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鐵娘子辭世 生前惦念香港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04/130408_press_hongkong_thatcher.shtml

更新時間 2013年4月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28

港媒:鐵娘子辭世 生前惦念香港

香港報紙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周一早上中風逝世,終年87歲。

香港主要報紙星期二(4月9日)都在頭版頭條報道了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去世的消息,並對她的生平進行回顧和評價。

《蘋果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撒切爾夫人的大幅照片說,致力以自由主義改變英國和世界的「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周一早上中風逝世,終年87歲。

報道說,撒切爾夫人是19世紀初以來執政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但講求自由的「撒切爾夫人主義」,令國內外對她的評價兩極。

評價兩極

《蘋果日報》說,撒切爾夫上任時,國家經濟因為長期的福利主義而陷入危機,加上政府機構臃腫、工會勢力龐大而暮氣沉沉。她在任11年間大刀闊斧落實國營企業私有化計劃,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支持者認為她提升個人自由,打破英國社會數百年來的階級分野;反對者卻批評她獨裁。

在國際事務上,撒切爾夫人與時任美國總統里根攜手促進冷戰結束,為國際新秩序奠下基礎,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她的疑歐立場和出兵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與阿根庭開戰,都倍受爭議。

《明報》頭版頭條標題是:「鐵娘子辭世,憾未再訪港」。報道說,撒切爾夫人在任內力促改革,將疲軟的英國經濟扭轉乾坤,又打贏福克蘭島戰爭,保住英國聲威。她在任內與美國總統里根及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攜手結束冷戰對峙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她強烈疑歐的立場,導致她在1990年遭黨內「宮廷政變」逼下台,由梅傑接任。

《南華早報》則引述了英國、美國和德國領導人對她的評價。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表示,撒切爾夫人是「卓越的領導人、偉大的首相和傑出的英國公民」。他說,撒切爾夫人的葬禮將是帶有軍事榮譽的禮葬,但並非國葬。葬禮將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美國總統奧巴馬稱撒切爾夫人是美國的「真正朋友」,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則讚揚她是一位「非凡的領導人」。

四度訪港

《蘋果日報》說,撒切爾夫人與香港前途密不可分,她在1982年開始到北京展開香港前途談判,1984 年與北京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1997年回歸。《明報》指出,撒切爾夫人最少四度訪港。在卸任首相職務之後,撒切爾夫人曾在1993年訪港,由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接待。

報道說,有香港政界人士讚揚她成功確保香港平穩過渡;但也有人不滿「鐵娘子」在談判期間節節退讓,未有捍衛港人最大利益。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說,撒切爾夫人在中英談判期間扮演重要角色,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亦為香港平穩過渡奠下良好基礎。陳方安生說,她是傑出的女首相、一個有堅持的政治家,作風果斷、有魄力、有承擔,在任期間英國經濟繁榮,成就卓越。

《明報》引述與撒切爾夫人私交甚篤的香港商人鄧永鏗說,撒切爾夫人生前惦念香港,「每次與她見面,第一個問題永遠是『香港怎麼樣了』」。

中英談判

《南華早報》引述香港民主黨創始人李柱銘說,他在1994年與撒切爾夫人有過一次一小時的私人會談。他認為撒切爾夫人真的很關心香港和香港的未來。他認為,中英談判結果「並不算糟」。

《蘋果日報》刊登中文大學學者蔡子強的評論說,不認為撒切爾夫人在談判期間為香港爭取過什麼。蔡子強以特首選舉為例,指1984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特首是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反而1990年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基本法,明確規定特首和立法會都最終達致普選產生。

《明報》引述在1984年任記者的香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說,當年採訪中英談判,撒切爾夫人本來可以為香港爭取更多,包括民主,或對300多萬有英國公民身份的港人提供居英權等,但遺憾她當時未有做到。

報道還引述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說,她當年到北京談判香港前途,是鐵娘子遇上硬漢子(鄧小平),錯判形勢。「她當年站在英國人立場,堅持用主權換治權,想保留管理香港,以為香港要靠英國人,結果失敗。」

相關内容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