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澳潛艇合作或改變亞洲軍事版圖

2014/11/25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1899-20141125.html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日美澳潛艇合作或改變亞洲軍事版圖

===============================

   在軍事領域,潛艇被稱為「最高機密的結晶」。

日美向澳大利亞提供潛艇技術,

共同合作開發的構想正浮出水面。

 

如果這一構想得以實現,

則意味著日美澳三國將在安全保障領域締結成無法割捨的關係。

澳大利亞一直表示關心的日本自衛隊的「蒼龍」級潛艇

 

     「相互信任,將安全保障的命運連接在一起。

這就是這個話題的分量」,

日本一名安保負責人就日美澳提出的潛艇合作構想這樣解釋。


       澳大利亞共有6艘被稱為柯林斯級的普通潛艇,

「因款式老舊,行動範圍有限」(日澳相關人士)。

 

因此澳大利亞將在2015年以後開始陸續換新,並將數量翻一番。

潛艇成為首腦會談議題

      對此,

日本和澳大利亞在12日的首腦會談上

就合作開發包括潛艇在內的防衛裝備品達成了一致。

 

在柴油潛艇方面,日本的技術水平為全球最高。

 

尤為擅長的是作為潛艇核心部位的靜音螺旋槳和引擎。

 

  澳大利亞想要的也是這種技術。

 

另一方面,關於魚雷和巡航導彈等,則將討論從美國引進。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

「潛艇合作的門檻較高,戰鬥機和艦船根本無從比較」。

這是因為很難被敵人發現的潛艇掌握著軍事平衡,

屬於「最高機密中的機密」。

       比如,日美間雖然也會共享潛艇收集的部分信息,

但各自潛艇的位置和實力不會全盤透露。

 

一名日本自衛隊的隊員説:

「不會向家人和朋友透露出航的潛艇究竟去了哪」。

     能夠共享潛艇的技術真的可以説是相互十分信賴,等於簽署了「同盟契約」。

 強有力推動日美澳三國採取如此行動的是,積極加強潛艇力量的中國。

 

據美國國防部分析顯示,中國軍隊的潛艇數量達到56艘,

為日本自衛隊的3倍以上。

 

其中5艘為核動力潛艇。

    中國潛艇在印度洋現身

    「中國已將續航距離提高到如此程度了?」

2013年12月,中國核潛艇第一次在印度洋亮相,

讓各國的海軍高官深感震驚。

 

今年9月,普通動力潛艇也進入了印度洋。

  這對於日美澳來説屬於重大事件。

 

這是因為不僅是東海和南海,在作為重要航線的印度洋,

也潛伏著中國潛艇,未來必鬚根據這個前提來制定作戰計劃。

 「如果那裏可能有一艘對手的潛艇,

在航母和艦船通過那個海域時,

就不得不部署更多潛艇和反潛巡邏機執行護衛任務」,

一名日美有關人士如此表示。

 此外,有分析認為中國軍隊年內

將部署可攜帶射程75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的潛艇。

  這樣一來,中國將首次擁有從海上對美國本土實施核攻擊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核保護傘」有可能失去作用,

進而對日澳的安保造成影響。

  美軍將以「潛艇對潛艇」的戰略加以對抗,

為此2月決定將洛杉磯級核潛艇新增部署到關島。

 

以關島作為母港的該級核潛艇將達到4艘。

 

但是,在國防預算被削減的背景下,

美國海軍的增強存在極限。

 

與此同時,日本潛艇頻繁前往印度洋,幫忙美軍執行監視活動也非常困難。

  在此背景下,日美兩國寄予期待的是澳大利亞。

 

如果澳大利亞提高潛艇能力,

就可以請其加強對相鄰的南海和印度洋的警戒。

       日本前防衛相森本敏説:

「日美澳將來將通過潛艇技術合作,

在部署方面也展開合作。澳大利亞負責印度洋和南海,

日本主要負責東海,再加上美國領導3國合作,

就能夠有效應對中國潛艇的活動。」

 當然,目前日美澳的合作商討並未達到這種程度。

 

但是,將來有可能發展到部署合作,

其走向將對亞洲軍事版圖具有巨大影響。

=========================================

日ODA政策大轉彎 將有限度提供軍事援助

February 11, 2015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502110029

文:廣島敦史

 

日ODA政策大轉彎

將有限度提供軍事援助

===================

 

安倍內閣在10日的內閣會議中通過表決,

將以「開發合作大綱」取代原本規範

日本政府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ODA)基本方針的ODA大綱。

 

  新大綱除了將解除僅能援助他國非軍事領域的限制,

另外還將針對因經濟發展而從ODA名單中「畢業」的國家,

廢除支援限制。

 

另外新大綱中闡明,日本相當重視安全保障及經濟等「國家利益」之相關支援,

此次也讓日本至今的ODA政策產生了大幅轉變。

 

  在ODA預算逐漸緊縮的狀況下,

新大綱目標透過政府的裁量推動「選擇與集中」。

 

由於日本將對軍方及「畢業國」實施支援等,

提供過去ODA所無法提供之援助,因此此次連名稱也一併更動。

 

  日本從1955年開始推動ODA之後,

至今總計援助超過190個國家及地區,

在建立國際社會間的信賴上大有貢獻。

 

然而,ODA 的預算從1997年度的巔峰1兆17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3113億元),

到2014年度時(兩者皆為初期預算)減半為55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 1464億元)。

 

而ODA的支出額自1991年起連續10年蟬聯世界第一,

卻在2001年失去了寶座,在2013年掉到第4名、居於美英德之後。

 

而國內財政的惡化,正是排名落後的主因。

 

  從現今的世界情勢來看,中國大陸展開了鉅額的資金援助,

其支出額更超越了日本的ODA預算。

 

而從已開發國家的民間資金流入發展中國家的金額,

更逼近ODA的2.5倍。新大綱的特徵是在順應此現狀下,

致力於具有即效性、並能促進國家利益的支援活動。

 

  具體來說,至今實際禁止直接支援他國軍方的項目,

在新大綱以「民生目的、災害援助等非軍事目的」為前提予以認可。

 

  此外,新大綱也明確記載藉

由ODA「對於確保我國和平與安全的維繫、及落實繁榮等國家利益做出貢獻」,

也是日本政府首次使用「國家利益」一詞。

 

  日本政府欲透過這項新大綱,

進一步支援利於海外日商企業的基礎建設整頓、及支援中小企業進軍海外。

 

  另一方面,對於直接供給他國軍事物資及技術,

雖然恐將提高流用於軍事用途的可能性,

但是預防該狀況的相關規範,

則未被納入實施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