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淘金熱趨冷 中國對外國公司魅力不再

 

更新時間 2014年1月2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48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01/140124_press_review.shtml

長城腳下慶祝2014新年

在中國的跨國公司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英媒:

淘金熱趨冷 中國對外國公司魅力不再

 

最新一期《經濟學家》雜誌刊登文章認為,

在中國的外國公司處境日益艱難,

留下來的必須調整適應。

 

文章寫道,

過去三十年,跨國公司蜂擁進入中國,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後,

許多公司把中國看作救星。

 

不過現在,

當初的「淘金熱」可能已經冷了下來。

 

「對很多外國公司來說,一切都變得更難了。

部分原因是經濟增長放緩,成本卻在上升。

熟練的年青工人越來越難找了,工資卻在飆升。」

 

文章認為,

對某些領域的外國公司來說中國政府一直都管得很嚴,

現在中國政府限制的範圍似乎還在擴大。

 

文章舉例說,斯諾登事件後,

電信科技公司如思科(Cisco),

IBM和高通(Qualcomm)面臨反衝擊;

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捲入行賄調查;

蘋果去年被迫道歉;星巴克被官方媒體指責抬價。

 

「三月將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將可能提供新的線索對跨國公司發起攻擊。

而政府對官員奢靡消費的打擊也影響外國奢侈品公司。」

 

文章稱,有些公司要走了,

而留下來的還在掙扎。

 

不過,

「那些能提升生產力、改善管理、

對中國本土要求作出反應的公司還是能繼續繁榮。

然而,黃金年代已經過去。」

 

中日戰爭風雲

周五《金融時報》刊登社論呼籲:

中國和日本應該趁早結束唇槍舌劍。

 

社論認為,

中國和日本在東海問題上的戰爭風險

是全世界都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之一。

而兩國政府卻沒有任何作為消解衝突危機。

 

社論提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周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

他不僅為自己參拜靖國神社辯護,

而且將中日對抗與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英國對抗相提並論。

 

社論說,

安倍此言可能不過為了強調目前中日爭端的嚴重性,

但是日本首相允許此番比較令人不寒而栗,

具煽動性。

 

社論呼籲安倍晉三和習近平找到辦法避開一場大決戰,

以免為時太晚。

 

農田污染

《衛報》周五刊登文章

關注中國環境污染帶來的農田損失。

 

中國農業官員表示,

數以百萬計公頃的農業用地因為嚴重的重金屬污染而可能被迫棄耕。

 

文章說,如此大規模的棄耕對糧食安全將造成影響。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