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alk

台灣相關訊息收集

WeTalk

人權觀察批評中國政府未順應民意政改

 

更新時間 2014年1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43

人權觀察年度報告批評中國未順應民意進行政治改革。

 

人權觀察批評中國政府未順應民意政改

 

路透社報道,

總部在紐約的人權觀察

周二(21日)指責中國政府沒有順應民意進行政治改革,

以及在掀起反腐運動的同時卻打壓反對腐敗的活動人士。

 

路透社引述人權觀察亞洲部負責人布拉德·亞當斯的聲明說,

由於國內和國際的壓力,

中國政府在勞教制度和一胎化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改革。

 

但是亞當斯指出,與此同時,

中國領導層開始對批評者進行嚴厲鎮壓

並使用強硬措辭明確表示不准備開放政治體制。

 

希望與失望

中國政府歷來堅決捍衛自己的人權紀錄,

猛烈抨擊那些批評中國人權的外國政府和團體。

 

北京政府說,

它讓千百萬人脫離貧困這個事實,

就是共產黨中國在人權紀錄方面的重要成果,

它確保了人民的廣泛權利。

 

當習近平去年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時,

人們曾希望他能對批評當局的人採取溫和態度,

並會著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新一屆政府上台後,

對待批評者的手段卻再次嚴厲起來。

 

人權觀察周二在它的年度報告中說,

中國當局尚未回應越來越多公眾對公正和問責制的要求,

開始進行根本性改革。

 

人權觀察表示,

那些發動公開官員財產運動的活動人士被逮捕尤其令人關注,

最著名的被捕者之一許志永的審判將於明天(22日)在北京進行。

 

態度不一致

人權觀察亞洲部負責人亞當斯說,

在習近平大談如何反腐、也有一些高官被捕的同時,

中國政府卻對那些揭露黨內高層貪腐現象的人進行嚴厲的報復。

 

人權觀察指出的中國令人關注的人權問題中

還包括政府的打擊網絡謠言運動、

以及在西藏和新疆等動亂的少數民族地區的持續鎮壓。

 

人權觀察在它的年度報告中還說,

去年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態度相當「不一致」。

 

報告說,

包括法國和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

他們的領導人在和中國領導人一起參加國際峰會時,

淡化了對中國人權紀錄的批評。

 

但人權觀察說,

中國是個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

在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

所以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的人權狀況極其重要。

————————————————————————————————————

———————————————————————————————————-

英媒批英相避談人權 中媒貶英已非大國

 

更新時間 2013年12月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59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12/131203_cameron_china_press.shtml

卡梅倫與李克強

中英兩國媒體對卡梅倫此次中國之行貶多褒少。

 

英媒批英相避談人權 中媒貶英已非大國

 

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避談人權被國內媒體指為「虛偽」。

 

中國媒體則把英國稱為一個「適於旅遊和學習的老牌歐洲國家」。

 

卡梅倫此次中國之行有可能成為一個「潮濕的爆竹」。

 

英國媒體對他的中國之行狂轟濫炸,

而中國媒體對他的歡迎冷冷清清。

 

就在卡梅倫開始第二天的訪華行程之際,

中國共產黨喉舌《環球時報》乾脆把英國稱為

「一個適於旅遊和學習的老牌歐洲國家。」

 

該報在談到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事件時說,

中國不會被卡梅倫的「真誠」所打動。

 

《環球時報》發表的題為

「中國輿論很難對卡梅倫熱情起來」的社論說,

卡梅倫當局應該承認在中國眼中英國並不是一個大國。

 

文章說,

「英國也已不再是什麼『大國』,

它就是一個歐洲老牌國家,適合旅遊和留學,有幾支好球隊。」

 

社論指出,

就在卡梅倫訪華同一天英國海軍參謀長出訪東京,

「向日本防衛相表達支持日本對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的立場,

這增加了中國輿論質疑卡梅倫改善對華關係真誠度的理由。」

 

社論還說,

「卡梅倫無論怎麼做都是出於他的執政利益和英國國家利益,

我們不認為他的這次來訪會是中英『鬥爭』的結束。」

 

兩面不討好

英國媒體對卡梅倫仍充滿批評。

 

《金融時報》和《衛報》都批評卡梅倫在人權與貿易問題上偷換概念。

 

卡梅倫此次中國之行

是在中英關係因他會晤達賴喇嘛而凍結之後的首次訪華。

 

卡梅倫決意不讓西藏問題和人權問題在中國經濟騰飛時令中英關係脫軌。

 

但是,中國並沒有善待他的這些良苦用心,

就在卡梅倫會見中國總理李克強時,

美國彭博通訊社記者羅伯特·哈頓被拒之門外,

不讓進去採訪。

 

彭博通訊社因為發表有關中國政府高官私人財產的調查而在中國被封。

 

卡梅倫在與李克強共同舉行記者招待會時隻字未提人權,

記者提問也被禁止。

 

取而代之的是,

兩人宣讀了事先凖備好的聲明,然後退場,

就連BBC政治事務編輯尼克·羅賓遜嚷著要提問也無人理會。

 

事後,卡梅倫接受BBC記者採訪時說:

「我們談到了所有問題,就如同我以往做的一樣。

無論我何時來中國,我總是提及人權問題,

我這次訪問繼續這樣做。」

 

他還說:

「英國涉藏政策沒有改變。

我做反對派領袖時見過達賴喇嘛,

我當首相後也見過達賴喇嘛,

我沒有與他再次會晤的計劃。

但我的日程不是我能決定的。」

 

唐寧街10號首相府發言人在談及彭博社記者被拒採訪時說:

「我們在聽到這一消息後

立即向中國高級官員表達了對記者被拒參加新聞會的深切關注。

我們認為這一做法完全不合適。」

—————————————————————————————————-

Jefferson Chen · 留言最多的人

 

19世紀的英國首相巴麥尊(Lord Palmerston)說此名言:
 
[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Britain has no permanent friends, nor permanent enemies.
She ha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美帝國為了其國家利益,通常是無所不用其極,
 
薄瑞光的這席話,台灣人不必在意。
———————————————————————————

[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Mahatma Gandhi

有人問  甘地 ( Mahatma Gandhi )

對於「西方文明」( Western Civilization ) 有何看法,

他回答:「這也許是個好點子」

(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