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蔡走?跟郭走?走不出台灣集中營,台灣人走自己的漫漫自由路73年!

2018-04-12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91661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

要跟蔡主席走?還是跟郭召集人走?

===========================

喜樂島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pg/FormosaAlliance/posts/?ref=page_internal)

是形格勢禁下被逼出來的台灣意識運動

首先是「反」蔡英文的「維持現狀」;

其次是「破」民進黨修訂的自囚「公投法」。

 

弔詭的是,民進黨既已全面執政,

為什麼綠營還不得不成立聯盟?

 

所謂數字會說話,且看兩個民調。

《遠見》雜誌今年二月發表「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

「贊成台灣獨立」的比率竟創下十年新低,

「贊成統一」創新高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2863);

「台灣民意基金會」三月初的民調發現,

從二○一六年五月到二○一八年三月,支持台獨的人,

從五十一.二%一路下滑到卅八.三%,

總共減少了十二.九個百分點,

代表了兩、三百萬人的轉向

(https://www.tpof.org/精選文章/2018年3月「內閣改組、兩岸關係與總統聲望」/);

主持民調的游盈隆教授表示,這是巨大且離奇的轉變。

那麼,如何解釋呢?

 

馬克思的教言看來還很管用,

他說:「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就是主流意識形態。」

執政的蔡英文與掌控立院多數的民進黨決定放棄「黨綱」,

撤守獨派陣線,民意於是跟著轉向,倒是順理成章。

不然,為什麼支持獨立的民意,蔡英文時代比馬英九時代還低?

是命運之神對台灣人開了大玩笑?

 

然而不然,「台灣民意基金會」的同一民調,有趣了,

支持喜樂島明年四月推出「獨立公投」,同意的過五成,

與二○一二年贊成獨立的民意支持度相埒。

 

換句話說,綠營內部呈現的「二刀流」式的分裂:

一個是蔡英文領導的主流論述,

一個是美麗島聯盟(召集人是郭倍宏)所領導的主流主張,

也就是說,在野聯盟的意識形態對上執政者的意識。

 

誰主流誰不是?

這就是問題所在。

 

不過,在野大聯盟的架式很扎實,

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位前總統、呂秀蓮前副總統、彭明敏、高俊明

與吳澧培等德高望重的大老輩外,

也網羅了所有在野的實力黨派(包括時力、社民、基側、台聯等)

的主席,再加上年輕的在學學生,成立大會

湧入的支持者高達三千五百人,

聲援的海外僑領登報連署者達一百五十人之多,

形成了執政之外的極大化集合。

 

雙方的政治角力,勢必開啟台灣新一波民主深化的政局。

台灣人民要抉擇的是,要走蔡英文「維持現狀」之路?

 

還是走郭倍宏領導下的喜樂島聯盟「獨立公投」之路

 

有一個歷史故實。

五○年代《自由中國》在雷震領導下

反抗蔣介石的專制統治,一個是權大如天的獨裁者,

一個是以雜誌為平台以建構反對黨的民主鬥士。

 

即使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主流論述下,

雷震儼然成對抗勢力的領袖。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蔣介石文膽陶希聖

把《大華晚報》的李荊蓀和《民族晚報》的耿修業

喊來,問他們是跟蔣總裁走,或跟雷總裁走?

 

台灣現在面臨的是同一處境:

要跟蔡主席走?還是跟郭召集人走?

 

這是台灣命運的終極選擇。

 

不要忘記,權在人民自己手中。

===============================================

===============================================

[     台灣人走自己的路,   台灣的中國人,    台灣集中營             ]

 

 

 

===============================================

 

 

===============================================

 

 

============================================

從《灣生回家》金馬獎摃龜說起

2015-12-06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38151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盧世祥

 

星期專論》

 

從《灣生回家》金馬獎摃龜說起

==========================

金馬獎今年一如以往,在爭議中落幕。

其中,叫好又叫座的《灣生回家》

敗給台灣大眾看不到的中國紀錄片《大同》,

最讓眾多影迷不滿。

 

無獨有偶,去年引起風潮、各方好評的《KANO》,

儘管獲觀眾票選為最佳影片,

也得到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肯定,

它的六項金馬獎提名卻全數摃龜。

 

敘述日本時代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重返舊地的《灣生回家》,

以及描繪一九三一年嘉義農林棒球隊

打入日本甲子園高校棒球冠軍賽盛事的《KANO》,

連續在金馬獎鎩羽;

「政治正確」、「與社會脫節」、「有中國卻沒了台灣」…,

是金馬獎以「華人世界電影大獎」自我標榜,

評審又受此大帽子框限的必然結果。

 

尤其馬英九政府去年起花納稅人大把銀子,

大肆進行紀念抗戰七十年活動,

金馬獎對日本時代故事的偏見,絕非巧合。

 

有人為金馬獎辯稱,

以日本時代故事為情節的《賽德克.巴萊》,

四年前曾獲金馬獎若干肯定。

 

誠然,

《賽德克.巴萊》描繪賽德克人反抗日本外來統治的可歌可泣事件,

得獎堪稱眾望所歸;但只以此為例,

正好與馬英九僅強調「抗日」

而無視日本時代台灣其他豐富多元的社會百象,

其特異史觀有別一般常人,

因而只印證了金馬獎政治正確、與台灣脫節的本質。

 

金馬獎只是文化界尚未落實轉型正義的一例。

戰後七十年來,在中國化政策之下,台灣的社會發展,

脫離日本,落入中國軌道,舉凡文化、藝術、時尚,

無不鄙視台灣,以中國為中心。

 

「脫日入華」的結果,

灣在日本統治五十年所未能建構的文化主體性,

戰後受更強勢的外來政權進一步壓制,

以致如今在若干文化或社會價值層面,

台灣不但主體性仍待建立,就現代化角度而言,

也未能與時俱進,有的甚至退步。

 

語文是戰後「脫日入華」最大的改變。

 

厲行「獨尊中文」的排他政策之後,

經歷日本時代五十年仍鮮活流通的台灣各族母語面臨式微或竟滅絕,

加上英語教學重考試輕活用,

如今年輕一代大都只靠中文理解外在世界。

 

較諸日本時代出生、如今已屆耄耋之年的台灣「多桑世代」

至少通曉三種語言(母語、日語、華語),

其經由多種語言所形塑的寬廣世界觀及本土觀,

戰後世代顯然有不如。

 

生活教育也是戰後因「脫日入華」而消失的台灣重要元素。

 

同樣是台灣「多桑世代」身上所展現的氣質,

他們在公學校或國小課程有「修身」科目,

養成從小不隨地便溺吐痰、注意衛生儀容、

舉止安靜有禮、替他人著想等習慣,

實踐守時、勤勉、誠實、守信、守法等德行,並講求公私分明。

 

這是形塑「多桑世代」現代文明社會個人素質的重要課程,

卻為戰後台灣的國民教育所欠缺,

以致現今台灣人在公共場合的個人言行舉止,

較近似「強國人」而遠不如以「我慢」(自制)著稱的日本人。

 

「脫日入華」也讓中國封建文化肆虐台灣

 

日本時代台灣先賢所推動的社會文化改革運動尚未竟其功,

中國思想家魯迅所嚴厲批判的

欺瞞、卑怯、奴性、和稀泥、分等第、做官發財等

封建文化戰後全面來襲,

惡化社會風氣,台灣文化向下沉淪。

 

時至今日,許多台灣人仍「見廟就拜,見神就跪」。

 

每到中元節,民家、商家到處燒金拜拜,

搞到台北整座城市烏煙瘴氣,但若問所拜何鬼神?

 

許多人一問三不知;

而「燒金紙」又是八十多年前「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

所要打倒的惡習之一,顯見文化改革仍須努力。

 

今年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七十年,

馬政府所念茲在茲的是抗戰勝利,並連結「台灣光復」,

這種外來政權的心態及作為,與這塊土地、人民顯不相容,

難怪官方一頭熱、民間很無感。

 

真要彰顯意義、引發共鳴

除了讓戰爭時期台灣人民所受的苦難,

包括空襲、疏開、台灣人當日本兵等往事在湮沒多年之後,

逐漸撥開人為障蔽,

也應認真檢討戰後台灣社會文化「脫日入華」所帶來的後果,

調整方向,讓台灣從文化全面中國化,

回復多元豐富的本質,以尊重包容開放尋求新發展。

 

從本質說,經歷千百年在這塊土地的發展,

南島、漢、荷蘭、西班牙、日本、戰後美國

及近年的東南亞諸國文化,

都是構成台灣整體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就此而言,台灣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反而是台灣文化的一項元素;

從早年漢人加上戰後中國政治難民所帶來的,

雖在台灣文化構成很大的部分,仍然只是重要元素之一。

 

它不能唯我獨尊,排斥其他文化元素,甚至反客為主,

打壓在這一土地上先來後到各族群所融合共創的台灣主體文化。

 

台灣人民從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之後,

政治上已大致達成「當家做主」,

但文化上的「當家做主」尚待大力推動;

而年輕一代極其顯著的台灣認同,是突出文化主體性的最大希望。

 

在諸多要務中,語言文字無疑是重建台灣文化的基礎。

 

以振興台灣文化為職志的台灣南社近日要求,依聯合國政策,

學校教育使用母語、官方語言及世界通用語(英語)三種語言,

應力求其落實。

 

同時,包括電影在內的各種藝術,也極其有力;

若有更多《賽德克.巴萊》、《KANO》、《灣生回家》引發風潮,

台灣文化主體性自可逐漸彰顯。

====================================================

灣生回家金馬獎摃龜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中華民國外國 !!! >>  中華民國總統外國人 !!!

 

國民黨中華民國不是國家  !!!

 

國民黨中華民國綁架台灣  !!!

======================================================

[ 中國 俄羅斯 台灣 克里米亞 美國 ]  Crimea vs. Taiwan

兩名美國參議員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肯

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墨菲

加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示威者的行列,

抗議烏國總統亞努科維奇將烏克蘭進一步推向俄羅斯。

 

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盧嵐

造訪基輔獨立廣場上的示威者,

鼓勵他們並協助分發食物。

要是參議員麥肯、墨菲助理國務卿盧嵐

也能造訪台北的示威人士

給他們加油打氣,或許會是美事一樁。

 

相關  ]  從烏克蘭看台灣[ 白樂崎專欄 ]

====================================================

[ 英國外交部糾正: 絕大多數台灣人是原住民 ]

[ only because the Chinese call them Chinese! ]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 英國報紙報導

「六百萬島民絕大多數是中國人,歡迎和中國合併。」

 

英國外交部立刻糾正:

台灣人是中國人,這話是中國人說的。

其實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是原住民,

明朝以來不被中國統治。」

 

原文如下:

only because the Chinese call them Chinese!

 

The great majority are aboriginals

over whom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on

even in Ming times had little or no control.

 

[ 相關 ]  明鄭? 看看鄭經怎麼說![ 沈建德 ]

==============================================

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強的秘密戰略

 

早期在政策態度上較為親中的白邦瑞,

也將分享美國的官員與智庫學者

這些年來如何被北京欺騙, 卻又不承認自己錯誤。

 

白邦瑞的論點是

中國讓美國誤以為他們很友善、友好,

後來才發現中國說一套做一套,

例如「亞投行」、「一帶一路」等

都是挑戰美國霸權的做為,

最近又竊取了美國許多美國政府的資訊。

 

不過這些紅隊的官員和學者卻都不願意承認誤判,

仍然採取和以往相似的路線,

白邦瑞則是選擇承認錯誤, 並且把這些事情都寫出來,

這些經驗都值得台灣參考。

 

 [ 相關 ] 前美國防官員來台談「美國如何被北京欺騙」

—————————————————-

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