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與F-35部件製造恐與武器出口三原則相抵觸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1/45794.html

2013年01月30日

<<日本參與F-35部件製造恐與武器出口三原則相抵觸>>

  【共同社1月30日電】

有關作為航空自衛隊下一代主力戰機的最新隱形戰機F-35,

日本政府內部有人擔憂,若日企參加其零部件的製造,

可能會與旨在避免助長國際紛爭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相抵觸。

對日本國內防衛產業的扶持政策有可能因此受到阻礙,

政府正在苦尋權衡之策。

F-35是美國主導各國共同開發的最新型戰機,

特點是難以被敵方的雷達捕捉。

日本2011年決定將該機型作為航空自衛隊戰機。

當初日本雖然沒有參與共同開發,但從扶持防衛產業的角度出發,

力爭盡可能在國內進行零部件生產並出口到國外,

政府正與美國政府加緊展開協調。

日本政府在29日經內閣會議敲定的2013年度預算案中

列入了8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億元)的相關經費,

以便資助參加F-35零部件製造的國內企業。

不過由於計劃引進F-35的國家中包括以色列,

也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可能會助長中東局勢惡化。

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29日的記者會上

就製造F-35零部件可能與三原則相抵觸一事表示,

“我知道有人這樣指出”。

官房長官菅義偉稱,

“政府內部正在討論如何協調此舉與三原則間的關係”。

日本政府2011年12月事實上放寬了武器出口三原則,

並對參加國際共同開發以及以人道為目的提供裝備品實施解禁,

但避免助長國際紛爭的原則維持不變。

(完)

——————————————————————————–

日本試圖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淺析

 

日本試圖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淺析 

http://www.twtimes.com.tw/html/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38424

◆何仁傑

正當東北亞局勢因南北韓衝突而白熱化之際,

日本內閣會議於十二月中旬通過未來五年的新防衛大綱。

在這次的防衛大綱中,

首度公開表明對中國軍事意圖的不安全感,

進而大幅調整冷戰時期的軍事佈署策略,

提升日本自衛隊的機動性與時效性,

並強化日本西南群島的防衛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防衛大綱完成修訂前,日本內部出現放寬武器出口限制之聲浪,

雖因社民黨反對而未能成功,但未來必會因應時代變遷而有所調整。

日本武器出口限制源自於越戰時期,

當時美國要求亞洲盟邦提供軍事上的協助,

但佐藤榮作首相為避免日本捲入戰事,乃利用社會內部的反戰勢力,

作為拒絕美國要求軍事支援的理由。

一九六七年,日本通過武器出口限制法案,

禁止將武器出口至「共產國家、

正發生衝突中國家以及衝突區域的周邊國家」,

此為武器出口限制規範之雛型。

一九七六年,三木武夫內閣更進一步將出口限制的範圍擴大到所有國家,

並禁止將與武器相關科技、技術出口、轉移至國外。

經歷四十多年的出口限制,日本現在為何試圖將禁令予以鬆綁呢?

究其實,日本在這次防衛大綱修訂前嘗試修改禁令,

主要有兩個考量。首先,軍用、民用之間的科技界線越來越模糊,

「非軍事用途」之科技產品屢屢受限,

例如:二○○○年時SONY所生產的家用影音設備,

因被日本通產省認定內含可製作戰術導彈之晶片而限制其出口。

同時,日本希望藉由武器出口禁令的鬆綁,

將其高科技能力轉化成得以生產高經濟價值之軍武,

進而利用武器出口產業帶動日本內部衰退不振的經濟。

顯然,以出口貿易作為經濟主軸的日本,

此限制條款無疑是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其次,為追求國家地位正常化,武器出口限制勢必有所調整。

由於二次大戰後的憲法第九條規定,

導致日本在軍事防衛政策有諸多限制,

甚至使得日本的對外關係顯得畸形。

特別是與美國的安保同盟關係,

雖名為「同盟」,但卻無實質、對等的盟邦地位而飽受批評,

始終被認為是美國的附庸、被保護國,

與其他國家在軍事安全的合作更是障礙重重。

二○○七年防衛廳升格為省,

成為日本中央的一級單位,

此為追求國家地位正常化的第一步,

未來勢必針對出口禁令的鬆綁,

作為下個階段的國家地位正常化目標。

相對於此,沒有武器出口禁令的中國政府,

近年來卻是不斷要求歐盟國家

解除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武器禁運限制,

希望能藉此進一步取得先進武器技術。

雖然中國已因經常「山寨」他國軍武而遭各國實質抵制,

由今年珠海航空展只有巴基斯坦一國參加可見一般,

但台海之間軍事嚴重失衡已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未來不但應加強防衛能力,

甚至應考慮設置國防工業園區,

將台灣的高科技能力轉化成得以生產高經濟價值之軍武,

藉由武器出口發展科技與經濟,

這是我們不容小覷的籌碼之一。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