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選戰對兩岸關系的啟示

2014年12月02日 07:33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9409?full=y

 

英國《金融時報》讀者 韋彬

 

臺北選戰對兩岸關系的啟示

=======================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

 

此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全面潰敗,

而民進黨創下了歷史以來最好的戰績,

取得了台灣地區22個縣市中的13個,

不僅實現跨越了濁水溪的預想,

更是跨越了大安溪,進入到了淡水河。

 

台灣地方政治版圖再次大洗牌。

 

而最個選戰中最值得觀察的就是臺北市的選舉。

 

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連勝文與以無黨籍身份競選的臺大醫師柯文哲,

兩人在整個選戰過程中的競選策略以及選舉的結果都值得我們思考,

對當下的兩岸關系也有所啟示。

 

連勝文、柯文哲兩人此次參選臺北市長,都是以“政治素人”的清新政治形象開始。

這是此次臺北選戰中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基本的選舉背景。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台灣民眾對於國、民兩黨的黨爭已經相當地厭惡,

因此希望有政治新人參選,來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生態。

所以,兩人宣佈競選時,各自的民調支持率均不低,且連勝文在柯文哲之上。

但讓人意外的是,連勝文的民調支持率高開低走,逐漸落後於柯文哲。

以致於連勝文父母連戰夫婦、馬英九等國民黨大佬都不得不親自出面,

以團結的形象示人,為其催票,力圖國民黨可以保住臺北。

 

相較之下,以無黨籍身份、具有綠營背景色彩的柯文哲,

卻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民調支持率,

並且最終以高過連勝文近15萬票成當選臺北市新市長。

 

為何具有墨綠色彩的柯文哲能夠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並打敗國民黨的連勝文呢?

要知道,傳統上臺北的藍綠陣營的選民基本盤是6:4。

 

因此基本上,只要不出現像1994年時國民黨分裂的情況下,

國民黨的候選人基本上都能當選,為何此次竟然輸給柯文哲近15萬票。

 

有評論認為,這是因為馬英九政府這些年來施政不當,導致社會民怨沸騰,

進而成為國民黨候選人的包袱。

 

這也是為何國民黨會在整個選舉中全面潰敗。

 

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才是更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是選民結構的變化。

 

傳統上一直認為國民黨在臺北具有穩定的基本盤,

因此只要藍營的選民出來投票,國民黨就一定不會輸。

 

從這一角度上說,這也是為何此次國民黨會有如此的慘敗。

因為他們相信選民最終一定會藍綠歸隊。

 

但在筆者看來,固守這種自2000年以來形成的藍綠二分法

已經不足以解釋、概括台灣當下的各種政治力量了。

 

換句話說,自2000年以來,無論是國民黨執政,或是民進黨執政,

其施政的失效最終都導致選民的流失。

 

從這一方面講,馬英九政府的施政不當,

首先導致的結果就是部分選民的棄投、跑票,

甚至由淺藍選民轉變為中間選民。

 

其次,台灣青年族群數量的不斷增加

,在這幾年間逐漸地改變了藍綠及中間選民三者間的結構。

 

在過去幾年間成為合格選民的青年族群,

鑒於其成長的背景以及所受的教育等各方面因素,

他們已經不再像父輩那樣,對藍綠陣營的政治立場那麽敏感,

對統獨立場那麽在乎了。

 

不少媒體就分析認為,此次臺北傳統上的藍營家庭將發生“家變 “,

即父輩們支持連勝文和國民黨,而青年一代則支持柯文哲。

 

而據媒體調查顯示,在20-29歲之間,柯文哲有七成的支持度,

在30-39歲,也有近五成的支持率,高出連勝文三成。

 

甚至有調查顯示,在首投族中,

柯文哲與連勝文的支持度為8:1,具有絕對的優勢。

 

正是在青年人的層層推動下,柯文哲的支持率不斷飆升。

 

在這種情況下,

國民黨認為只要藍營選民出來投票就能獲勝,顯然已經成為不可能。

 

其次是以青年族群為主體、試圖擺脫政黨影響的公民運動的興起。

 

傳統上臺灣的青年被認為是“小清新”的一代,

但在這幾年間,他們卻仿佛變成了“憤怒”的一代。

 

因為國民黨政府的施政不當,

或與青年人的理念價值沖突,導致了青年世代憤而抗爭。

 

在諸如環保、土地正義、人權問題上的社會運動,

越來越多地見到青年人的身影,

如苗慄大埔、惡質都市的更新、興建美麗灣飯店等。

 

而更值得我們註意的是,

有些由青年人發起的社會運動逐漸拋開傳統的政黨動員機制,

轉而通過網絡傳播形成大規模聚集效果,

最為典型的有如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

 

從這一角度上看,這也是此次柯文哲為何能在青年世代中贏得高支持率的原因所在。

與連勝文主打經濟牌,強調經濟競爭力不同的是,柯文哲堅持以無黨籍身份競選,

打出“超越藍綠、推翻藍綠政治高牆”,

並表示要台灣的政治文化是時候改變的。

 

正是這樣的一理念與競選策略,為其在青年世代中贏得好感打下了基礎。

台灣青年厭惡藍綠政治惡鬥,柯文哲適時地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

向他們靠近。連勝文以及國民黨為何沒有認識到?

 

而正如我們前面所言,

連勝文、柯文哲兩人以“政治素人”形象參選時,

兩人的支持率並不低。但最終為何卻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

 

這就是兩人在競選形象、競選策略上的問題,也即是連勝文選戰失敗的第三個原因。

與柯文哲在競選理念更契合青年世代不同,連勝文主打經濟牌,強調經濟競爭力,

其代表的是以經濟發展為最高價值的思維。

但我們觀察過去幾年台灣的這些社會運動,卻不難發現,

他們更強調的價值觀是以個體價值的體現、個人的自我表達以及非物質上的滿足為其價值觀的,

也即是所謂的“後物質主義價值觀”。

 

這一點在青年世代中的表現尤為明顯。

這也足以解釋,為何努力“拼經濟”的在馬英九,

民調支持率卻始終不高,青年人始終無感。

 

因而,可以說,盡管連勝文以“政治新人”形象參選,

卻在此後以國民黨舊有的操作方式進行競選,

從而使其政治新人的形象盡毀。

 

相反,柯文哲不僅在理念上顯得更能超脫傳統的藍綠色彩,

更是在選舉方式上進行了改變,比如競選時不插旗、不用宣傳車等,

募款在達到法定上限後也隨即停止。

 

這些都給臺北的選民新鮮感。

 

即使懷疑其是否真有能力超脫政黨的影響,

但卻能讓對傳統藍綠政治惡鬥的選民願意給他一次機會。

 

因而,在筆者看來,

台灣選民結構的變化、擺脫藍綠政黨影響的公民社會運動

以及由此而導致個人價值觀上的轉向,

是此次柯文哲與連勝文在選戰中最大的不同所在,

也是導致其兩人選舉結果懸殊的根本所在。

 

而從臺北的這次選戰,

對兩岸關系的發展也應該有所啟示。

 

首先是兩岸政策應該避免繼續

以傳統的藍綠政治立場來區分、對待台灣內部的政治力量。

 

正如前面所言,這已經不足以概括、代表台灣的民意。

 

因此應當思考

如何與台灣內部不同的政治黨派、社會組織等打交道了。

 

其次應當認識到經濟在兩岸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有限。

 

盡管大陸經濟對台灣經濟的提振有一定的幫助。

 

但是否因此達到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對兩岸的觀感呢?

 

這卻可能是個問題。

 

有學者研究調查發現,

認為大陸經濟對台灣經濟有幫助的僅占25%,

而近50%的受訪者認為大陸經濟並沒有影響台灣經濟。

 

而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青年一代不斷進入,

他們已不太過分註重物質上的滿足了。

 

這一點從國民黨施政的失敗、連勝文經濟牌的失效就可以看出。

經濟牌青年世代中的影響力何其微小。

 

某種程度上,

這也是為何今年爆發的太陽花運動,

使得兩岸經貿關系遭遇挫折,

至今仍然在台灣“立法院”無法通過。

 

可以說,兩岸關系因此失去了動力。

 

總而言之,國民黨應該從此次選舉失利中吸取教訓,

以避免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繼續失利。

 

對於大陸而言,卻也是一次思考兩岸政策,

以及未來如何去推動、發展兩岸關系的契機。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