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身份淺析?難民中華民國的華獨陽謀?

2018-07-04

http://www.peoplenews.tw/news/d161cdf2-ef57-4193-90c6-f16926fec56d

文/廖天琪(德國)

兩年前的民主選舉,蔡英文當選總統,西方媒體也只是簡略報導結果,而沒有對台灣覆雜的政局、它同中國的微妙關係和經濟連體做過任何深度的分析和詮釋。圖/張家銘(資料照)

兩年前的民主選舉,蔡英文當選總統,

西方媒體也只是簡略報導結果,

而沒有對台灣覆雜的政局、

它同中國的微妙關係和經濟連體做過任何深度的分析和詮釋。

圖/張家銘(資料照)

 

【歐洲之聲】​

台灣「身份」淺析(上)

==================

長久以來,世界都忽略、遺忘了台灣,乍看,

世人甚至拋棄了這個通過自己人民勤奮

建立了富裕民生、以和平手段成功步入開放民主社會的島國。

 

人口不過8百萬餘的瑞士,每年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卻能吸引世界各大國首腦蜂擁而至。而人口超過2千萬的台灣,眼下幾乎是籠罩在「硝煙」中,中國軍機軍艦頻繁繞島巡遊,凸顯了威脅恐嚇之勢,卻未能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和發聲。台灣猶如一顆小石子落入江面,濺不起幾顆水珠子。

西方媒體向來很少提及台灣,提到的時候,多半是天災人禍,地震颱風之類的。兩年前的民主選舉,蔡英文當選總統,西方媒體也只是簡略報導結果,而沒有對台灣覆雜的政局、它同中國的微妙關係和經濟連體做過任何深度的分析和詮釋。許多介紹全球不同地域和國家的綜合性節目裡,歐美和亞非拉國家的主題均霑,其中有關中國的報導頻繁播出,連香港、西藏都不時會有專題報導,但是以台灣為對象的節目,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多半帶著獵奇和無關痛癢的娛樂趣味,而對於敏感的政治、歷史問題,從未進入人們的視角。

有時候,電視上說到台灣,會加上一句,這是「中國聲稱要分裂出去的一個省」。很多歐洲人把台灣跟泰國混淆,因為英文Taiwan和Thailand聽上去很接近。當有人這樣迷糊時,我就說是蔣介石的台灣Tchiang Kaishek’s Taiwan,或民族中國National China而不是共產中國,他們才恍然大悟道,對啊,福爾摩沙。西方人對台灣的陌生和隔閡,近年來有增無減,因為年輕一代的人,對於蔣介石這個歷史人物的名字多半聞所未聞,畢竟歐亞的時空差距太大,而世界各地發生的迫在眉睫的中東戰爭、伊斯蘭恐怖襲擊,難民壓境這些問題跟他們自己有更多切身的關係,台灣不在常人的關註範圍之內。

最近我們到訪台灣,跟一些友人談過這些問題,

進行一些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發覺許多問題有著覆雜的層面,

想在此陳述釐清。

古人有云「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筆者畢竟身處歐洲,作為觀察者,許多看法不克周全,

略有片面粗淺之嫌,望讀者諒解。

 

被遺忘的台灣「球籍」

「球籍」的說法,是中共鼻祖毛澤東在1956年提出的:

「你(中國)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麽樣呢?

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球籍!」

習近平在2016年,隔世陰陽報告了毛澤東:

「中國已『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

 

那麼台灣的「球籍」在哪兒呢?

據2018年統計,聯合國共有193個會員國,卻沒有台灣;

世界衛生大會(WHO)攔拒台灣參與;

國際民航組織(ICAO)阻撓台灣參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拒絕台灣參與等等,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台灣已深陷「球籍」的危機。

台灣其實並不那麽微小,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為世界第38大島嶼,

人口約2,331萬,曾有亞洲「四小龍」之譽,素有「寶島」之稱。

台灣的國土面積在世界排名137位,

台灣的人口在「世界人口列表」中排名56位,

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GDP)排名22位。台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4,577美元,列表排名介於32-33名之間,因台灣不作為國家,無排名座次,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643美元,排名第71位,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7年提供的數據。而在世界銀行與聯合國的統計表中,均不顯示台灣數據。

早在上世紀7、80年代,鐵托逝世的前後,我曾去過南斯拉夫數次,那時美麗的亞得裡亞海灘和陽光吸引了很多觀光客,但是在社會主義經濟主導下,市場貧困物質缺乏,令人不敢恭維。90年代整個巴爾幹半島翻身了,原來苦命落魄的賣花姑娘現今成為富家女,優雅迷人。今年的4月和6月間,我分別去了其中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這兩個國家原來都隸屬於前南斯拉夫,前者1991年宣布獨立,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很快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後者雖然也於1991年宣告獨立,並於次年得到聯合國的承認,卻經過5年同原南國賽爾比亞軍隊的浴血戰爭,方才脫離虎口,成為獨立國,休養生息,撫平創傷。

斯洛維尼亞的國土面積是2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05萬,國民生產總值(GDP)排名84位。克羅埃西亞的國土面積是5.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15萬,國民生產總值(GDP)排名79位。這兩個國家無論在人口規模、還是經濟實力方面,都遠遠地落在台灣之後。但他們得到歐盟的蔭庇,政治獨立,經濟附屬,不需贍養軍事國防,憑藉位於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地理優勢,只努力發展觀光,成為富裕悠遊的國家。

拋開上述的兩個小國,即便是蘇東分崩離析之時的90年代初期,趁亂脫離了蘇聯帝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早就得到聯合國的承認,也是歐盟成員,並進入世界各種貨幣和防禦安全性國際組織。看看這些「新近」獨立的國家,台灣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地方呢?其實,從歷史和本身的經濟、國防條件來說,台灣即便與長期立國、安定富裕的其他歐洲國家,諸如比利時、葡萄牙、荷蘭、瑞典、奧地利、瑞士、丹麥等並列,也並不遜色。

台灣1987年結束了威權統治,未經流血和戰爭,和平過渡到民主體制,創造了經濟奇蹟,躋身於發達國家之列。然而30年過去,它在國際上的地位依然是「妾身未明」,原因在哪裡?只是「大國崛起」的中國的橫加干預嗎?這雖是主要原因,卻未必是唯一的原因。有些病竈是在自己本身。

台灣的病癥在哪兒

非洲有俗語道:別忘記熱水是由冷水燒成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上世紀60年代當中國在「自作虐」式、發燒發熱地推動文革,紅衛兵打砸搶破壞文物,對街坊鄰居、校長老師、機關領導批鬥抄家,知識份子被當作牛鬼蛇神,關進牛棚之際,台灣社會卻按步就班蓬勃發展。進入70年代,雖然聯合國的地位被共產中國取而代之,但是「處驚不變」的台灣,人民同仇敵愾,努力打拼,成就了經濟起飛,台灣人民的本土意識覺醒。待蔣老先生去世,蔣經國接任之後,台灣社會更趨成熟。黨外人士努力爭抗,許多人身陷囹圄,依然不屈不撓,民心所向,最終蔣經國開放黨禁報禁,近40年的戒嚴終告解除,台灣正式進入一個有自由選舉的民主國家行列。

台灣在1971年被擠出聯合國的時刻,蔣介石囿於個人的恩怨情結,依然不放棄「反攻中國」的國策,堅持中華民國正統,沒有把握時機,犯下歷史性的錯誤。如果當時隨即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與中國並存,並非沒有可能性,據說彼時日本、英國、法國都尚希望「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將近半世紀過去,中國如今成為經濟政治大國,任誰都不願與之為敵,造成台灣現在在國際上的尷尬處境,身份未定,莫衷一是。再看看近30年來,台灣的發展重心與中心在哪兒?似乎是圍繞著「名份」在折騰,在彎彎繞。強鄰壓境,藍綠陣營卻依舊各自在爭地盤,不顧大局,其險境正如鷸蚌相爭而不自知。

聯合國沒有接納台灣,但台灣自己也沒重視自己的國家主權地位,從主客觀上來說,台灣至今不知道自己是誰?是什麽身份?一個民族與國家處在這個大千世界裡,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這日子再好也難過,特別對於青年一代,造成他們對於個人和國家前途無所適從,喪失追求和信心。


聯合國沒有接納台灣,

但台灣自己也沒重視自己的國家主權地位,從主客觀上來說,

台灣至今不知道自己是誰,是什麽身份。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台灣陷入了複雜的境況:現實的爭執中,有說是國家,中華民國;

有說是地區,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九二共識)。

就前景的追求:有以文化、民族等立國,建立台灣國;

有維持原狀,維系「一中各表」狀態;

也有迎合中國政府幹脆兩岸統一。

 

不論親中的藍營還是主獨的綠營都犯了邏輯思維的錯誤,

兩邊都忽視了台灣本身既有的主權國地位,自毀長城,

單單陷入「爭名份」的漩渦裡。雙方主要論點不外乎下面兩種:

1.

提出「公投」的思路,要建立新國家——台灣國,這種思路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它等於是一種自我否定,等於通告世界:「台灣以往不是主權國家,現在要獨立,要成為主權國」。台灣退出了聯合國,也就是個名份、名稱的改變問題而已,它依然還是原先那個從1945年擺脫了日本殖民地身份,1949年以後就擁有獨立經濟、國防和外交的主權國,既沒有被聯合國接管,也沒有被共產中國佔領,一切都毫髮無傷。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國,只需走憲法程序變更國號即可,不影響現有的主權國地位,爭取民意是對的,大家公投選一個新的國名——台灣、台灣國、台灣共和國、中華台灣共和國、民主台灣、台灣公國、福爾摩沙,選項很多,但是已經是個獨立的主權國,並不需要公投,再「獨立」一次。

2. 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就更是玩弄文字遊戲,不敢面對事實真相的模糊式太極拳法。明明是一中一台,卻只取前半部的一中,台灣難不成應當沈入海底永遠消逝?同文同種、血濃於水又如何?君不見愛爾蘭早就脫英,蘇格蘭也要脫,連大不列顛都要脫歐,也沒人大驚小怪。脫、離、分、割是現代人類自由意志的一種表現,是當代的潮流。歐洲經過兩三百年分分合合的戰亂打鬥,最終到了二十世紀人們才逐漸覺醒,任何分與合的事,只要是雙方和平理性地協商,都可以解決。最下策,也是犯罪的行為,就是啟用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

台灣憲法中的「與中國統一」概念,只是表述未來目標與追求,並不成為台灣主權國家的羈絆,也不影響與中國的全面合作與交往。

台灣曠日持久的獨立運動犯了邏輯思維和法理的錯誤,等於向國際社會說明一點:台灣似乎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非主權國地位,台灣要獨立,徹底脫離中國政府的管轄。圖/張家銘

台灣曠日持久的獨立運動犯了邏輯思維和法理的錯誤,
等於向國際社會說明一點:
台灣似乎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非主權國地位,
台灣要獨立,徹底脫離中國政府的管轄。
圖/張家銘
 

 

以文化、民族建國不周全

關於尋求以文化、民族的因素立國的論點,

我們認為這種理論似是而非,有局限性。

筆者在歐洲待久了,舉目四顧,似乎在歐洲這片大地上,

並不是以文化、種族立國,歐洲中西部這些國家泛泛來說

都屬於日耳曼民族,盧森堡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盧森堡語;

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語;瑞士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意大利語;

比利時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法語、德語。如果以這思路延伸,

豈不是麻煩了?

瑞士應該分裂成3個國家,比利時至少該分裂成3個國家。

而德國、奧地利該合並為一個國家,諸如此類,按照這一法則,

歐洲將會出現一次國家重組的震蕩。

再看原來的捷克斯洛伐克,1991年,同文同種也都和平地一分為二,

成為和平共處的鄰居,兄弟鬩墻有什麼不好?

中國人太被「煮豆燃豆萁」的情結繫絆了。

有人想讓台灣撇清漢民族、文化和文字,

以為這樣能為「獨立」找到藉口,這既無法自圓其說,也毫無必要,

試舉二例:

1.

人們時常提出「民族魂」,什麽是「民族魂」?

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宗教、民風、民俗等的綜合傳承,

我們能輕易地擺脫自己的「民族魂」嗎?

那豈不是變成了行屍走肉?

如果一個民族不敢正確面對自己的祖先血脈和民族文化,

這種否定自己,煙滅記憶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歷史文化傳承就是一個人的靈魂和影子,歌德文學鉅作裡,

浮士德出賣了靈魂,結果瘋狂毀滅。

浪漫時期德國作家夏密佐(Adelbert von Chamisso)筆下的

彼得.施雷密爾(Peter Schlemihl)將影子跟魔鬼交換,

結果寂寞鬱鬱一生。同樣地,喪失了靈魂的民族,

等待他的就是萬劫不復。

2.

以民族、文化建國並非不可,但是要組建的各方都有足夠的理性

和感性的成熟認識,特別是情感方面,就像進入一個婚姻契約一樣,

彼此應當是情投意合,才能奠定牢固的基礎。

如果只是買賣,甚至強制性的結合,那麼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結果,

指日可待。

生活在台灣的人,不應當以省籍劃界,不應以政治理念排他。

遠的不說,就看最近70年,中國淪陷於中共之手,

各個省份的人為了避秦,渡海來台,跟島上的居民融為一體,

這期間自然有摩擦,排擠、爭奪,但是經過風風雨雨,

終於還是磨合得很好,許多政治冤獄得到平反,轉型正義得以申張。

這時候若還有人否認這塊土地是自己的故鄉、故土,

那就是情商有問題了。

執政者要特別照顧那些在情感上還不認同台灣的上一代外省群體,

不要一味指責,理解中國人「落葉歸根」的情懷,去團結爭取,

贏得他們的民心民情民意。

 

國家誕生的歷史範疇

現在我們把台灣的國家主權地位放在歷史的大框架中,

也就是歷史範疇、歷史範式 (paradigma)裡來省視,

不論縱向橫向地看,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應當有足夠的自信。

中國古代有「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歷史上國家的疆域處在不斷地演化與變遷中。

歐洲的歷史同樣如此,分分合合,國家不斷地在重組和重建中。

翻開歐洲歷史,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

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瑞士、盧森堡等,由於王朝的分崩離析,

這些國家在17到19世紀先後獨立,這就是國家誕生的歷史範疇。

前面提到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

在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瓦解時,1991年宣布獨立建國,

並很快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這就是兩國獨立建國的歷史範疇。

 

台灣(中華民國)是1946-1949年國共內戰的結果,

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釀成了台灣國現況,

台灣就是一個現實與事實的國家,這就是它的來源和根由,

也是它的歷史範疇。

 

國家的歷史範疇,就是考察國家誕生和建立,

是在當時歷史的概念和框架中產生的,

換句話說,是指國家的歷史發展演化過程,帶著歷史的痕跡,

或者說烙印。

 

「台獨」的提法是個問題

台灣提出「獨立」,有點不倫不類,並非明智之舉 。

加泰羅尼亞的獨立運動,旨在徹底擺脫西班牙的管轄,獨立建國,

傳遞給國際社會的信息、目的與意義十分清晰。

魁北克的獨立運動,蘇格蘭的獨立運動等與加泰羅尼亞的情況是一樣,

他們分別是為了脫離加拿大和英國,獨立建國,

這些民族和地區提出獨立的要求是正常的,

因為他們至今是母國的附屬部分。

跟上面這些地區和族裔不同,台灣在事實上、現實中,

原本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隊、警察、法院等

五臟俱全的主權國家,不隸屬於任何政權,無須聽命於任何政府。

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當年聯合國不僅承認,並且自1949年以來,

接受台灣的「中華民國」不僅代表台灣,還代表整個中國。

 

1971年以後改正了現實狀況,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代表中國了。

但是台灣依然是台灣,並未失去它的主權國地位,

它只是不再代表中國了。

 

所以台灣應該繼續以主權國姿態,翺翔於國際空間,

這才是台灣應該努力拼打的方向。

台灣曠日持久的獨立運動犯了邏輯思維和法理的錯誤,

模仿上述其他地區和民族的獨立運動,等於向國際社會說明一點:

台灣似乎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非主權國地位,台灣要獨立,

徹底脫離中國政府的管轄。

 

這樣錯誤地把自己定格在非主權國地位,這不是畫蛇添足,十分荒謬嗎?

 

難怪國際社會三緘其口,即使同情台灣的獨立運動,

也不敢來摻和中國的「內政」,得罪老共。

 

「統一」議題幾點思考

中國的「統一」口號,本身證明了海峽兩岸各自為政,互不從屬,

才出現了「統一」的空間和可能。

如果原本是從屬關系,屬於同一個政體(政府)領導下,

只需使用「調整」,即可處理兩岸關系。

1.

前面提及,台灣國的存在是1946-1949年國共內戰的結果,

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釀成的狀況。

台灣問題時間跨度近70年,這70年的分離狀態難以彌合,一蹴而就。

2.

事實上台灣是主權國家,國家不分大小,談合作可以,

談「統一」就沒有必要,是誰統誰?

在今日的政治文化裡,大小、強弱的概念

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和平的基礎上。

3.

眼下海峽兩岸政府不具備和平談判的環境和條件,

中共政府軍艦軍機繞台巡遊,呈劍拔弩張態勢,

這不是在營造和平談判的環境,而是霸王硬上弓。

這是強欺弱,是大魚吃小魚,是過了時的叢林規則。

4.

1990年東西德合二為一,

他們不願用統一(Wiedervereinigung)、合併(Anschluss)的字眼,

經過再三的斟酌,而用了「加入,加盟」(Beitritt)這個詞,

就是為避免歷史上那些德國吞併他國的尷尬和傷感情的記憶,

這種做法很值得參考。

「聯盟」是一種平等的態度,也意味著和平、兩廂情願。

因此建議今後海峽兩岸和平「聯盟」,但是「統一」則敬謝不敏。

即便是「聯盟」,也必須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

 

結語

以上陳述了一些通過觀察、討論和歸納而得出的幾個論點,

本文論證的目的很明晰。台灣從1949年以來就是個獨立的主權國,

蔣中正渡海來台,把原來的國名「中華民國」也帶過來,

雖然不符合事實,但是被國際社會承認了二十多年,

1971年,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

承認它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當時並未說

它也代表以「中華民國」自喻的台灣。

這是史實,台灣政府只要公開申明「中華民國」只代表台灣,

那麼什麼公投,獨立,改國號都是多餘的。

如果為了正本清源,讓人不致混淆,那麼改名為台灣,不提中華,

也是明智之舉。

不論如何費唇舌,台灣是主權國家的法定概念,毫無異議。

台灣人民要有自信,台灣政府要有智慧來貫徹這個歷史的正名問題,並掌握契機,將之普及推廣到國際社會,更正世人的錯覺。即便一時做不到,至少自己要有底氣和信心,讓島國的居民,特別是年輕世代有清晰的民族國家認同感和驕傲感,萬變不離其宗,台灣人的民族魂壯大堅實,那就不是飛彈航母可以摧毀的了。

===================================================

===================================================

[  ]

 

 

 

 

=====================================================

[台灣關進中國牢籠73年, 中國難民1949 ,台灣的中國人,台灣人是南島民族]

 

「南島語族」發源地台灣,吸引許多人在這塊土地混血,

並不斷擴散出去。

 

此一事實,讓蔡英文總統決定採取雄辯的獨特認同觀,

來取代台灣「中華屬性」的歪曲言論,

並有助重新擬訂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發展關係。

 

[ 相關   台灣,南島語族搖籃的驕傲![ 邁克爾.特登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    中國國旗冒充台灣國旗                 ]

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images/ic/320x180/p04pzd1g.jpg?resize=293%2C168&ssl=1

          美國               中國                                       台灣

———————————————————–

1924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國旗

1949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旗

==============================================

The endless Chinese civil war of the China Lobby  in Taiwan

after 1949.

===============================================

[  華獨( 台灣的中國人 ) vs. 台獨 (台灣人) 的差異圖  ]

「我要討厭你五分鐘」臉書貼出分辨「華獨」與「台獨」的差異圖,代表「華獨」的人偶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代表「台獨」的人偶則手持台灣綠地旗,和台獨的鯨魚旗。(圖片取自「我要討厭你五分鐘」臉書)

台灣的中國人 vs. 台灣人

 [ 相關 ]  華獨和台獨的差異!說出重點 [  ]

==============================================

[美國反對用中華民國之名代表台灣人民, Fake ROC ]

 

>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台灣不該選舉中華民國總統 ]

>>  [台灣不該選舉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 ]

———————————————————

台灣的ROC,成立於1950年3月不是國家 !

 

美國反對中華民國之名代表台灣人民

 

李扁頂著「ROC總統」頭銜 稱「兩國論」「公投入聯」,

是借台灣人民的權利 無國家地位的ROC確立國家地位

美國總統國務院台灣關係法反對。

 

台灣關係法規定台灣人民具備國家地位

只是尚未國家正常化而已。

 

美國政府反對ROC總統辦公投

來改變台灣人民已具備國家地位」的法律地位

 

入聯台灣人民台灣國的權利,不是ROCROC總統的權利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蕾婷娜:

台灣關係法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仍然有效指導美台關係」;

 

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美國早已廢止ROCROC還政台灣人民進行建制。

 

[ 相關 ]—>續「與鄭弘儀談公投」[連根藤]

================================================

台灣的中國人,                               ]

 

我們不承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我們不承認中華民國國旗、是與美國有官方關係的國家。」

 

董雲裳說,

美國的政策,是不在美國官方網站上,顯示中華民國國旗。」

這是 Susan Thornton 根據國際法的明確證詞。

 

台灣還沒建構成一個被國際承認的國家,

既然還不是國家, 所以美國才另訂了一個「台灣關係法」(TRA)

來做為美國與台灣交往的法源。

 

TRA是美國的國內法而非國際法,原因就在台灣不是獨立的國家。

有朝一日, 台灣打拚成為國家了,

那時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就必須取消改為國與國的條約。

 

 [ 相關 ]   2018美國參議院聽證會, 台灣地位的真相 [ 蔡明法 ]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表示,

希望蔡英文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這個頭箍,國民黨願意套上,

對老共便有實用價值。

 

當它對新政府沒用時, 老共很自然會換一個頭箍,

屆時只要念個緊箍咒, 能讓不聽話的新政府頭痛打滾。

 

這頂新的頭箍或許就是「他們自己的憲法」,

它是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方向壓枝。

 

就「中華民國憲法」而言,本來就有其危險性。

 

1946年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在台灣有效運作,

某種程度是挑戰台灣的國家法理地位,

所謂「一中憲法」、「憲法一中」便透露了這種曖昧性。

 

 這部憲法在中國制定時並不涵蓋台灣

當時台灣仍屬於日本領土。

 

[ 相關 他們2300萬人自己的憲法

===============================================

[                                         ]

英國學者琳達·范德霍斯特(Linda van der Horst)

日前於雜誌《外交官》()撰文,

以一名女子開啟的尋根之旅,

發現一直以為自己祖先來自中國福建的她,

其實也擁有達格蘭族塔塔悠社的平埔族血統。

 

琳達·范德霍斯特10日

「台灣身分認同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

為題,

敘述女子彭凌(Rosey Peng)在一次渡假回台時,

無意間開始了她的尋根之旅,

她以前的自我認同一直是中國福建人,

但也曾聽過台灣人大多有原住民血源。

 

她在努力不懈的找尋後,在戶口登記機關的檔案中發現,

原來自己的外祖母被註記為「熟番」,

也就是平地歸化的原住民。她的確有原住民血統。

 

相關  ]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英學者:大多數台灣人不以為然[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