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2017年8月21日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821/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cademic-freedom/zh-hant/

  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本文作者Ian Johnson@iandenisjohnson

張彥(Ian Johnson)是《紐約時報》記者。

 

張彥
 

《中國季刊》的搜索截屏。

《中國季刊》的搜索截屏。

 

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

北京——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出版社之一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屈服於北京的壓力,移除了其在華網站的敏感內容。

 

這些內容刊登在該出版社旗下的學術期刊

《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上。

雜誌主編提姆‧普林格爾(Tim Pringle)

週五在社群媒體上發表的一封信中表示,

劍橋大學出版社已經通知他,中國當局下令對300多篇與

1989年天安門廣場大屠殺、西藏、新疆、香港和文革問題有關的文章

進行審查。

 

信中表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網站如果不照辦,就會被關閉。

 

作為對中國政府的回應,該刊發表聲明,對此表示「深切關注和失望」。

聲明說:

「我們也注意到,這種對學術自由的限制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舉動,

而是對壓縮中國社會公眾參與和討論空間的政策的進一步反映。」

普林格爾博士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在該刊發表文章,損失最大的是他們。

「這不僅是原則上的倒車,而且對中國學者的影響尤其大,」他說,

因為他們無法從中國了解世界學界的動態。

他說:

「在中國走向世界的同時,卻伴隨著對學術自由的限制,這真是可惜。」

劍橋大學出版社在一份聲明中對刪除予以了證實,

稱它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旗下的其他出版物。

它還表示要在下週和當局舉行的會議上提出審查問題。

出版社說:

「我們不會為了讓內容在中國變得可以接受

而改變我們出版活動的性質,我們仍然致力於確保在這個市場上,

讓學界人士、研究人員、學生和教師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內容。」

一些遭到審查的文章可以追溯到該雜誌1960年代成立的時候。

在中國以外的訂閱用戶可以看到它們,但在中國境內無法搜索到它們。

普林格爾博士的信中說,除此之外,

出版社還主動從網站上刪除了1000多本電子書。

在這之前,外國學術出版社基本上都不受這種審查制度的影響。

近年來,

大多數外國新聞機構的網站在中國被屏蔽,

像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這樣的社群媒體,

以及搜索引擎谷歌也被封鎖。

但由於讀者人數少,

訂閱費用高(《中國季刊》訂閱費用超過20美元,

相當於130元人民幣),學術期刊之前沒有受到波及。

中國政府的新舉措似乎和習近平主席2016年2月發布的聲明有關,

即各平台上的所有媒體內容都必須聽共產黨的「指揮」。

「同樣的規則也適用於中國境內可以訪問到的任何外國內容,

無論是不是學術內容,」

柏林羅伯特博世學院(Robert Bosch Academy)研究員、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聯合總監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說。

「鑒於習近平決心在信息空間中控制異見,

外國出版商如果自以為可以逃脫像《中國季刊》面對的那種壓力,

就是在誤導自己。」

 

在該刊主頁上搜索「天安門」,可以得到50個結果,

前兩個涉及「天安門論文」,指的是2001年的一份祕密文件彙編,

被廣泛認為是了解89事件的必要文獻。

 

其他靠前的搜索結果包括在這場學生主導的運動之後,

一份對中國大學的評估,以及鎮壓活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然而,在中國境內進行相同的搜索時,只能看到5個結果,

不是對該廣場的側面提及,就是城市規劃類文章。

 

遭到閹割的不只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網站,

通過JSTOR等第三方數據庫進行搜索的時候也是如此。

 

JSTOR是一個數字圖書館,

全球學者可以用它來對近2000種期刊進行全文搜索,

《中國季刊》也在其中。

截至週五晚上,尚不清楚JSTOR是否徹底遭到中國屏蔽。

審查的消息傳出後,國內外學者表示了震驚。

「審查制度蔓延到學術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展江說。

他表示,對於中國學者來說,

「這意味研究工作受到限制,變得更加困難」。

 

這種封鎖可以通過虛擬專用網路VPN軟體來繞過,

它會使得用戶好像置身於其他地方。外國人和少數中國互聯網用戶

通常會使用VPN來訪問遭到屏蔽的網站。

 

但是,

包括學術界人士在內的廣大中國互聯網用戶無法獲得可靠的VPN,

而且這些VPN需要一些國外的支付方式來購買,比如信用卡。

 

而且,政府最近也聲稱要打擊VPN在中國的使用。

 

例如在上個月,蘋果遵行政府命令,從應用商店中移除了VPN。

這類決定突顯了包含任何敏感內容的服務在中國做生意的困難。

 

因為政府的屏蔽,使其難以吸引中國讀者,導致廣告營收下滑,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等

外國媒體已經壓縮了在中國的商業計劃。

=====================================================

=====================================================[    迫於中國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

 

 

 

 [ 相關 ] 

迫於審查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華刪除敏感內容[ 紐約時報 ]

===============================================

 

=================================================

[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Mahatma Gandhi

有人問  甘地 ( Mahatma Gandhi )

對於「西方文明」( Western Civilization ) 有何看法,

他回答:

這也許是個好點子(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

 

 

 

=============================================

英國學校裏的「外國髒錢」

016年 9月 23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uk/2016/09/160923_britain_focus_uk_schools_money

騰龍 BBC 中文網記者

漫話英倫:英國學校裏的「外國髒錢」

===========================

校園是桃李園,校園是伊甸園,校園是「洗黑錢」的地方?!

今天的故事,要從一則舊聞說起。

英國蘭卡郡一所小學裏讀書的一個10歲穆斯林男孩,

上英語課寫作文時,本來是想說他家住的是「排房」,

terraced house,卻錯誤地拼寫成了terrorist house,

「恐怖分子房」。

 

作文交上去,結果把警察招來了。

蘭卡郡警方第二天來到男孩的家調查,

詢問了男孩並檢查了男孩家的電腦。

警察的結論是,

「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因此不需要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

 

反恐與反洗錢

本來老師問孩子一句就可以弄明白的事鬧到了「反恐」的高度,

與2014年通過的一項法案有關。

 

英國議會通過的《反恐和安全法案》,

把防止「學生被極端恐怖主義吸引」列為中小學校的法律義務。

新的反恐法案要求學校老師向警方報告任何可疑的極端分子行為。

批評者說,學校老師怕犯法,變得反應過分,缺乏常識判斷。

男孩的家人說,如果學校老師有擔心的話,

他們應該擔心的是孩子的拼寫能力。

 

也是這部新法案,把「反洗錢」列為銀行金融業的法律義務,

因為洗錢不但是嚴重的犯罪,也越來越與恐怖活動直接或間接的掛鉤。

 

於是,銀行與它的客戶之間,也出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煩惱和尷尬。

你兜裏揣滿鈔票想存到銀行?

銀行未必敢要。

你自己賬戶上的錢想挪個窩?

銀行刨根問底要你說清楚來龍去脈。

 

我手頭有點兒零錢想多付點房貸,

銀行非要問我這兩千多英鎊是哪來的?

(電話上我真想說是在阿富汗罌粟田裏撿來的,

咬咬牙沒敢開這個玩笑)。

 

我這點小麻煩,

比起在匯豐銀行開賬戶的40多位外交官的遭遇,

實在不值一提。

 

這些外交官,包括駐梵蒂岡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領事,

他們在匯豐銀行的賬戶被關閉。

 

理由?

這些外交官的「政治暴露」(political exposure)

讓銀行的反洗錢機制自動亮起了紅燈,

連英國外交部出面說情都不管用。

 

學費與「洗錢」

Image copyright PA Image caption

英國議會通過的《反恐和安全法案》,

把防止「學生被極端恐怖主義吸引」列為中小學校的法律義務。

 

這就把英國的校園與「洗錢」扯上了。

2014-15年度,英國各機構向當局舉報的「有洗錢嫌疑」的行為

共38萬2千起。其中,來自英國大、中學校的舉報只有9起!

英國的大學和私立中學可以本著自願但不是強制性的

向國家犯罪中心舉報洗錢嫌疑,英國反貪污組織稱,

這使得他們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

對外國學生繳納的學費和個人提供的贊助的來路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外國人利用英國的教育體系

「洗黑錢」提供了便利。

 

英國反貪壓力組織「透明國際」負責人巴林頓說,

英國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國際貪污腐敗者「洗錢」和「洗名聲」的地方。

巴林頓說,「洗錢洗名」的辦法主要有三種渠道:

給孩子上私立中學和上大學交學費;

給大學的部門提供捐款;給具體的研究項目提供資金。

 

英國的私立住宿學校裏,三個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國外。

 

外國學生中,來自中國和俄國的學生最多。

而這兩個國家,在國際貪污排名上,也是名列前茅。

 

巴林頓呼籲政府應該堵住法律上的「漏洞」,

讓學校舉報洗錢嫌疑也像它們舉報恐怖活動嫌疑一樣,成為強制性的。

有嫌疑而不舉報,犯法!

 

淨土與銅臭

Image copyright PA Image caption

校園本是一塊淨土,但如果必須靠外國來的肥料才能長出東西,

那恐怕就沒有了要求一定是「有機天然肥料」的奢侈。

 

外國留學生為英國經濟每年的貢獻達70億英鎊。

僅在倫敦,外國學生的學費和生活開銷每年的貢獻是23億英鎊!

英國一流大學對中國學生(還有他們的家長)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過去10年中,在羅素集團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人數翻了三番,

達到目前的14005人。

 

而英國私利學校在過去10年中,收費的上漲幅度是通脹率的兩倍,

在過去20年中超過通脹率四倍。

 

隨著收費的年年攀升,私校內的面孔也在悄然而顯著的改變。

 

中東阿拉伯富家子弟、俄國暴發戶、中國的官/富二代,接踵而至。

 

King』s College School被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評為「年度最佳私立學校」。

在校長豪爾斯眼裏,英國的私校幾乎成了世界暴發戶孩子的樂園。

豪爾斯校長說:

「來自世界的富裕家庭來敲我們的門,排隊的長龍似乎一眼望不到頭。

這使得我們對一個簡單的事實視而不見:我們收費太過頭了」。

 

豪爾斯校長斷言,在今後10年內,英國私校將面臨嚴峻考驗,

一旦海外家長停止送孩子來英國,英國的私校體系將面臨崩潰。

 

英國大學協會負責人丹特裏奇說,

英國教育系統舉報洗錢嫌疑的個案數量低,

是因為英國的大學有具體有效的反洗錢機制和內部舉報系統,

對學生的學費和個人捐款的資金來源有嚴格的甄別。

 

但是,一個英國大中學校長們應該捫心自問的是,

如果認真鑒別每一分錢是否「乾淨」,

把每一分「髒錢」都扔出校園,

英國的教育大廈是否還能撐得住?

 

校園本是一塊淨土,

但如果必須靠外國來的肥料才能長出東西,

那恐怕就沒有了要求一定是「有機天然肥料」的奢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