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台須讓美知道 民意盼維持現狀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

台須讓美知道

民意盼維持現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5/today-t1.htm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三日報導〕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

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

在阿拉伯世界出現民主是可能的,

但不會一夕間發生,

就像台灣發展出堅實的民主文化,

也是經過多年的建造。

他並提醒台灣,

如果台灣民意要求維持現狀,

而非統一,就要盡力讓華府明白

台灣民眾的意願和顧慮。

波頓曾在小布希政府任內擔任駐聯合國大使,

目前是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立場友台。

他認為聯軍軍事介入利比亞的目標

應是除去格達費,

僅是保護利國平民是不夠明確的,

格達費若繼續存活並掌控政權,

很有可能重新支持國際恐怖主義,

發展核生化武器,

他憂心歐巴馬政府沒有明確目標,

會讓軍事干預的任務混沌不明。

波頓說,

他看不出在格達費仍在位的情況下,

保護平民的目標如何能達成。

另一個大家不樂見的情況則是

利國陷入長期的分裂和混亂,

變成另一個索馬利亞,

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雖然聯合國這次通過決議案

授權國際社會

對利比亞動武是少有的情況,

不過波頓指出,還有五個國家棄權,

一旦俄國等國家決定在安理會

更嚴格地限制聯軍的行動,

安理會可能會出現內部混亂,

甚至推翻之前的決議,

就外交面來說,

歐巴馬政府的地位非常脆弱。

最近從茉莉花革命到埃及、利比亞,

阿拉伯世界出現前所未有的改變,

波頓表示,

這些國家的未來很難預料。

他說,

美國當然支持民主,

但大家應了解,

民主不僅是選舉和投票,

民主是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

需要時間去發展,

以台灣為例,

民主的文化非常堅實,

但也花了很長時間去建造。

阿拉伯世界出現民主是完全可能的,

但不是一夕可成,

而且民主的形式

有可能被極端主義綁架。

中國積極擴武威脅鄰邦 美不能示弱

波頓月前在國會提到,

今日若發生台海危機,

歐巴馬政府不可能像柯林頓時代

派航母前來解圍。

對於台海新形勢,

波頓指出,

中國的軍力發展令周邊國家都感到擔憂,

特別是台灣,

如果北京感到華府在台海問題上太弱,

未來有可能會挑起危機以達到北京想要的目標,

台灣在美國有強大的支持,

但若美國總統在保衛美國盟邦的立場上示弱,

是令人擔憂的,

他認為歐巴馬政府在對外政策上太過軟弱。

利比亞正好可以測試歐巴馬政府的成熟度,

但迄今歐巴馬政府的政策非常混沌。

台灣人民應發聲 對抗華府親中主張

對於美國學者相繼撰文

指台灣「芬蘭化」或華府應放棄台灣,

波頓說,

華府總是會有人主張應向北京低頭,

勢力可能在增加,

但他不會低估華府支持台灣

以及維護台海現狀的力量。

對台灣而言,

如果民調一再穩定地顯示,

台灣民眾希望兩岸的政治關係維持現狀,

不是統一或獨立,

台灣就應該努力讓美國政府,

尤其是國會了解台灣民眾的意願和顧慮

這對台灣外交人員

支持台灣的美國友人都是很大的挑戰。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假象

 

民主不僅是選舉投票

民主是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

需要時間去發展,

以台灣為例, 民主的文化非常堅實,

但也花了很長時間去建造。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假象

民主第四權從未在台灣出現過

台灣傳播媒體中國人的禁臠

統治者傳聲筒偽裝民主第四權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