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不常開

 

好花不常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9/today-f2.htm

花費一百五十億元

在秋冬之交辦花博,

那真是人與天鬥

違反自然規律。

馬英九與郝龍斌

這些不食人間煙火

以浪費公帑為能事的權貴子弟

叫人不要「唱衰」花博,

其實花博「不唱」自衰。,

中國宮廷政治有「藉樹攀藤」的奧步,

藤自知細軟,要往上爬,只能依附大樹。

台北的秋天花博,怕乏人問津,只好另立名目以廣招徠,

「名人館」就是此類,而展出的鄧麗君遺物,據說吸引不少遊客。

打鄧麗君牌,藉樹攀藤,雖屬高妙,對花博卻是絕大諷剌:

小鄧的絕響,就是「唱衰」花博!

據說當年鄧小平聽到小鄧一聲「好花不常開」,

渾身老骨頭為之酥軟,

而會展出小鄧遺物的人,

不會沒聽過餘音繞樑的「好花不常開」。

不常開的「好花」,不是開在秋天與冬天,

而是開在春天。

慈禧太后偏愛的牡丹,

一年只在春天一現;

荷蘭名花鬱金香也是春天燦爛。

中國昆明號稱四季如春,

但它的花博也只能春天開始,

夏末結束

花離不開春天,那是自然的規律。

中國古人吟詠名句,

有「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到江南花自開」,

就是沒有「秋花春月」之句;

台灣有婦女命名「春花」,

但沒有人叫「冬花」。

浪費公帑,不事建設,

在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天氣辦花博,

當然是「別有用心」,

公器私用,藉保權位,

這就是國民黨政客的特質。

主辦當局高調宣傳,

辦花博可以「提高台灣能見度」,

但是,

馬英九這個國民黨政權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承認「大陸與台灣都是中國領土」,

那提高台灣能見度有何意義?

在經濟不景氣、人民生活困頓之際,

卻師心自用,

逆時而為,花鉅款辦花博,

這是「三脫」政客:

與市民脫節、與市政脫節、與自然脫節。

看鄧麗君遺物,

唱「何日君再來」,

花博與郝龍斌皆可休矣!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