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失業率 應屆役男6月可入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6/today-life1.htm

〔記者許紹軒、王寓中、林曉雲、林恕暉、胡清暉/台北報導〕

 

在畢業潮將近,失業率又要攀升之際,

教育部前天才推出大學學位「四加一」制度

國防部昨天又緊急公布新徵兵政策,

今年的役男畢業生連畢業證書都還沒拿到就可以入伍

立院民進黨團昨天痛批官方舉措,

是為了避免行政院長吳敦義因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下台,

根本是「搶救小平頭大作戰」。

綠委諷 搶救吳敦義大作戰

國防部人事次長室人力綜合處長汪匡平表示,

今年年滿十八歲大學以上畢業生不需繳交畢業證書,

就可到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辦理停止緩徵,

並申請提前入伍,最快六月廿九日與卅日即可參加第一梯次新兵訓練。

汪匡平解釋,役男平均每年約有十萬人,今年大概是九萬七、八千人,

其中十八歲以上的高中畢業役男幾乎都在每年六月底前接到徵召入營通知,

但入伍人數七成集中在七到十月,造成役男在家等兵單,入伍嚴重塞車。

提前入伍有利於其生涯規劃,達成兵役與學業無縫接軌的目標。

國防部針對此項新措施規劃了十八個新訓營次,

海、空與陸戰各有兩個營,

其餘十二個營都是陸軍,

可以容納約一萬名新兵受訓。

另外還預備有八個營、近五千個名額,不限任何軍種。

針對教育部推出的「學士後第二專長學士學位班」計畫,

立法院民進黨團批評此舉將造成學制混亂,變相鼓勵延畢,

使大學淪為失業避難所。

前教育部次長、

全國教育會議中心議題召集人、

亞洲大學教授楊國賜直指,

四加一應該是短期救急的專案,

納入正式學制「不可能也不可行」。

楊國賜強調,

如果要拉近企業用人和學校教學之間的落差,

可以由經建會人力規劃處去調查企業需求,

如果加一之後,

大學畢業生還是找不到工作,

只是讓學生在學校多留一年,

完全於事無補。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

目前大學已有輔系、雙主修等管道,沒必要再另闢「四加一」。

謝國清強調,不能一直把學生留在校園,

政府應該反省為什麼學生從小學念到大學,

念了十多年的書,卻無法順利進入職場?

副總統蕭萬長指出,

這項政策的成敗要看是否能讓第二專長學位真正與產業需求結合,

不要訓練一、兩年,產業界最後還是不能接受,

如此就是浪費。

台大:無法再招收四加一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直言,

目前台大學生無法每個人都申請到雙主修、輔系,

所以無法再招收「四加一」的學生。

馬英九總統坦承,

今年內要把現在五.三九%的失業率降到五%以下,

相當不易,

因為再過兩個月將有二十多萬的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

失業率將緩步上升,

政府須做好準備。

蕭萬長說,

失業率的數字較難立即改善,

是因為台灣正處在經濟轉型期,

過去創造較多就業機會的產業外移,

新的產業還沒有接上來。

政府應儘速推動重大投資案,

也可以考慮到國外爭取技術的併購,

帶動國內創新產業的發展。

蕭萬長也建議政府研究日本興建關西國際機場的例子,

以成立公團、發行公司債,

從民間籌措大筆所需資金,

推動「自償性的公共建設」,

例如桃園航空城的建設就可朝這方向研究。

—————————————————————

 

馬自曝ECFA的祕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12/today-o12.htm

◎ 沈建德

總統府發布馬英九接見華盛頓郵報記者後該報的「報導全文」,

謂台灣與中國正在協商自由貿易協議(即ECFA),

馬希望可以藉此擴大台商在中國的投資。

光這句話,便使許多人愣住了,

因馬標榜ECFA早收清單,

台灣出口去中國可以「免稅」「提高競爭力」,

而中國說要「讓利」。

現中國商人反對讓利,

原以為十拿九穩的早收清單難產,

甚至有相關股票跌停。

 

若要擴大去中國投資設廠,

還簽ECFA幹什麼?

但馬英九對華郵記者講的,比擴大投資更嚴重。

華盛頓郵報記者五月七日訪馬之後寫的新聞稿是:

「馬希望擴大在中國已經夠大的經濟參與(economic presence)。

  目前約有一百萬台灣人在中國工作,投資二千億美元,

  台灣很多生產線都遷移到中國工資較低的地區。」

顯然,

馬簽ECFA的目的不止是擴大現有兩千億美金的「在中國投資」而已,

而是比一百萬更多的台灣人、

更多的工廠、

資金、

技術、

創意

遷移到中國,

擺明就是要掏空台灣。

就是這麼嚴重,

五月八日華郵同一文稿(但標題不同),

就把這部分拿掉,

華郵記者被「消音」。

之後,

「總統府」新聞稿用「擴大中國投資」帶過,

明顯的投鼠忌器。

馬英九多次強調ECFA是要「幫台灣人做生意」,

至此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

馬英九真正的意思是要「以台商為工具,

全面性幫中國擴大經濟發展」。

那台灣呢?

為什麼不是「擴大在台灣的投資」?

為什麼不是「擴大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

台灣人還要忍受被一騙再騙到幾時?

猶憶一九九○年代江澤民告訴沈君山

那時中國無力攻台,

要先把經濟搞上之後就有能力,

馬統不就是在執行中國的政策嗎?

(作者為留美企管博士,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