步價值發展面臨最大的敵人。

 

因此台灣的公民力量近來積極尋求與香港、

中國公民社會、乃至圖博的行動者們建立對話與連帶。

 

然而在東亞地緣政治上 對台灣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日本

台灣的新世代行動者們 卻仍然苦惱於不知如何開啟對話。

 

這其實是一個困擾台灣進步行動者已久的問題,

長久以來,

台灣的進步行動者面對「如何在日本選擇朋友」時,

總是困擾於

日本社會在保守/右翼進步/左翼對抗的脈絡中

關於「台灣關係」的想像。

 

對於前者而言, 親日的台灣戰前日本帝國成功的象徵

又是戰後美日安保架構下堅實的盟友

而後者剛好相反,

認為台灣是美日安保架構下的保守反動政權

一方面又對「紅色中國」傾斜、「聯中抗美」路線的信仰中,

在對台灣歷史與民主化脈絡極少認知的情況下

欣然接受中國「統一台灣,解決一切問題」的邏輯;

更多不左不右派的廣大國民,

在主流媒體極少讓台灣曝光的情形下,

幾乎忽略了這個近在咫尺的鄰居。

 

[ 相關 ]
 台日公民社會為何無法建立對話、合作與連帶?[ 張智程]

==============================================

[ 二戰後新移居台灣的日本人,      野崎 孝男        ]

  自己在臺灣經營9間餐飲店,受到消費者肯定,

被認為是CP值很高的名店。

這一點有很大部分要歸功於規模經濟帶來的優勢。

剛創立第一間店面時,由於還無法獲得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我那時把給自己的薪水全數投入食材成本,

以此來換取高CP值。

 

有能力提供品質好且符合價位的商品或服務,

就無需走上低價格路線,而能對商品有信心,

靠自己的經營能力,創造出高的CP值,才是重點所在。

 

 [ 相關 ]

日本拉麵店社長的真心話—臺灣人要甩掉CP值神話![Nippon]

—————————————————————————

日本人啊,請抬頭挺胸!  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

==========================================

[                            ]

 

台灣電影《KANO》講述了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的棒球故事,

試圖以新視角重整殖民記憶、尋回本土意識

在港台本土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的2014年上映,

電影與現實似產生出微妙的情感聯繫。

 

電影《KANO》是台灣導演魏德聖的第三個熒幕故事,

講述的是 1931年嘉義農林學校野球隊(嘉農)

在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帶領下闖入日本甲子園決賽,

創下甲子園高校野球歷史上

首次有大和民族以外的球員出場紀錄

影片今年二三月分別在台灣和香港上映,

引起關於殖民歷史的熱烈討論。

 

因內容涉及日本在台統治的敏感話題

未計劃在大陸公映。

 

[ 相關 ] 「這是我們被殖民者的胸襟」[ 紐約時報 ]

============================================

[ 中華民國臺灣化+臺灣中華民國化= 雙重鑲嵌 ? ]

 

若林正丈的大作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 相關 ] 

「雙重鑲嵌」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蘇子翔  ]

================================================

[ 相關 ] 甲子園綻放異彩的台灣小將 蔡鉦宇[ 朝日新聞 ]

[ 相關 ] 《KANO》 一個臺灣隊獲甲子園亞軍的故事[馬場克樹]

[ 相關 ]《KANO》 教台灣人的事[日經中文網]

[ 相關 ] 《KANO》導演馬志翔 甲子園熱血觀戰記[ 朝日新聞]

[ 相關 ] 台灣電影《KANO》熱映 [ 朝日新聞  ]

[ 相關 ]  外省第二代談KANO、自卑、仇日 [  左宜孝 ]

[ 相關 ]  KANO的台灣精神 [ 陸銘澤  ]

[ 相關 ]  逢中必反與逢日必反

[ 相關 ] 率臺灣隊獲棒球亞軍的近藤教練紀念碑揭幕[共同社]

[ 相關 ] 台灣:“日治”還是“日據”?[朝日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