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領導人拒絕在G20期間單獨會晤

更新於2017年7月7日 18:04 英國《金融時報》 基蘭•斯泰西 新德里 , 查爾斯•克洛弗 北京報導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3327?dailypop

中印領導人拒絕在G20期間單獨會晤

============================

正如邊境地區的兩國軍隊都拒絕退讓,

兩位領導人在德國G20峰會期間也不會舉行單獨會晤,

標誌着雙方關係的惡化

就在這個周末,

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習近平將能夠見到彼此。

 

自中印兩國的軍隊在印中邊境開始相互推擠以來,

這是雙方首個此類機會。

 

不過,正如雙方軍隊都拒絕退讓,兩位領導人也不會舉行單獨會晤。

 

周五,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抵達了德國,

參加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

不過,由於在靠近小國不丹的中印邊境上的緊張局勢,

北京方面已經排除了兩人舉行雙邊會晤的可能性,

示“整體氣氛”被破壞。

 

莫迪和習近平此前曾試圖緩和兩國之間歷史久遠的緊張關係。

 

然而,本周末的關係凍結,標誌着雙方關係的惡化。

印度對中國在南亞意圖的不信任,助長了這種關係惡化。

 

新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會員阿肖克•馬利克(Ashok Malik)表示:

“印度的感覺是,從2014年到2017年,

我們曾試圖通過讓中國進入我們的市場和放寬簽證規定,

向中國大舉開放。”

 

“作為回報我們想要的是在南亞的戰略空間,

然而中國卻不允許這麼做。”

 

中印兩國最新這輪爭端始於6月16日。

當時,修路的中國軍隊向南進入了不丹聲稱為其領土的地區。

於是,不丹尋求其鄰國和親密盟友印度的幫助,

後者派出了軍隊與中國軍隊對峙。

在中國的邊境線上,

爭端雙方通常都會很小心地不將緊張局勢升級為軍事衝突。

和在中國邊境上時常見到的現象一樣,

這次衝突中雙方軍隊開始“相互推擠”——即不用胳膊腿、

用當胸推擠的方式儘力迫使對方後退。

在回應過程中,

中方攔住了一群正要通過中方關口去岡仁波齊峰的印度朝聖者。

岡仁波齊峰被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視為聖地。

 

上周,隨着危機的深化,中國加大了對印度政府的壓力,

宣稱測試了一款可用於青藏高原的新的輕型山地坦克,

不過它表示該坦克“不針對任何國家”。

 

印度擔憂的核心問題是中國或威脅到印度的“雞脖子”,

即一段連接印度大多數地區與其東北各邦的狹長地帶。

 

這一可見的威脅加劇了新德里方面在更寬泛層面上的擔憂。

 

他們擔心在中國打造龐大的“一帶一路”計劃之際,

印度會遭到中國的包圍。“一帶一路”計劃的目標,

是打造一條通往歐洲、中亞和非洲的現代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計劃的第一階段,

是在巴基斯坦修築公路、鐵路和發電站的550億美元規劃。

印度表示這一規劃干涉了印度的利益,

尤其是在克什米爾爭端地區的利益。

馬利克表示:

“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

看起來往往同時有商業和軍事方面的意味。

在如此接近雞脖子走廊的位置開始修路,是一種挑釁行為,

沒有哪個印度政府能夠對此無動於衷。”

當前這次對峙是中印雙方自2013年以來最接近衝突的一次。

2013年,中國軍隊佔據了深入印度聲索領土範圍19公里的位置。

中印兩國自1962年以來從未爆發戰爭。

在1962年之前,印度決定為達賴喇嘛提供庇護,引發了一系列邊界爭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教授

時殷弘表示:

“這是幾年來中印關係首次處於最緊張的狀態。

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不過,雙方都不希望爆發戰爭。”

==============================================

=============================================

[                                  ] 

 

 

 

 [ 相關 ]

  中印領導人拒絕在G20期間單獨會晤[ 英國《金融時報》  ]

============================================

莫迪外交再啟動 針對中國?

2017/06/22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25693-2017-06-22-04-59-45.html?start=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黑沼勇史 新德里

莫迪外交再啟動 針對中國?

=====================

印度總理莫迪的外交在經過半年的空白期之後,

再次啟動,

出訪了西歐3國與俄羅斯。

 

在倡導內向政策的美國川普總統上台,

世界不確定性加強的背景下,

莫迪出訪意在探索阻止「全球化」倒退、

以及出現美國和中國構成的「新2極格局」的方法。

 

   在莫迪出訪期間,川普表示巴黎協定「過於嚴格」、

「成為讓他國從美國獲得資金援助的框架」,

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莫迪外交方針改變?

   莫迪6月3日與剛剛就任法國總統的馬克宏舉行了首腦會談,

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是對於世界的政治遺産,

是我們共享的」,

在美歐之間出現裂痕的該框架的相關問題上,

明確表明支持歐洲。

 

而在訪問俄羅斯聖彼得堡的6月2日強調,

「不管是不是巴黎協定,我們都承諾為了下一代而防止地球變暖」。

直接關係到吸引可再生能源相關投資的「環保牌」

已成為莫迪經濟外交不可或缺的手段。

莫迪6月3日與剛剛就任法國總統的馬克宏

舉行了首腦會談

(reuters-kyodo)

 

   莫迪就任總理以後,平均每3個月訪問6個國家,

但在2016年11月訪問日本之後,出訪戛然而止。

這是因為處理國內事務非常繁忙,

例如為打擊腐敗和避稅而廢除2種大額紙幣、主要邦的地方選舉等。

但是,以5月中旬訪問鄰國斯里蘭卡為開端,重啟了首腦外交。

莫迪從5月29日展開了為期1周的出訪,

選擇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法國和俄羅斯。

 

   但莫迪此次出訪的成果裏,

此前重視的大規模項目洽談和投資等商業成果不多。

除了在印度南部與俄羅斯合作追加建設2座反應爐這一協議之外,

列入協議文件的都是聯合反恐、促進教育文化領域交流等常見的項目。

   缺乏具體成果的馬拉松外交令常駐印度的

各外資企業的高管感到失望。

 

駐新德里的西班牙企業的一位首席財務官(CFO)也不例外,

他説:「印度的現任總理訪問我的祖國,在過去近30年裏屬於首次,

但卻空著手」。

這位首席財務官在接受Nikkei Asian Review的採訪時如此表示。

「莫迪來了,喝一杯茶,然後離開」,

莫迪訪問西班牙的日程只是到訪德國和俄羅斯的間隙5月31日。

   不過,與商業方面的協議相比,

莫迪此次的出訪似乎將焦點更加對準戰略性課題。

印度的智囊組織觀察家研究基金會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副會長

納丹·烏尼克里希南(Nandan Unnikrishnan)

針對莫迪外交隱藏的意圖

表示,「歐洲需要為世界承擔責任。

我們希望歐洲懂得這一點。

這是莫迪通過此次出訪傳遞的信號」。

   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目前只有1800美元。

今後也將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有必要從海外獲得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

5月30日在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出席的德國的經濟會議上,

莫迪明確提出了這一點:

「(吸引投資的)最大目的在於創造就業、

縮小(印度)社會的貧富差距」

   在川普總統領導的美國轉向保護主義、

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巴黎協定的世界裏,

希望歐洲成為全球化的守護者——在與德法首腦的會談中,

與拘泥於眼前的外交成果相比,莫迪似乎更重視鞏固這種基礎。

 

在中國的影子裏?

    在於聖彼得堡舉行的國際經濟論壇上,

莫迪發出了另一個信息:

「世界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兩級分化體制」,

這番發言被認為莫迪正在警戒

上個世紀美國與前蘇聯對峙的兩極分化體制

會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形成。

 

莫迪擔心美國與中國會建立新的兩極分化體制。

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做了「交易」,

莫迪擔心會發生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分割歐亞大陸,

而美國分割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區統治世界的事態。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不但是喜馬拉雅周邊和克什米爾地區,

在印度洋,相對於中國而言印度也將陷入劣勢。

 

從可能會埋沒在中國的影子中這一層意義上來説,

俄羅斯總統普丁應該也有相同的擔心。

    自首任總理尼赫魯在全球提倡非同盟運動的1960年代以後,

印度為了保持戰略自主性,

一直在努力推進「全方位外交」和「等距離外交」。

 

莫迪目前似乎轉變了這一路線,雖然是全方位外交,

但在與日美歐構築戰略性合作關係的同時,

謹慎地與試圖在南亞和印度洋提高影響力的中國保持了距離感。

 

    莫迪沒有派代表團參加中國5月14~15日

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也是與中國保持距離感的表現。

 

不僅如此,印度外交部在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前一天

還發表了批評中國的聲明,表示

「沒有哪個國家能接受無視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核心利益的項目」。

 

儘管莫迪政權在經濟政策方面熱切希望獲得中國的投資。

 

    不過,為美國提出保護主義的總統上台

對莫迪來説無疑是意料之外的。

 

今後,莫迪外交除了原來的「民主主義」外,

「全球化」也將成為關鍵詞,可能會進入

篩選開展「非等距離外交」對象國的階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