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中國模式

2016年9月22日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0922/how-to-counter-chinas-global-propaganda-offensive/zh-hant/

作者馬雷克·歐爾伯格(Mareike Ohlberg)、

勃春·郎(Bertram Lang)是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馬雷克·歐爾伯格, 勃春·郎

中國新聞機構新華社租借的時報廣場廣告牌。攝於2011年。

Stan Honda/Agence France-Presse

中國新聞機構新華社租借的時報廣場廣告牌。

攝於2011年。

抵制中國模式

==========

柏林——對許多西方民主國家而言,這一年殊為艱難

——而中國卻不斷在傷口上撒鹽。

 

隨著唐納德·J·川普 (Donald J. Trump)在共和黨初選中冉冉升起,

中國的官方媒體新華通訊社幸災樂禍地將美國總統選舉

描述為「一場鬧劇,證明自詡的世界民主標杆失靈了。」

 

新華的另一篇文章則利用民主黨郵件泄露事件來重申

金錢政治已成為美國選舉的不治之症。」

 

美國的民主制度並非唯一的靶子。

 

中國的官方媒體還在英國公投決定離開歐盟後左右出擊。

 

《環球時報》的一篇文章直言:「脫歐公投撕掉西方民主的皇帝新裝。」

 

當西方疲於應對民主程序的短處之際,

中國正抓緊機會宣揚自身的體制。

 

比起幾位前任, 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

中國在與西方展開意識形態競爭的信念 要深得多。

 

中國的宣傳專家不再滿足於御民主思想於國門之外,

而是認定,倘若共產黨期望繼續掌權,

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令中國的政治體制具備海外吸引力上。

 

在大約每年100億美元預算的支持下,

中國媒體機構在擴大全球存在感,

響應習近平提出的媒體機構「講好中國故事」的號召。

 

這意味著,將中國的政治體制

——所謂的「中國模式

——描繪為由受過良好教育、有著遠大理想的技術官僚

執掌的選賢任能、效率為上的統治制度,

而該制度優於西方民主制度。

 

中國的宣傳手法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一家被認為得到共產黨支持的公司製作的視頻

《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例子。

 

這則視頻在網上傳播,同時針對中國與海外觀眾,

其中比較了成為美國、英國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程序。

 

雖然中國的體制呈現為

領導人經過數十載培訓歷練的選賢任能制,

但對美國選舉程序的描繪集中在了募錢的必要性上。

 

包括這則視頻在內的不少作品屬於專業製作,

比起出了名的措辭古怪的共產黨傳統宣傳,

認出它們是政治宣傳的可能性要大為降低。

 

隨著共產黨招募私人公司來協助征服海外媒體市場,

散播北京理念的工具正在擴充。

 

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收購了南華早報》。

 

此舉引發了對於這家香港報紙的報導會受到北京更直接控制的擔憂。

 

中國的官方媒體機構近年來還與澳大利亞企業簽訂了內容分銷協議

 

在非洲,中國媒體的存在感在過去10年裡飆升,

北京在積極宣傳自己這種與政府友好的軟性新聞理念

作為對輿論監督理念的替代品。

 

在美國,中國曾高調地嘗試收購大型新聞媒體公司

——比如黨擁有的南方報業集團

在2010年提出過購入《新聞周刊》(Newsweek)

——但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目前雙雙發行

由得到國家支持的《中國日報》提供的一份付費增刊

名為《中國觀察》(China Watch)。

 

新華則正在時報廣場的一塊巨型廣告牌上傳播自己的訊息,

近年來還有數以億計的中國資金湧向好萊塢。

 

中國還正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紮根。

不少西方院校關閉了在校園內設置的由中國資助的孔子學院,

理由是在它們看來傳播北京價值觀的種種不合適的行為。

 

然而,還是有大約500家孔子學院分佈在世界各地,

並且計劃在2020年將這一數字翻番至1000家。

 

中國或許目前在試圖影響西方輿論上面臨困難,

但忽視這種努力將是錯誤的。

 

其中關係到許多東西。

中國模式得到廣泛接受將危及中國自身。

 

共產黨獲得更多合法性的話,

會減少政府背負的實行有意義的政治改革的壓力。

 

一種得到廣泛接受的單一意識形態

會進一步壓制中國社會的個人創造力與多元化。

 

中國模式還可能挑戰全球的善政準則。

 

在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看似陷入危機的情況下,

中國的宣傳或許會在發展中國家找到肥沃的土壤。

 

這些國家本就對中國的經濟成功與社會穩定印象深刻。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

西方政府應當抵擋住模仿中國做法的誘惑。

 

在美國參議院,提議中的

《2016年反信息戰法案》(Countering Information Warfare Act of 2016)

尋求提供可以抗衡中國(與俄羅斯)宣傳的敘事,

但這正好顯示出反應不當:

美國的宣傳將正當化政府應該資助信息戰的理念。

 

另一項同樣草率的措施是2001年眾議院提出的

限制中國新聞工作者入美簽證

用以回應北京對外國記者的政策。

 

西方國家不應試圖

兜售民主光鮮靚麗的一面,

或是讓批評者噤聲

而是應該關注能夠促進多元對話的措施

 

一種選擇是擴展美歐大學的相關項目,

從而促進本地學生與中國留學生的互動。

 

與之類似,

提高大學與智庫資金來源透明度的舉措也將取得效果。

 

這些資金有可能來路可疑,

西方此類機構得到的一些資助或許與中國有關。

 

最後,要展現出有可能既指出當代西方政治體制的缺陷與失敗所在

又不會破壞它的寶貴之處:多元、言論自由、樂於反思

 

這一點至關重要。

 

請不要邁入宣傳戰,從而犧牲掉這些價值觀。

========================================

在美國,中國曾高調地嘗試收購大型新聞媒體公司

——比如黨擁有的南方報業集團

在2010年提出過購入《新聞周刊》(Newsweek)

——但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目前雙雙發行

由得到國家支持的《中國日報》提供的一份付費增刊

名為《中國觀察》(China Watch)。

 

新華則正在時報廣場的一塊巨型廣告牌上傳播自己的訊息,

近年來還有數以億計的中國資金湧向好萊塢。

 

中國還正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紮根。

  [ 相關 ]

  抵制中國模式[ 紐約時報,Mareike Ohlberg,Bertram Lang]

====================================

[中國共產黨精心策劃低調擴張對世界及亞洲秩序影響更大]

 

美國國防副部長羅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日前説,

中國和俄羅斯正試圖改變世界秩序

 

但是,有專家警告説,

俄羅斯對西方的直接和公開挑戰相比,

中國精心策劃的低調擴張對世界以及亞洲的秩序影響力才更大

 

中國才是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國家。

 

[ 相關 ] 中國在悄然改變世界秩序?[VOA ]

======================================

 

[ 相關 ]

英德競相討好中國,歐洲為經濟利益妥協價值觀[紐約時報]

======================================

[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Mahatma Gandhi

有人問  甘地 ( Mahatma Gandhi )

對於「西方文明」( Western Civilization ) 有何看法,

他回答:

這也許是個好點子(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

=====================================

德總統訪華演講譴責共產統治缺乏合法性

2016年 3月 23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23_germany_china_visit

76歲的德國總統高克以他的

批判共產主義,推崇人權的立場而著稱。

 

德總統訪華演講

譴責共產統治缺乏合法性

=====================

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統高克周三(23日)

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公開演講,

譴責東德共產主義統治缺乏合法性,

強調人權和自由的重要性。

 

德國總統高克當天在上海同濟大學約100名師生面前,

以自身在東德生活的經歷和德國歷史為鑒,

譴責了專制政權。

 

高克表示,

共產主義統治下的東德剝奪了人民的自主權,

並羞辱和懲罰了那些反抗領導層意志的人。

 

雖然「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應當以多數民眾的利益為歸依,

但大多數人並未獲得幸福或解放。

 

高克還說,

由於沒有自由、平等、秘密的公共選舉,

以致政府缺乏公信力,與人民之間互不信任。

 

他並談到

德國「關切」中國近期傳出的、涉及公民社會的一些新聞。

 

他強調,

有活力和活躍的公民社會,

總是意味著一個創新、靈活的社會。

 

但是他沒有具體點明引起德國關切的是哪些事情。

 

他表示,大學應當是沒有禁錮,可以公開坦誠討論的場所。

 

76歲的德國總統高克以他的批判共產主義,

推崇人權的立場而著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

對高克的言論有何回應時,

表示還沒見到高克演講的有關報道,

但稱高克此次訪華是懷著增進對中國全面、客觀了解的態度。

 

華春瑩說,

高克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表示,

雖然德中社會制度不同,

但能夠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礎上

推進雙方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環球時報》前天的一篇社評認為,

即使高克在訪華期間談論人權,

也是應付西方媒體的虛事,

不管高克說了什麼,並不具有任何真實意義。

=========================================

德國總統高克

批判共產主義,推崇人權

 

 

共產統治缺乏合法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