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蔣公」去世的那一天

2016年 4月 4日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蔣介石

Image caption

蔣介石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他是中國的正統,

但是許多人也認為他是威權的象徵

 

台灣講古:

「總統蔣公」去世的那一天

======================

1975年4月5日,

許久已經沒有出現在人們面前的蔣介石去世,

當時他據稱是87歲,接著台灣「舉國悼唁」。

 

在40年前的台灣,

蔣介石被稱為蔣中正,是「民族救星」、「世界的偉人」。

 

去世之後,國民政府為了紀念死後

被稱為「先總統蔣公」的「豐功偉業」,

 

號召台灣全民捐款興建了如今矗立在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

 

逝世與崩殂

4月5日,台北市的天氣並不好,

到了傍晚突然風雨交加,

接著傳出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叫做「理教總公所」

的台北西本願寺木造正殿被大火燒燬,

後來被說成是「天有異相」、所以「偉人崩殂」。

 

最早傳出蔣介石死訊的,並不是台灣的媒體,

在蔣介石執政的戒嚴年代,

媒體都在黨國的嚴密控制之下。

蔣介石入殮

Image copyright CNA Image caption

蔣介石的葬禮在台北的國父紀念堂舉行

 

反倒是當時駐台美軍的廣播電台

一早便以哀樂取代了日常播出的英語流行歌曲,

播報員則報出

「President Chiang kai shek has passed away」,

也就是「蔣介石總統已經去世」。

 

直到中午時分,電視和電台播出新聞,

才證實蔣介石去世的消息,

早上沒有出刊的各家報社

也開始發行黑白印刷的哀悼「蔣公去世」特刊。

 

接著媒體公布了後來成為教材的「蔣公遺囑」,

學生個個都需背誦

「自餘束發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

 

悼念和紀念

當時的政壇重要人物組成了治喪委員會,

當局也下了一個「禁娛令」,

也就是普羅大眾經常光顧的電影院、歌廳

還有特許營業的舞廳一概不准營業。

 

電視的畫面從彩色變成了黑白,

機關學校一律半旗,

街頭的霓虹燈廣告招牌也不能亮了,

社會表現出一片哀戚的氣氛,

原本紅底白字的「反攻複國」標語牌,

立刻改成藍底白字的「永懷領袖」。

中正紀念堂

Image copyright BBCCHINESE.COM Image caption

蔣介石去世之後,當局興建了仿南京中山陵的中正紀念堂

 

這是台灣境內首次舉辦「國喪」,

蔣介石的遺體送到了位於台北、

當時剛興建不算太久的國父紀念館,過程就叫做「移靈」。

 

政府指示機關學校組團到國父紀念館「謁靈」,

數以萬計的人列隊在國父紀念館徹夜等待,

據說一周後的4月13日,

等候「謁靈」的人群已經超過了百萬人。

 

「謁靈」期間,許多名人從海外趕回台灣「奔喪」,

其中包括了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

的老牌女演員李麗華。

 

紀念蔣介石的歌曲也紛紛出籠,

最後決定了兩個版本,一個是文言文、一個是白話文,

供不同的演出還有學習需要使用。

 

人生終點

4月16日,

在一長列的車隊護送之下,

蔣介石的遺體經由台灣通車不久的高速公路,

送到了位於桃園大溪、原本是其行館的慈湖「陵寢」

「暫厝」「待反攻大陸勝利成功之後,再奉安南京」。

 

車隊經過之處,民眾紛紛下跪致哀,

但是這不一定是自願的,

因為維持秩序的憲兵警察、學校的教官

或者主任在車隊經過之前

就會要路旁等待的民眾和學生凖備下跪迎靈。

蔣介石銅像

Image copyright CNA Image caption

如今雖然部分的校園內還有蔣介石的銅像,

但是也面臨了強烈地「銅像退出校園」的壓力

 

而當年一些民眾嚎啕大哭的鏡頭,

如今則被拿來與朝鮮或者北韓前領導人

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去世時,

舉國「悲慟」的鏡頭相提並論。

 

直到今天,

蔣介石在台灣民眾的心中還是有非常不同的評價,

有的認為他是「獨裁」,有的認為他是「強人」,

蔣介石的「專制」,

某些人口中卻也是

「避免台灣落入共匪手中的必要手段」。

 

諷刺的是,

如今造訪蔣介石「陵寢」最多的就是來自對岸的陸客,

台灣本地則是學校的學生希望把校內的「蔣公銅像」請出校園、

調查蔣介石執政的白色恐怖期間多少人受害……

========================================

1975年4月5日, 蔣介石去世, 當時據稱是87歲,

接著台灣「舉國悼唁」。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