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中國難民的謊言迷障,世衛誠實豆沙包

2017年05月26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7780

宋承恩

除非台灣人民能夠接受中國所設定的前提與規則,

2017年 WHA事件之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特別是聯合國體系,只有一條路,

就是以主權國家的身份,追求獨立的承認與地位。

這也許並不是一蹴可及,

或者要花費相當長的等待,但捨此別無他途。

(湯森路透)

宋承恩專欄:

 

吃一口「世衛誠實豆沙包」

====================

在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受阻

與總統就職週年的紛擾之中,

陸委會張小月主委5月18日在記者會中表示,

「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

「我們絕對不會接受一中原則,台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

 

乍聽之下與陸委會向來的發言,有很大的不同,

令人好奇是否意味著政策上改變的先聲。

 

張主委22 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

「我們絕對不能接受陸所提出的一中原則,

這與台灣過去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同」,

則回到熟悉的語言。

事實上,

這段期間不只是陸委會,包括中國相關單位,

乃至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發言人,

世界衛生大會上圍繞是否邀集台灣出席議題的辯論,

都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有所發言。

這些立場表達,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乃至台灣的國家定位,

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我們不妨以較全盤與長遠的眼光,逐一檢視。

 

新舊交錯的文字遊戲

兩岸間的高來高去,向來含有一定程度的文字遊戲成份。

 

為將來協商保留彈性是一回事,若牽涉國家定位此種大事,

仍須以批判性的眼光清晰檢驗。

 

經過分析,可以很確定的說,陸委會5月18日的發言,

並沒有作出任何新宣示,

仍然在中華民國向來的政策框架之下。

 

要突破向來的語言迷障,必須服用以下三個誠實豆沙包

1. 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

要看是一般性的對世界說,

還是具體地相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說;

2. 說「台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

要看是地理意義下的台灣,

還是國際關係意義下的台灣

─那具備一切主權國家要件,卻普遍不受承認,

簡稱「台灣」(或稱「中華民國」)的政治實體;

3. 說到接不接受「一中原則」,

要看這原則的內容是什麼。

 

「主權獨立的國家」─相對於誰?

事實上,這次並不是陸委會第一次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

 

即使在馬政府的時代,

必要時陸委會也把「主權獨立國家」掛在嘴上,

只是推導出相對於中國不是主權國家的結論。

 

以下這則2013年6月12日的陸委會新聞稿可以作為例子:

「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係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以務實定位兩岸關係,也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

 

根據憲法, 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而我國憲法上的領土,

涵蓋臺灣與大陸,政府當然不能承認在我國大陸領土上,

另有一個國家的存在,因此我們不能承認對岸是一個國家。

 

既然如此,兩岸關係當然不是『國與國』關係。」

 

吃下誠實豆沙包:陸委會所謂「主權獨立的國家」,

是相對於中國所說嗎?

 

明顯不是;不然,何來「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的結論?

相對於其他國家呢?

如果是,是否會產生台灣以國家之姿面對世界所有國家,

唯獨以「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之姿面對中國的怪異現象?

 

這其實是真實存在於台灣法制的現象:

在對外經貿上,台灣與紐西蘭、新加坡分別訂有自由貿易協定,

皆需經過國會審查;惟獨與中國的經貿協定,

一概以「兩岸」軌道處理,即使台灣與中國皆是WTO的會員,

在此點上跟台紐或台新並無不同。

 

其結果是

行政部門引用大法官解釋,不認為兩岸協定是「條約」,

千方百計以備查案送立法院,終至引發太陽花學運,

至今兩岸協定監督條例還未完成立法。

 

那麼,面對國際組織呢?

是要以「主權獨立國家」的面貌出現?

 

還是只要「參與」, 不顧名義地位,

即使透過與對岸協商、得到默許,甚至特別安排?

 

如同在2017年世衛事件中看到的,現實上參與聯合國體系,

除非中國政策改變,

與對岸的特別安排必然意味著以「中國台灣」的地位,

經中國同意的參與。

 

這是台灣能夠接受的嗎?

 

如此出現,

其他國家會把台灣當成「主權獨立國家」對待嗎?

 

用來施加框架的憲法

服下第二個誠實豆沙包,再讀一次陸委會2013年的文字,

揉揉眼睛看它怎樣以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開頭,

得到不能以國與國關際對待中國的結論?

 

是依據憲法有關領土的條文,認為涵蓋臺灣與大陸,

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

 

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修憲民主化後,留下來的遺跡。

 

同一部憲法,同樣也可以用來強調

「修憲後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完全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

導出兩岸基本上是國家對國家,

而不是「一個中國」內部關係的結論

端看詮釋者是把憲法當成活生生的文件,

從國民主權的原則出發,還是把憲法當成是銘刻於金石的神主牌,

為政治信條服務。

 

事實上,

2013年時所謂的「一國兩區」模式,在邏輯上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如果在佔絕大部分的「中國大陸」領土上,

存在著一個不能承認的政權,

表示「中華民國」事實上未對該片土地行使有效統治。

 

如此的領土主張,不僅不符合事實狀態,

也違背國際間對領土的理解。

 

甚者,在中國躍升為世界強權,

實際上控制或影響許多攸關台灣的決定的當前世界,

多少台灣的利益隨著此種寬鬆定義的「兩岸同屬一中」

而仰北京鼻息,WHA僅為其中一例而已。

 

那麼,2017年的陸委會,

在說「台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時,

是否仍是「一國兩區」意義下的地理意義?

 

如果是,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

因為如果前提是「台灣與中國大陸都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

台灣當然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無庸廢言。

反之,

如果2017年的陸委會對「台灣」與「中國大陸」指的都是

國際意義下的政治實體,

如同英譯句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is a sovereign nation. …

Taiwan is not a part of China.」

暗示的,那就有必要把這意思說清楚,而不是躲在語言的死角

很不幸的,

以憲法施加框架的想法,並沒有隨著馬政府的下台而逝去。

 

在蔡英文總統的就職演說中,

雖然強調「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但也承諾

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呼應著中國外長王毅2016年2月25日

新政府應遵循他們自己憲法所規定的

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說法,

兩方幾乎形成「一中憲法」共識。

 

所幸,

中國方面很快回到虛無飄渺的「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

也許正因為「他們的憲法」是「他們自己」可以改的。

 

另一個受限篇幅無法詳細討論的面向,

是中華民國向來自我設置的一中框架,

是否會因為納入國際文件而轉化為國際加諸的框架。

 

在此僅能說,不像中國神主牌式的使用,

國際文件基本上保留了尊重台灣人民意願表達的空間。

 

以美國的歷次政策聲明為例,

雖然認知「一中」是中國的立場,

但認為兩岸問題應由雙方自行以和平方式解決。

 

2012與2016兩次總統大選期間,

執政相關方面聲稱國民黨、中共、與美國三方都接受「九二共識」,

惟獨民進黨不接受。

 

兩次美國方面都透過管道澄清,

美國對「九二共識」並未採取任何立場

 

內容空白以預留民主政體自我定義的空間

若說蔡英文的就職演說,

因為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與其核心意涵,

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大可答覆,

實際上她已經完美的回答,因為標準答案就是空白的:

因為那號稱「共識」的東西,如果存在的話,

唯一的目的是在一個框架下,擱置沒有共識的部分

也就是雙方同意對號稱同意的內涵,

繼續保持爭議(agree to disagree),

好讓雙方的協商可以進行下去。

 

而對內涵保持空白,不但是為了尊重雙方的自主性,

在民主政體下,也是為了保留給未來世代自我定義的空間

 

吃第三個誠實豆沙包,還原歷史

「九二共識」這個名詞是前陸委會主委蘇起,

在2000年間所提出,以指涉兩方於1992年香港會談前後,

所獲得擱置一中爭議的諒解。

 

就其內涵,雙方不能同意的,恐怕比能夠同意的為多:

台北方面不能同意北京對「一個中國」的定義,

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而北京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也不能同意「一中各表」,

雙方因此達成默契,在事務性商談中,

不觸碰「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嗣後,

台灣經歷了民主化、務實外交、尋求獨自的國際空間、三次政黨輪替,

邁向更為成熟的民主開放社會,面對僵固不變的一中框架,

衝撞只會日益劇烈。

 

至於「九二共識」後來如何經由政治人物的使用,

轉化為兩岸交往的政治基礎,則是後話。

 

時至2017年,切斬語言迷障,

我們對陸委會與當前政治人物的卑微請求,是誠實回答以下問題:

1. 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是否相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說?

2. 說「台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

是否仍是在傳統「憲法一中」的僵固理解下?

還是尊重憲法民主原則,

至少肯認台灣人民有透過民主程序,

自我定義國家地位與屬性的空間?

3. 說「不接受中國大陸的一中原則」,是否亦表示,要依據台灣當前利益,重新評價自己的「一中原則」?

關於最後這點,2017年WHA事件帶給我們些許啟示。

所幸,吃了誠實豆沙包的不是只有陸委會與台灣政府,

也包括世衛組織與中國政府。

 

世衛誠實豆沙包

在台灣各界焦急等待參加世界衛生大會2017年會議的邀請函中,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發言人林德梅耶(Christian Lindmeier)

5月9日指出,WHO自2009年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

係基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諒解」;

而據他了解,「一個中國政策」,是聯合國各組織都接受的政策;

而在聯合國體系,代表中國的是PRC政府,

就台灣能否出席WHA會議,中國可以全權決定。

 

在中國與台灣之間沒有共識,

而北京沒有對台灣之出席點頭之際,

WHO祕書處沒有立場循往例對台灣發出邀請函。

 

這也不是WHO方面第一次服用誠實豆沙包。

事實上,

2009年台灣首次受邀出席WHA時,WHO的發言人亞伯拉罕即表明

台灣與會的各種安排,包括以「中華台北」的名稱、

邀請函文字和其他議題,都是台海兩岸相互同意的,

WHO完全沒有參與協商,幹事長陳馮富珍只是接到通知,

並依照這一共識發出邀請。

 

他又表示,不知道陳馮是只從一方或兩方收到關於此一共識的通知。

徵諸其他可得資料,合理推測WHO發言人兩次所說,

是該組織內部的真實情況。

 

在台灣推動參與世衛,

國際上因SARS爆發轉而支持台灣立場之際,

中國政府於2005年與 WHO祕書處簽署祕密的諒解備忘錄

明定邀請台灣醫療與公衛專家出席技術會議,

應經中國同意、必須以「中國台北」的名義出席、

以及WHO專家前來台灣,必須與中國諮商,

並事後評估緊急狀況是否已得控制。

 

這些安排,想必也是中國政府目前說,

台灣同胞的健康福祉已經受到妥善照顧的基礎。

 

2011年立委取得世衛秘書長辦公室

對所有會員所發

「世衛條例對中國台灣省之執行作業準則」秘密信函,

以「中國的一省」稱呼台灣,引發衛生署長親自遞交抗議信函

 

如果以上仍無法讓你對台灣在世衛組織內的地位,

有清楚的認知,

中國政府的立場,應該能化解所有模糊空間。

 

中國向來主張,台灣惟有在接受一中原則的前提下,

始得參與國際組織;今年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

此項前提與基礎已不復存在

 

在今年WHA召開之際,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致函予各國,

明確表明台灣過去受邀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會議,

係經中國政府許可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這些發展,最大的意義有下列三方面:

明白顯示台灣在當前國際局勢下,參與國際組織的困境。

中國的立場非常清楚:在聯合國體系,

以及其他其享有實質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或架構,

台灣要參與,必須依照它所訂立的規則,就是它的「一中原則」,

以「中國的一省」地位,經由其中央政府的同意,始有可能。

台灣訴諸國際輿論、友邦、或友我政府的聲援,

並不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仍須由中國處取得其首肯(at its mercy)才行。

 

台灣國際參與問題的國際化:

經由台灣方面的說理、國際的關注、WHO的發言,

以及會議中的公開辯論,

無意間將原先設計為兩岸的「中國內部事務」,帶到國際的場域,

連帶使得台灣的國際處境,以及背後更深的問題,

包括現行國際體制與台灣民主的扞格,受到更多的關注。

 

更顯示在性質上,這件事本來就是國際事件,

而將之「兩岸化」是多麼的荒謬。

 

除非台灣人民能夠接受中國所設定的前提與規則,

2017年 WHA事件之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體系,

只有一條路,就是以主權國家的身份,追求獨立的承認與地位。

 

這也許並不是一蹴可及,或者要花費相當長的等待,但捨此別無他途。

 

願國人都服用誠實豆沙包,也願在清明的思考下,

這種辨正式的文章不需再次出現。

=================================================

=================================================

[                                ]

 

 

 [ 相關 ]   世衛誠實豆沙包,1949中國難民的謊言迷障 [ 宋承恩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Why NAZI ?  Why not KMT?  

————————————————————–

Chinese refugees 1949

台灣的1949年中國難民問題

台灣蔡英文政府在國際上自稱Chinese Taipei

對「Chinese Taipei」的解讀 就是「中國的台北」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Fake R.O.C.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It’s Time to Let Taiwan Be Taiwan

 

The island Tsai governs still

calls itsel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It is meaningless to perpetuate the myth

that Taiwan is a province of China.

 

Rather, it is time for Taiwan to become a normal country.

=============================================

[ 1949年12月10日 中國難民落地台灣 ]

 

[1949年12月10日中華民國沒有落地台灣 ,

台灣是日本領土 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 ] 

 

蔣介石坐在「中美號」上一語不發,他在想什麼沒人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的航行,

將讓他永生離開成長的故鄉。

 

這天是1949年12月10日,

在長子蔣經國的陪同下,

晚間6點半飛抵台北松山機場,

自此,他和整個中華民國都留在了台灣。

[ 相關 ] 

 為什麼中國難民落地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在雲南?[陳筑君]

===========================================

自稱中華民國中國難民1949近卅年假民主迴避國際壓力

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high profile human rights violators ,Rule by Law ]

「中華民國的神話」- 據台恐怖統治72年  

—————————————————————

  Why NAZI ?  Why not KMT?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美國表示,

希望蔡英文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

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這個頭箍,國民黨願意套上,

對老共便有實用價值。

 

當它對新政府沒用時,

老共很自然會換一個頭箍,

屆時只要念個緊箍咒,

能讓不聽話的新政府頭痛打滾。

 

這頂新的頭箍或許就是「他們自己的憲法」,

它是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方向壓枝。

 

就「中華民國憲法」而言,本來就有其危險性。

 

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可以在台灣有效運作,

某種程度總是挑戰著台灣的國家法理地位,

所謂的「一中憲法」、「憲法一中」便透露了這種曖昧性。

 

事實上,

這部憲法在中國制定時並不涵蓋台灣,

當時台灣仍屬於日本領土。

 

 

[ 相關 他們2300萬人自己的憲法

===========================================

[藉口防堵共產主義擴散,默許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 台灣北韓還要不如的地方 ]

國際社會普遍認知北韓非自由民主的國家

國際社會被誤導以為台灣已經民主化

 

事實上 ,以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

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掠奪台灣人資源,建構外來殖民政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六十五年流亡的中國人台北政權始終嚴密的掌控台灣

台灣人爭取免於恐懼生活基本人權被污名化為麻煩製造者

—————-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美國對蔣介石政權非法據台保持沉默

——–>

我用「沉默的同謀」(a conspiracy of silence

形容蔣介石政權美國政府當時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對於蔣氏政權下的專制暴行一清二楚,

卻不讓美國人民了解真相。

 

[ 相關 ] 白色恐怖 沉默同謀[ 唐培禮(Milo Thornberry)]

=======================================

[ 國民黨中華民國,Fake ROC,Chinese refugees 1949 ]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

與其後的「中華民國」 ( 國民黨中華民國 )

是同一個實體(continuity)嗎?

 

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正式移交總統權力給李宗仁後下台;

1949年4月23日首都南京陷落,總統李宗仁離開南京。

 

官方美稱此為:

分批疏散、分地辦公,

但「中華民國」實已經解體而走向滅亡,

 

更別說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蔣介石的殘餘部眾經廣州、重慶、昆明、桂林四散過程,

終流亡到仍為盟軍佔領地的台北,

經重整後享受短暫的「中華民國」落日餘暉,

旋即又恢復為流亡地位中國人台北政權」(Chinese Taipei)。

 

1949年中華民國解體、總統李宗仁沒來台灣

抵台的蔣系軍隊、官員可自稱「中華民國」嗎?

 

已辭職並移轉權力的蔣介石又自行上台,

可稱「中華民國」總統嗎?

 

哪些國家以條約承認了此政權為「中華民國」?

 

[ 相關 精采100 流亡62[ 雲程 ]

=======================================

Mind your language:

 

On how language often unfairly frames the discussion on Taiwan and China

 

[ 相關 ]  外媒勿再稱台灣是「叛離省份」[ Foreign Policy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