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會再次震撼世界?

 

羅伯特•派斯頓  BBC經濟事務編輯

更新時間 2014年2月1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48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2/140217_china_economy.shtml

武漢

單單武漢一座城市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率

就與英國全國更新和改善基礎結構的支出相同。

 

中國是否會再次震撼世界?

 

除非你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時刻的狂熱愛好者,

你可能沒有聽說過武漢

(這是毛主席橫渡長江的傳奇發生的地方)。

 

但它也許比中國任何其他城市

更能講述中國非凡的30年現代化和財富積累,

其經濟奇蹟,如何接近尾聲的故事,

以及它為什麼面臨一個災難性崩潰的嚴重危險。

 

在武漢,

我採訪了市長唐良智,

其資金和實力會使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相形見絀,

自慚形穢。

 

他在五年時間裏為該市的一項重建計劃花費2000億英鎊,

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武漢這個已有10萬人口的城市

成為一個世界特大城市,

給中國第二大城市上海帶來嚴峻挑戰。

 

單單武漢一座城市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

就與英國全國更新和改善基礎結構的支出相同。

 

僅僅在這一座城市,

數以百計的公寓樓、環城公路、橋樑、鐵路、

一個完整的地鐵系統和第二國際機場都在建設之中。

 

武漢市中心的舊建築被推翻,

以便創造一個高科技商業區。

 

它將包括一座造價為30億英鎊的600多米高的摩天大廈

(比倫敦最高樓–碎片大廈高出一倍),

是世界上第二或第三高的大樓。

 

當然,我訪問武漢的目的

是要講述一個更廣泛的故事。

 

在過去的幾年中,

中國每隔五天建成一座新的摩天大樓,

他們還修建了30多個機場,25個城市的地鐵,

三座世界上最長的橋樑,

超過6000英里的高速鐵路線,

26000英里高速公路,

商用建築和私人住宅的開發

達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

 

第三次浪潮

現在我們有兩種方式來看待

這個有可能難倒埃及法老和羅馬人的景觀重塑。

 

這當然可以被視為一個快速城市化的國家所需要的現代化。

 

但是,

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不平衡經濟的症狀,

這個經濟的增長來源並不是可持續性的。

 

也許我拍攝的《中國如何愚弄世界?》的電視片

想要說明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中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已經顯現。

 

加上最近中國金融市場的緊張表現,

可以看出作為始於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第三次浪潮即將到來

(第一波是2007-2008年的華爾街河金融城的崩潰,

第二波是歐元區危機) 。

 

我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2008年秋季,

雷曼兄弟倒閉後,

世界貿易突然出現劇烈的收縮。

 

那對中國是災難性的,

因為其增長主要由向西方的出口所帶動。

 

當我們的經濟破產時,

我們停止購買 – 幾乎在一夜之間,

遍布中國各地的工廠拉閘了。

 

我在那個時候訪問過中國,

親眼目睹可憐的農民工把他們所有的財產打包,

包括他們的嬰兒,

肩扛手提地踏上返鄉的路途。

 

這一幕令政府感到震驚,

並且威脅要打破執政的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間的隱性契約,

那就是他們放棄自己的民主權利,

以換取更富裕的生活。

 

因此,

在美國政府的鼓勵下

(我們採訪了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

中國政府發動規模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

4000億英鎊的直接政府開支,

並下令國有銀行「敞開他們的錢包」,

毫無拘束地大肆放款。

 

借貸風潮帶來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增長。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計劃奏效了。

 

就在大多數富裕的西方國家和日本的經濟停滯不前的時候,

中國卻迎來一個經濟繁榮期,

經濟增長率迅速回到了已經持續30年的10%。

 

但是,

但經濟增長的來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而且其生命力總是有限的。

 

有毒投資

這一問題有兩種看待方式。

 

首先,

即便是採取巨大的經濟刺激措施之前,

中國的投資速度

已經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大國。

 

在經融危機爆發前,

投資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大約40%,

是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大約三倍。

 

甚至比日本經濟起飛階段的投資還要大,

日本經濟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放緩。

 

在金融危機出現之後,

隨著刺激措施和所有的建築項目上馬,

中國的投資飆升到前所未有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

 

問題是:

當一個大的經濟體以這樣快的速度進行投資,

以催生財富與就業時,

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將永遠無法產生經濟回報,

因為這些投資遠遠超出了理性決策所能產生的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

有成片成片的新建居民樓無人居住,

甚至整個城市裏的燈都從來沒有亮起來,

為什麼有閃閃發光的高速公路幾乎看不到車輛。

 

但這些大部分的支出和投資之所以是有毒的

是因為它們的資助方式:

中國出現借貸膨脹。

 

中國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迅速上升,

已經達到大約15%。

 

佔全國產量的比例從2008年的大約125%增加到目前的200%。

 

惠譽公司的分析師朱夏蓮說:

「大多數人知道中國出現了信貸膨脹,但他們不知道其規模。

這一切起源於2008年,當時中國銀行界的規模是大約10萬億美元,

現在其規模已經達到24萬億到25萬億美元。」

 

她說:

「這14萬億到15萬億美元的增長相當於整個美國商業銀行界的規模,

而美國達到這一規模是花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

換言之,中國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複製了美國的整個商業銀行系統。」

 

經濟增長放緩

更廣泛地說,對於整體經濟而言,

當經濟增長在稍長的週期由債務推動的投資或消費帶動時,

就會有以下兩種結果之一。

 

如果經濟增長泡沫及早破滅,

並以一種可控的方式放緩,

並採取措施重建經濟,

這樣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來產生增長,

其後果將是經濟增長放緩,但災難將被避免。

 

但是,如果貸款繼續以極快的速度增長,

那麼崩潰成為不可避免的。

 

那麼,

中國的經濟奇蹟將會發生什麼呢?

 

中國政府宣佈經濟改革,

從理論上講,

將在幾年時間裏重新平衡經濟,

讓它遠離債務推動的投資轉向中國人消費拉動的經濟。

 

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中國著名投資者查爾斯•

 

劉向我解釋,

中國的增長率可能從目前的7-8%回落到多遠:

 

他說:

「我認為中國可以做的非常好,

如果增長的質量轉化為更高的附加價值。

那麼它有可能達到4 %。 」

 

此外,

查爾斯·劉的4%增長率的社會和政治後果可能是深遠的:

它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是一個足夠快的速度

來滿足人們對就業機會和更高生活水平的渴望,

它是否快到足以防止普遍的抗議和騷亂。

 

而如果該借貸及投資的膨脹不能被束縛住的話?

 

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不僅會動搖中國,

而且會震撼全球的那種崩潰。

—————————————————————————————–

相關内容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