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還是「少數民族」?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1/100128_twletter_minority.shtml

王超華  台灣自由撰稿人

鄒族原住民長老進行祈福儀式慶祝入住新居

鄒族原住民長老進行祈福儀式慶祝入住新居 (中央社圖)

以前只知道台灣有個高山族是我們中華大地56個民族之一。

這個印象極其深刻,不易動搖。

受其影響,我九十年代來台灣度夏時曾經參觀過那時做成主題公園的「九族文化村」,卻並沒有記住都有哪些族,更不知道除了聚居在山上的,還有不少平原地帶被強勢文化稱作「平埔族」的部落族群。

2008 年夏天到台灣工作,正是莫拉克颱風造成重大八八風災之後,南部和東部原住民族各鄉受到重創,小林村被泥石流淹沒。

這之後的半年時間裏,救災和重建的新聞一直時有時無。

原住民族在媒體上持續曝光,令我這樣的外來者不但更多地了解到他們自身的境遇、困擾、抗爭、前景,也從中看到台灣民主化仍在不斷摸索前進的步履。

原住民族運動

 

台灣年輕一代民權活躍人士當中,有不少原住民子弟,說起來常常曾經是本村或本部落歷史上的「第一」:第一位入讀國立台灣大學,第一位出國深造,第一位博士,等等。再深究下去才發現,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開展,和台灣民主化進程有密切相關的歷史。

大陸流行音樂界熟悉的台灣歌手胡德夫,就是一位卑南族原住民。1984年底他和朋友們共同發起成立「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1987年更名為「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努力在喧嘩的民主化進程中為原民群體發聲。

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台灣原住民族認定條件有了很大改變,其中一條是原民有自己決定本部落名稱的權利。近年來,已經有若干部落循此或更改了以前的稱呼,或從別的部落中分離出來另行命名。到目前為止,通過政府正式認定程序的原住民族一共有十四個,還有幾個正在申請。

朋友帶我遊覽日月潭,潭邊就有邵族部落,一條半小街上,小店一個挨一個,都是有部落文化特徵的旅遊商品。據說依賴旅遊是原民部落很普遍的現象,也是原民活動人士希望能有所突破的一個瓶頸問題。

重視原民教育

2010 年1月初監察院開會,雖然因院長王建煊說到「漢人聰明」而引起「政治不正確」的口水戰批評,但會議的主題還是一直緊扣在如何更好地幫助原民。例如,原民部落大學已從2002年開始創辦,但監察院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都承認,原民教育水準大大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王建煊因此提出,要讓原民學生從幼稚園到大學都能如師範生一樣免費就學,受到熱烈歡迎。原委會會長孫大川並強調,原民教育的根本,是要讓原住民族的自我實現與原住民文化接軌,並要據此調整教材內容。

這也是年輕的原民知識分子最關心的。多年來在漢語強勢環境受教育的青年人,正紛紛將自己的漢文姓名改回母語;原民藝術家們發起母語文學創作競賽,也有意識地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表達作為原住民與這片土地不可分的存在。

在八八風災後的救災和重建中,原住民族如何保有部落文化傳統,成為原民運動的重要課題,也引起不斷的論辯和爭議。如今災民們或陸續搬入災後新建的永久屋,或已經返回重新勘定的原有家園。不過,半年來的各種爭論,也強化了人們對原住民族生存意義的認識和了解。

原住民族≠少數民族

 

原民權利活躍人士注意到法國「穆斯林少數族裔」宗教服飾引起的爭論,又聽到有大陸學者要求將台灣「原住民族」改稱為「少數民族」,感覺很不滿。

他們說,原民運動的基礎是聯合國的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是要承認原住民族或先住民族在享用這片土地時比現政權有優先權。

立法院2005年通過的《原住民族基本法》已經接受了這個原則,可是早就許諾的《原住民族自治區法》仍在起草階段,而八八風災、政制區劃變動、土地開發等事件相繼發生,很多原民生活中的外在條件正在劇烈影響部落肌體。

在原民權利促進人士看來,自治區立法已刻不容緩。現在的問題是,面臨兩岸關係、金融危機、年底五個都市大選等政治壓力的兩大政黨和許多政客們,是否會記住他們對原民的承諾。

2010年1月25日 於台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