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常無能 馬政府再添一筆

「菲」常無能 馬政府再添一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8/today-fo1-7.htm

記者鄒景雯/特稿

這個政府,自前年八八水災發生後,

就被貼上了「無能」的標籤,經過了一年半至今,

這個標籤非但沒被洗刷,

還牢牢的緊貼在馬政府的腦門上,讓大家見著了,

尚未盡得其面,就先獲知「無能」為其代名詞。

這次台灣詐欺犯遭押往中國的危機處理,

馬政府事發多日至今,

居然連該如何適當「報復」菲律賓都不會,

這真是無能再添一筆,看來積重已經難返。

馬英九昨日召開了府院黨新春談話會,

對台灣的司法管轄權受到嚴重傷害,

居然僅指示「相關部會觀察後續狀況,審慎因應」。

馬先生是學法的,也當過法務部長,

照理是理論與實務兼具,卻沒有任何公開立場表述,

之所以採取這個態度,要麼就是他有特首心態,

因此毫不在意;要麼就是他軟弱怯懦,

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要麼就是他不是塊料,

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就超過了他的因應範疇。

或者,自我吹捧才是他的強項,

因此「上任後對改善兩岸關係著墨甚深,

相關成果有目共睹,連動到外交層面都有成果顯現」,

他倒是不忘講得嘴角全波,但與現實相較,

實在是諷刺極了。

有什麼樣的鍋,就會配什麼樣的蓋,

有這種總統,就會有同樣的部屬。

到底該如何檢討台菲關係,

外交部副發言人稍早釋出的評估是:

我企業與民眾對菲勞有需求,

因此台灣單方面提供的「台灣獎學金」

可能優先考慮刪減。

就此,外界不得不納悶:

馬政府官員的腦袋裝的全是豆腐渣?

什麼叫做「報復」?

當然必須是對方承受的壓力遠遠大於我方者,

因此方案的選擇必須以目標為導向,

菲勞每年為菲國賺進了大筆外匯,

是該國重要經濟支柱,

其關鍵性豈是每年十二至十五名的獎學金受獎者

可以比擬?

台灣社會固然對外勞有需求,

但菲勞並不具無可替代性,

即便以其操英文易溝通的優點,

政府仍可自其他引進國等途徑填補,

豈可任令菲國長年以來無視雙邊關係的氣燄?

更重要的是,

以菲國官員為主要對象的獎學金設置,

其目的在擴大菲國政府成員與台灣的理解與連結,

具有長遠的外交戰略意義,

怎可本末倒置列為標的?

唯有把外交當做末流,

才會錯把對菲獎學金當做favor,

視為可有可無的祭品。

昨晚,外交部暫未採取刪減獎學金之議,

不過,在宣布召回駐菲代表的同時,

經濟上的制裁仍未同步展開,施壓的效果絕對有限,

難道,馬政府根本不想真報復,只想交差了事?

當外交休兵實踐到極致,主權為之休克,

還有什麼好意外的?

這個無能的政府就是這麼無能透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