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與美國爭相拉攏印尼

 

分析:

中國與美國

爭相拉攏印尼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0/11/101110_obama_indonesia_by_jiangrui.shtml

蔣銳  BBC中文網特約記者

奧巴馬抵達印尼訪問

雖然奧巴馬的印尼之行也為美國企業製造投資機會,

他同樣表示美國將給印尼帶來更多投資。

奧巴馬訪問印度尼西亞的前一天,吳邦國早已結束對印尼的三天訪問,

並簽署了總額涉及66億美元的多項雙邊經貿合作協議,

主要協助印尼建設基礎設施。

美國《紐約時報》就指出,

中國選擇在奧巴馬到訪前一天宣佈這項投資,

其實是在向美國發出挑戰:

要拉攏印尼?

請你掏腰包。

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在兩年前上任時就宣佈,

會到自己童年時代居住過的印尼訪問。

印尼人聽了興奮不已,期待著他的到來,可是廣告做足了,

可是只聞樓梯響,訪印計劃一再拖延,

讓印尼人民空歡喜一場。

正當奧巴馬一再延後行程,今年一月,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更應印尼之邀前往訪問,

還不忘給這個千島之國帶來厚禮。

擴大中印雙邊貿易

吳邦國除了提議發展中印經貿關係,

還表示會鼓勵中國企業參與印尼的重大建設工程。

他還制定具體目標,希望在2014年之前,

將中印雙邊總貿易額增至500億美元。

然而中國在印尼的投資額遠不如美國,

根據印尼貿易部在今年4月份發佈的報告,

過去四年來中國在印尼的投資額為2.655億美元,

其中重點在基礎設施方面。

目前,美國在印尼的投資額為180億美元,

主要投資在能源領域。

雖然印尼也對中國的到來表示歡迎,而中國也決定加大對印尼的投資,

但中國與印尼的關係是否會因為經濟貿易而有所加強,

甚至超越美國在印尼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今年中印兩國建交60週年,但在中國發生文革期間,

兩國曾在1967年斷交。雖然印尼已經邁入新時代,

新政府採取措施取消排華政策,中國和印尼兩國領導人也經常互訪,

但對這個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這股新崛起的力量仍是陌生的,

他們仍無法看清中國的壯大帶來的是威脅還是契機。

今年初,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啟動,

印尼中小型企業商家就曾對這項協議抱持反對態度。

他們擔心中國的廉價產品會衝擊印尼國內的製造業,

並導致本土工廠關閉、失業率上升。

在恐慌中,印尼政府甚至曾考慮延後自貿協議的實施。

印尼顧慮就體現了一個問題:印尼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中國的崛起會給印尼人民的生計帶來威脅。

現在,中國對印尼伸出友善之手,協助該國建設基礎設施、對該國進行投資,

給該國帶來更多利益,但是否能消除印尼的擔憂,則言之過早。

雖然奧巴馬的印尼之行也為美國企業製造投資機會,

他同樣表示美國將給印尼帶來更多投資,但對美國來說,

兩國的關係不會單是經濟貿易上的,

而美國在印尼的影響力也不僅是由於金錢所發揮的作用。

「不能光有財富,而沒有自由」

前一天,奧巴馬抵達印尼後在記者會上表示,

美國希望看到中國繁榮成功,

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夠讓數以百萬計的人擺脫貧困。

言猶在耳,

奧巴馬在印尼大學的演講中,卻宣傳民主模式,

並以印尼作為範例,

說明發展中國家如何可以通過實行民主和多樣化,

改善國民的生活。

隨後他更指出:

「光有財富,沒有自由是行不通的」。

這句話一方面讚揚了印尼的發展,讓印尼臉上有光,

卻也似乎衝著中國以及中東國家而來,

否定了這些國家的發展模式。

另外,在演講中,他再次回憶當年在印尼的成長歲月,

以軟性的方式拉近了與印尼人的距離。

在這麼做的同時,他

其實也是在借用印尼消除與伊斯蘭世界的隔閡。

最後,

他還給印尼托付了一個重大的責任:

希望印尼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在面對天災連連的時刻,奧巴馬這番話無疑是給了印尼建立了一個正面的形像。

中國與印尼的關係,

保持在經貿方面,對其他方面並不過問,而美國與印尼的接觸層面要來得多而廣,

因此如果認為美國擔心印尼會向中國靠攏,

或許多慮了,

因為影響力並不是光掏腰包就能建立起來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