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居民對“還島”態度複雜

2016年11月20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6/11/130399.html

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居民對“還島”態度複雜

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居民對“還島”態度複雜

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居民對“還島”態度複雜

在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的斜古丹,一家食品店最近剛開業。攝於10月22日。

(共同社)

特寫:

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居民對“還島”態度複雜

=================================

  【共同社符拉迪沃斯托克11月20日電】

在1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日之前,

對於北方四島領土問題取得進展的期待升溫。

 

四個島嶼之中,1956年的《日蘇共同宣言》寫明瞭

在締結和平條約之後將向日本移交色丹和齒舞兩島。

 

共同社符拉迪沃斯托克分社的俄羅斯人助手10月下旬訪問了色丹島。

 

雖然俄羅斯政府想要提高當地人生活,

但因蘇聯解體和1994年北海道以東近海地震的影響驟減的人口

一直未能恢復。

 

當地居民對領土問題態度複雜,有人稱“不會把島交出去”;

還有人表示“估計有一天會被歸還”。

 

  色丹島現住人口約2900人。蘇聯時代曾一度達約7000人,

但因在1994年10月的地震和海嘯中受災嚴重,許多居民已遷往本土。

 

據悉,因位於穴澗的軍用設施已被迫遷往國後島,導致很多人失業。

 

  當地的出租車司機(63歲)稱:

“在蘇聯時代,國後島和色丹島之間有直升機的班機。

 

現在,只有前來視察的重要人物才會使用停機坪。

如目的地位於市區之內,

出租車一律收費100盧布(約合人民幣10元)。車內沒有計程表。

  島內沒有柏油路,在市內行駛的大多是日本產的二手車。

家用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多為韓國產和中國產。

  雖然公務員的工資大概是本土的1.5至2倍,

但因商品都是經船運來的,所以價格均不菲。

 

因為生鮮食品的品質不一,很多家庭使用小型溫室種植蔬菜。

  根據政府的開發計劃,島內新建了學校和幼兒園,

今年還建成了咖啡店和運動設施。

擁有最新設備的醫院從去年投入使用。

 

近期內還將建設光纖網絡,

以解決居民感到特別不滿的網速“慢”的問題。

  但在另一方面,因島內沒有高等教育設施,

年輕人的流失勢頭難以遏制。

當地主要產業水產業依賴外來務工者。

在建築工地內,來自中亞和朝鮮的工人引人注目。

 

  當地居民一般對日本都比較友好,很多人能講簡單的日語,

但未聽到有贊同將島嶼返還的意見。

一名駐扎在敘古丹的國境警衛隊隊員的家屬稱:

“如果返還給日本,可能成為美軍基地。

這樣很危險。我們相信普京總統。”

  “在總統訪日之後,色丹島還是俄羅斯的領土。”

出生在色丹島的食品店經營者(41歲)這樣講道。

但他同時注意到,

從蘇聯時期一直被稱為“千島群島”中的兩個島嶼,

在莫斯科的新聞報道中開始被稱為“色丹、齒舞”。

  這名經營者坦率地說:

“我不認為這是偶然的事情。

政府或許正想將這兩個島與其它島嶼分開,準備返還吧。

我不能講日語。家和工作都會失去。”

“不過,我也不打算在這裡長住。女兒從學校畢業之後,

我們就會遷至本土。”

(完)

=======================================

1956年的《日蘇共同宣言》

 

=====================================

在日本被質疑與冷淡的「南京事件」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3年12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42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12/131213_nanjing_massacre_japan.shtml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16/08/2013,資料照片)

在中國紀念南京大屠殺76週年之際,日本媒體與輿論卻鮮有評論。

 

在日本被質疑與冷淡的「南京事件」

 

所有日本大小傳媒、輿論

在周五(12月13日)中國紀念南京大屠殺76週年之際,

都沒有相關的議論--既沒近年常在的否定南京大屠殺論,

更沒近年罕有的反省、道歉聲音。

 

少有幾個傳媒日前倒是報道過一些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新聞,

不過沒指出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6週年,

也沒指出12月13日這一天是什麼日子。

 

日本近年反駁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聲音在社會輿論中佔上峰,

論調趨勢從質疑30萬人演變到現在否定事件存在,

而大部分中年人以下的日本人其實是連爭議也不關心。

 

BBC中文網記者周五在谷歌日文網搜索,

輸入「南京」兩個漢字時,自動出現的是「南京蟲」、「南京鎖」,

不見任何與政治有關的名詞。

 

「南京事件」

在日本,

南京大屠殺通常稱「南京事件」,

記者輸入「南京事件」後,

出現的日語維基百科的說明是:

日中戰爭中,1937年12月日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時,

約6周至兩個月期間殺了中國便衣軍人、殘敗兵、俘虜、一般市民的事件。

有關這一事件和事件的規模,有是否存在等各種各樣爭論」。

 

敘述還說:

12月7日蔣介石逃出南京、9日日軍司令松井石根

率領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包圍南京併發出投降勸告,

因中國軍不響應,

10日進攻開始、蔣介石的後任唐生智12日逃出南京、13日南京淪陷。

 

敘述引述當時日軍的統計說

「日方戰死8百、戰傷4千;

敵方遺棄屍體8萬4千、俘虜1萬5百、繳獲手槍 12萬9百等」;

 

敘述引述當時中華民國形容

「蔣介石12月11日命令南京防衛司令唐生智撤退,

但唐生智堅持死守,12日傍晚他發出撤退命令時,

命令傳達系統已被毀,以至於命令未達全軍,

13日中國軍隊全面崩潰」。

 

維基百科敘述南京市民被殺說,

松井等參與事件的日軍將領承認了日軍強姦、掠奪行為,

而當時德國和英國大使館的報告說,

南京市民被殺人數有6萬等不同統計。

 

淡漠的歷史

網絡上可查到在南京大屠殺76週年之際有為數極少的市民團體活動,

據《每日新聞》神戶版12月8日報道,

一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津訪日,

12月10日在神戶市學生青年中心舉辦「聽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會」,

參加費1000日元(約10美元)、學生500 半價等。

 

這一活動的主辦者是神戶一個叫做「南京連結會」的親中市民組織。

 

共同社日前引述中國新華社報道說,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和一些出版社人員

凖備在明年出版《南京大屠殺辭典》上、中、下三卷等,

這一報道只有《產經新聞》刊登了。

 

政治評論員石平在他的推特上議論尚未面世的《南京大屠殺辭典》說,

真實的內容恐怕只有南京這個地名和日軍進城的日期,

整個是《南京大謊言辭典》,

看來到時可拿一本來作中國謊言的樣品」。

 

這個推特獲得1人支持、4人評論、7人轉載。

————————————————————————————————————-

相關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