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專欄〉用歪曲歷史來「撥亂反正」?

2014-1-26

 

〈李筱峰專欄〉

用歪曲歷史來「撥亂反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26/today-o1.htm

 

兩蔣威權統治時代的歷史教科書,

充斥著很多政治語言與政治神話。

 

後蔣時代才慢慢淡化,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歷史教科書,

才開始有較多的台灣史,

用詞也比較採無顏色的中性詞(我雖仍不滿意,但樂觀其進步)。

但是馬英九上台之後,以北京馬首是瞻,

以大中國意識形態施政,因此教科書也急著修改。

 

這次課程綱要的修訂明明改了三分之一以上,

卻說「微調」。

 

我比喻司馬遷受漢武帝「宮刑」只是「微懲」?

因為只割掉身體的一小小部分而已!

 

馬英九更可惡的是,

全台灣科班出身的歷史學者都不看在他眼裡,

竟然找了一個非史學科班的人來擔任課綱「微調」的總召集人,

原來此人是深受中國北京當局信任、

完全站在北京中國立場的中國人,

透過此人向中國交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他說這次「微調」是在糾正歷史被扭曲,

是要「撥亂反正」。

 

到底誰才在扭曲歷史?

這是可以檢驗的!

 

篇幅所限,

本文僅就「鄭氏政權」要被改回「明鄭」一則為例來討論。

馬政府要求用「明鄭」,

說穿了這樣才能表示台灣是大明帝國的版圖,

才符合其「大中國」意識形態。

 

然而將鄭成功子孫三代在台灣建立的東寧政權

說成「明鄭」會比「鄭氏政權」符合史實嗎?

 

鄭成功剛開始以明朝正朔起兵,當然是事實。

 

但是往後的發展有了極大變化,

鄭成功後來在閩南一帶與滿清當局談判交涉,

曾多次向清方傳達和解之意,這些談判交涉,

都沒有經過他所奉為正朔的南明永曆皇帝的授權與許可。

 

甚至當永曆皇帝聯絡鄭成功要求其出兵共擊清軍時,

鄭成功因為正與清方進行談判,

所以沒有奉命出兵援助困處西南的永曆帝。

 

再者,鄭成功在攻打南京、鎮江失敗回到金、廈後,

又密派蔡政赴北京主動議和;

鄭成功還表示可以考慮奉清朝正朔,

這樣像「明鄭」嗎?

 

鄭成功來台不久過世,兒子鄭經於一六六四年入台,

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

 

《清史稿》〈鄭成功傳〉記載:

「錦(按:即鄭經)與永華及洪旭引餘眾,

載其孥盡入台灣,改東都為東寧國。」

 

用「東寧國」稱呼台灣,在清朝文獻中多處可見。

 

鄭經還自稱「建國東寧,別立乾坤」,

還自詡:

「東寧遠在海外,非居版圖之中,

王侯之貴吾自所有,衣冠之盛不輸於中土…」。

 

當時西班牙人稱呼鄭經為「rey(國王)」;

英國人也稱他為「King of Tywan」;

一六七○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負責人Henry Darces上書鄭經,

稱呼他「Your Majesty」(陛下),

這是對國王的尊稱。

 

鄭經不僅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

一六七四年更定官制後,鄭經的屬僚都改稱「臣」,

這是相對於國王或皇帝的稱號。

 

鄭經甚至不再禮遇明朝宗室遺老,而停止他們的預算,

使得跟隨來台的寧靖王淪落到今岡山一帶開墾。

(詳見拙著《台灣史101問》

 

以上史實,若用中性詞「鄭氏政權」來形容,絕對毋庸爭議;

如果堅稱「明鄭」就反而扭曲歷史了!

 

但馬政府卻用扭曲歷史來「撥亂反正」,

我看是「正反亂撥」!

 

(作者李筱峰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