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2016年 9月 7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9/160906_ana_hongkong_taiwan_politics

劉子維 BBC中文網記者

香港「佔中」時懸掛的布條,「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

Image caption 香港「佔中」時懸掛的布條,

其中「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

在台灣太陽花運動時就開始流傳。

 

從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是台灣太陽花運動時廣為流傳的口號之一。

 

在香港立法會選舉期間,台灣民主化歷程多次被提及,

也有台灣學運領袖為候選人助選。

 

香港和台灣公民社會在面對共同的「中國因素」之下,

交流越來越密切。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結果周一(9月5日)出爐。

 

本次選舉有兩百多萬人投票,

58.28%的投票率刷新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高投票率紀錄。

 

六名主張「香港民族自決」的候選人當選,

改變原本以親北京建制派、泛民主派為主的議會生態。

23歲的羅冠聰、25歲的游蕙禎當選,

更使得「青年政治」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在香港選舉期間,

錄製影片表達對朱凱迪、羅冠聰的支持。

「土地正義聯盟」的朱凱迪最後以八萬多票的「票王」成績

拿下新界西議席,「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

以香港島區第二高票勝選,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

 

「林飛帆撐羅冠聰」的影片介紹中寫到:

「由學生運動、佔領、到重新出發,雖然大家處於不同地方,

但港人與台灣人所經歷的故事,卻是如此的相似。」

「新政治」

台灣太陽花學運

Image copyright AFP Image caption

太陽花學運強化了台灣年輕一代的政治參與程度,

為台灣帶來政治新氣象。

 

2014年3月台灣發生 「太陽花學運」 (又稱「318運動」),

學生與公民團體佔領立法院,

反對國民黨團推動與中國加強經濟交流的《服貿協議》。

 

同年9月,香港發生爭取「真普選」的「佔領中環」堵路示威,

期間因為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

群眾以雨傘抵抗的影像登上國際媒體,

因而又被稱為「雨傘運動」。

 

同年年底,台灣舉行縣市長選舉,

和在野黨民進黨相比立場傾向與中國友好的 執政黨國民黨大敗

丟失多個縣市執政權。

 

2015年11月,香港舉行地方民意代表的 區議會選舉

「雨傘運動」後成立的政黨推出多名候選人,

這些「傘兵」獲得八席,為香港政治版圖注入變化。

 

2016年1月,台灣舉行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民進黨籍的蔡英文以過半得票數的壓倒性勝利取得執政權。

太陽花學運後成立的政黨「時代力量」有五名候選人當選,

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同年2月,香港舉行立法會 新界東議席補選

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為口號的本土派候選人梁天琦

拿下15%的選票,證明「港中區隔」的訴求並不如北京政府所稱,

「只是一小撮人的聲音」。

 

香港立法會選舉當天(9月4日),

許多用戶在社群網站Facebook上打卡顯示自己已完成投票。

「佔中」

Image copyright AFP Image caption

許多香港年輕人表示「佔中」之後他們開始關注香港政治。

立法會選舉選民投票情況踴躍,部份票站直到隔日凌晨才消化完排隊人潮,點票因而有所延誤。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立法會選舉選民投票情況踴躍,

部份票站直到隔日凌晨才消化完排隊人潮,點票因而有所延誤。

 

現年23歲的Natalie說,

她是在雨傘運動期間,看到朋友轉發的文章,

才開始關心香港政治與身為「香港人」與中國的差異,

Facebook是她獲得本次立法會選舉資訊的重要來源。

 

特地從新加坡回香港投票的Desmond說,

他因為在英國讀書而錯過許多次香港選舉,

但他身邊一些台灣朋友不辭千里從英國回台灣投票,

激勵他這次回港,在「香港民主日漸崩壞」的情況下

「投下有可能造成改變的一票」。

 

本土意識、世代交替、貧富差距,

是影響港台兩地最近幾次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

在香港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中國研究、

比較政治經濟學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宗弘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

 

「同步與共鳴」

台灣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總計585 個小時。林飛帆為圖片正中穿深綠外套者。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台灣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總計585 個小時。

林飛帆為圖片正中穿深綠外套者。

 

社運組織「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

周二(9月6日)對BBC中文網表示,他從這幾年中觀察到:

「當台灣的政治空間被中國壓迫時,

香港的處境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有一個同步的效應。」

於是兩地的公民運動領袖「會分享對情勢、對北京態度的判斷。」

 

林飛帆說,2014年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時,

一些香港公民團體成員來到台灣,

他就是在這時候認識羅冠聰以及朱凱迪團隊,並利用網路保持交流。

羅冠聰。

Image copyright AFP Image caption

羅冠聰的民調長期在1%到2%間徘回,

但最後以第二高票當選,他本人也表示驚訝。

 

羅冠聰在當選後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

台灣人對自我身份有很大認同」,

 

他從台灣經驗中體認到:

香港的抗爭精神要從身分認同上著手。」

 

立法會投票日前的最後一個周末,

青年新政等本土派團體舉行「香港民族備戰大會」,

因為宣揚「港獨」而被取消參選資格的梁天琦

在演講中提及台灣政治進程。

 

他提到因爭取民主的「美麗島事件」

而坐過牢的現任高雄市長陳菊,

以及為爭取言論自由

而在1989年自焚的《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

「香港民族備戰大會」集會現場。當天約有400人聚集。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香港民族備戰大會」集會現場。當天約有400人聚集。

 

一名來自台灣的鄭姓大學生也參與了這場香港本土派集會。

他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進一步完善為

昨日台灣今日香港 」接著「今日香港 (也許)明日台灣」。

 

他從雨傘運動之後開始關心香港政治,

他認為香港現在爭取民主、本土的過程,

有著和台灣過去相似的軌跡,而北京政府對香港的態度,

台灣可以視為借鏡或預告。

 

中研院副研究員林宗弘表示,

雖然台灣和香港共同處於「中國崛起」的背景之下,

內部面臨開放貿易導致貧富差距擴大、青年世代失業等問題,

但選舉結果仍應回歸各自的社會結構面。

「明日香港」

25歲的游蕙禎代表青年新政參選勝出,是受到矚目的政治新人之一。

Image copyright EPA Image caption

25歲的游蕙禎代表青年新政參選勝出,

是受到矚目的政治新人之一。

 

對於「新面孔」加入香港立法會,

林飛帆認為這是

香港公民社會與不同立場政黨對話、合作的新契機。

 

他認為台灣很可惜沒有把握「新國會新氣象」,

重整不同光譜的反對派聲音再進一步壯大。

 

林宗弘則預測,

本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不是北京政府所樂見,

北京政府肯定會有下一步動作。

 

雖然中國官方對蔡英文政府採取「冷淡」態度,

但另一方面卻大加鼓勵台灣青年到中國創業、交流,

林宗弘認為中國正在「把台灣太陽花世代的對抗性減弱」,

這是香港青年世代也可能面臨的未來。

=====================================

本土意識、世代交替、貧富差距,

是影響港台兩地最近幾次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

=====================================

 

=====================================

中國正在「把台灣太陽花世代的對抗性減弱」,

香港青年世代也可能面臨的未來。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Taiwan’s New Leader  a Mess

Taiwan’s New Leader  a Twister

———————————————————

台灣蔡英文政府在國際上自稱Chinese Taipei

對「Chinese Taipei」的解讀 就是「中國的台北」。

——————————————————-

Jan. 16, 2016, People Wish KMT Never Come Back

After May-20, People found KMT Never Gone

===========================================

2016二戰結束71週年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 蔡英文民主 = 用民進黨來選舉,找國民黨人執政!  ]

 

五二○後綠營普遍有兩個納悶:

第一,

為何林全內閣找一堆藍營的人來當政務官?

第二,

為何執政百日了,很多國營事業都還是國民黨人在主導?

 

據估算總統可派任的大小職務官位共有兩萬個左右,

至今不動,

要不然就是仍然調來藍營人士在主導(兆豐金控就是一例)。

林全院長的說法是:

馬政府後期留下來的這些官員,

其行政歷練都比他好;

若任命藍營人士使他們變綠不是很好嗎?

 

若依其說, 既然馬後期留下來的官員行政歷練都比他好,

那何必政黨輪替?

 

 [ 相關 ]     2016-520後綠營普遍的兩個納悶[ 李席舟 ]

============================================

[ 蔡英文百日完全執政 : 騙到一張四年空白支票 ]

台灣人民用最進步的小豬捐款挺出蔡英文,

經過百日,蔡英文回應了台灣人民什麼?

台灣人受夠了馬政權八年,願意出錢出力挺蔡英文,

人民那麼支持蔡英文,經過百日,蔡英文回應了什麼?

政治就是保護人民的生活方式

民調顯示台灣人民對中國霸權警覺與不安,

台灣必須要維持民主自由生活方式與獨立國格。

 

如果蔡英文認為「中華台北」是很適切的稱謂,

那麼在選前就要講清楚,不要互相誤解,

對台灣人民更是不盡公平。

[ 相關 ]  蔡英文怎麼看都像是百日維舊[ 張昭仁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