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2017年8月21日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821/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cademic-freedom/zh-hant/

  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本文作者Ian Johnson@iandenisjohnson

張彥(Ian Johnson)是《紐約時報》記者。

 

張彥
 

《中國季刊》的搜索截屏。

《中國季刊》的搜索截屏。

 

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

北京——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出版社之一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屈服於北京的壓力,移除了其在華網站的敏感內容。

 

這些內容刊登在該出版社旗下的學術期刊

《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上。

雜誌主編提姆‧普林格爾(Tim Pringle)

週五在社群媒體上發表的一封信中表示,

劍橋大學出版社已經通知他,中國當局下令對300多篇與

1989年天安門廣場大屠殺、西藏、新疆、香港和文革問題有關的文章

進行審查。

 

信中表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網站如果不照辦,就會被關閉。

 

作為對中國政府的回應,該刊發表聲明,對此表示「深切關注和失望」。

聲明說:

「我們也注意到,這種對學術自由的限制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舉動,

而是對壓縮中國社會公眾參與和討論空間的政策的進一步反映。」

普林格爾博士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在該刊發表文章,損失最大的是他們。

「這不僅是原則上的倒車,而且對中國學者的影響尤其大,」他說,

因為他們無法從中國了解世界學界的動態。

他說:

「在中國走向世界的同時,卻伴隨著對學術自由的限制,這真是可惜。」

劍橋大學出版社在一份聲明中對刪除予以了證實,

稱它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旗下的其他出版物。

它還表示要在下週和當局舉行的會議上提出審查問題。

出版社說:

「我們不會為了讓內容在中國變得可以接受

而改變我們出版活動的性質,我們仍然致力於確保在這個市場上,

讓學界人士、研究人員、學生和教師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內容。」

一些遭到審查的文章可以追溯到該雜誌1960年代成立的時候。

在中國以外的訂閱用戶可以看到它們,但在中國境內無法搜索到它們。

普林格爾博士的信中說,除此之外,

出版社還主動從網站上刪除了1000多本電子書。

在這之前,外國學術出版社基本上都不受這種審查制度的影響。

近年來,

大多數外國新聞機構的網站在中國被屏蔽,

像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這樣的社群媒體,

以及搜索引擎谷歌也被封鎖。

但由於讀者人數少,

訂閱費用高(《中國季刊》訂閱費用超過20美元,

相當於130元人民幣),學術期刊之前沒有受到波及。

中國政府的新舉措似乎和習近平主席2016年2月發布的聲明有關,

即各平台上的所有媒體內容都必須聽共產黨的「指揮」。

「同樣的規則也適用於中國境內可以訪問到的任何外國內容,

無論是不是學術內容,」

柏林羅伯特博世學院(Robert Bosch Academy)研究員、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聯合總監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說。

「鑒於習近平決心在信息空間中控制異見,

外國出版商如果自以為可以逃脫像《中國季刊》面對的那種壓力,

就是在誤導自己。」

 

在該刊主頁上搜索「天安門」,可以得到50個結果,

前兩個涉及「天安門論文」,指的是2001年的一份祕密文件彙編,

被廣泛認為是了解89事件的必要文獻。

 

其他靠前的搜索結果包括在這場學生主導的運動之後,

一份對中國大學的評估,以及鎮壓活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然而,在中國境內進行相同的搜索時,只能看到5個結果,

不是對該廣場的側面提及,就是城市規劃類文章。

 

遭到閹割的不只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網站,

通過JSTOR等第三方數據庫進行搜索的時候也是如此。

 

JSTOR是一個數字圖書館,

全球學者可以用它來對近2000種期刊進行全文搜索,

《中國季刊》也在其中。

截至週五晚上,尚不清楚JSTOR是否徹底遭到中國屏蔽。

審查的消息傳出後,國內外學者表示了震驚。

「審查制度蔓延到學術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展江說。

他表示,對於中國學者來說,

「這意味研究工作受到限制,變得更加困難」。

 

這種封鎖可以通過虛擬專用網路VPN軟體來繞過,

它會使得用戶好像置身於其他地方。外國人和少數中國互聯網用戶

通常會使用VPN來訪問遭到屏蔽的網站。

 

但是,

包括學術界人士在內的廣大中國互聯網用戶無法獲得可靠的VPN,

而且這些VPN需要一些國外的支付方式來購買,比如信用卡。

 

而且,政府最近也聲稱要打擊VPN在中國的使用。

 

例如在上個月,蘋果遵行政府命令,從應用商店中移除了VPN。

這類決定突顯了包含任何敏感內容的服務在中國做生意的困難。

 

因為政府的屏蔽,使其難以吸引中國讀者,導致廣告營收下滑,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等

外國媒體已經壓縮了在中國的商業計劃。

=====================================================

=====================================================[    迫於中國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

 

 

 

 [ 相關 ] 

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紐約時報 ]

===============================================

 

=================================================

[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Mahatma Gandhi

有人問  甘地 ( Mahatma Gandhi )

對於「西方文明」( Western Civilization ) 有何看法,

他回答:

這也許是個好點子(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

 

 

 

=============================================

在中國看不到的民主

2017年08月05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805/37739134/%E5%9C%A8%E4%B8%AD%E5%9C%8B%E7%9C%8B%E4%B8%8D%E5%88%B0%E7%9A%84%E6%B0%91%E4%B8%BB%EF%BC%88%E6%9D%8E%E4%B8%AD%E5%BF%97%EF%BC%89

(李中志)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在中國看不到的民主

===============

 

中國民權人士劉曉波罹癌去世,

讓中共與納粹並列唯二將諾貝爾獎得主監禁致死的政權。

 

不同的是,那時的納粹德國已與西方劍拔弩張,

隨時準備發動戰爭,而中國仍然努力在營造和平崛起的形象。

 

其實現在中國年輕人知道劉曉波的不多了,就算知道,

也未必同情他的遭遇。

 

這真的只是中國控管的技術高超嗎?

 

恐怕也未必。

 

每年有數千萬的中國人在海外來來去去,

包括上百萬的知識份子、留學生,

若每人願意將西方民主的價值帶一滴回中國,

再怎麼先進的控制技術也早就潰堤了。

 

近期的《外交事務》以「存活的心理機制」來形容

這一代中國人如何說服自己,

深信中國政權所維繫的才是最符合正義的社會。

我們可以從一段TED的演講一窺中國當代知識份子的信念。

 

講者李世默美國一流大學的學位

卻鄙視西方的民主,他用漂亮的英語為中國的統治辯護,

讚揚中共是最開放,最與時俱進,

最得民心的專制政黨,通篇演講令人目瞪口呆。

 

逐字稿被譯回中文,各傳媒大肆報導,

演講影片動輒數百萬次的點閱率,

更以中英對照方式出現在中國留學生的網站,研究背誦,

儼然是在國外遇到挑戰時的教戰守則。

 

一位受西方教育的知識份子這樣的表現

是令人沮喪的,但不是例外。

 

中國文化對民主的理解有著先天的盲點。

古希臘「民主」是治理方式的選擇,

而古中國對「民主」的理解與治理無關,

是聖君對人民的體恤。

讀書人苦口婆心規勸君王要以民為主,把民主講成道德上的必需,

似乎更高一級,就算台灣現在的儒者還是以此沾沾自喜,

認為是中國政治思想優於西方的證據。

 

民主內涵遭污名化

中國歷代不乏仁君,但從未發展出一套民主的治理制度

 

一個獨裁者很容易以表現「體恤人民」來得到中國知識份子的支持,

蔣經國、毛澤東都是這種治術的佼佼者。

 

加上集體主義的幽靈揮之不去,

從過去不惜殺幾百萬人為了讓十億人有飯吃,

到現在壓榨弱勢者為了讓國家先富起來,

先不管獨裁者扭曲資訊何其容易,

這些公式已成功讓中共政權取得正當性


 

但近代西方「民主」最重要的內涵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

「民」不是集體名詞,是一個個有面孔的個人。

 

而中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這個內涵卻被完全忽略,

甚至被污名化,鼓勵去除。

 

民主只是一個自古就有空泛的道德概念,

而民主政治仍在看不到的地平線之外,連方向都沒有,

如何追求?

 

這是中國民權人士的尷尬之處,

不是中國政權無法推翻,而是它的人民不願,

或許這才是劉曉波之死最深的悲哀吧。

===============================================

===============================================

[                                   ]

 

 

 

 

 [ 相關 ]    在中國看不到的民主[ 李中志 ]

===============================================

 

 

=================================================

[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Mahatma Gandhi

有人問  甘地 ( Mahatma Gandhi )

對於「西方文明」( Western Civilization ) 有何看法,

他回答:

這也許是個好點子(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

[中國共產黨精心策劃低調擴張對世界及亞洲秩序影響更大]

 

美國國防副部長羅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日前説,

中國和俄羅斯正試圖改變世界秩序

 

但是,有專家警告説,

俄羅斯對西方的直接和公開挑戰相比,

中國精心策劃的低調擴張對世界以及亞洲的秩序影響力才更大

 

中國才是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國家。

 

[ 相關 ] 中國在悄然改變世界秩序?[VOA ]

===============================================

 

===============================================

[                              ]

在美國,中國曾高調地嘗試收購大型新聞媒體公司

——比如黨擁有的南方報業集團

在2010年提出過購入《新聞周刊》(Newsweek)

——但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目前雙雙發行

由得到國家支持的《中國日報》提供的一份付費增刊

名為《中國觀察》(China Watch)。

 

新華則正在時報廣場的一塊巨型廣告牌上傳播自己的訊息,

近年來還有數以億計的中國資金湧向好萊塢。

 

中國還正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紮根。

  [ 相關 ]

  抵制中國模式[ 紐約時報,Mareike Ohlberg,Bertram L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