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鴻:科學怪人食物

台灣來鴻:科學怪人食物

更新時間 2012年3月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1:03

美國牛肉(中央社圖片)

台灣民眾對美國紐約的安全沒有信心(中央社圖片)

台灣因政府打算開放修改肉品不得含有瘦肉精規定,

以為美國牛肉清除進口貿易障礙,引起民間的反彈不斷,

因為人們對這樣的食物安全性沒有信心。

反對甚力的台灣主婦聯盟說,人吃什麼就變什麼,

政府給人民吃什麼就是什麼樣的政府。

給人民吃骯髒有毒食物的,就是個邪惡的政府

美國生產的牛肉因為有萊克多巴胺成份瘦肉精的殘留,

而被主婦聯盟等台灣民間團體形容為骯髒有毒,

但這樣的疑慮在美國看來沒有科學根據;

美國對台發佈的說帖說,

有超過100份臨床研究和國家主導的風險評估都證實,

萊克多巴胺是安全且有效。

據美國在台協會的介紹,

萊克多巴胺能幫助牛只和豬隻有效地將攝取的食物轉換成肌肉而非脂肪。

這可降低飼料的需求,減少動物排洩物,而消費者也能買到物美價廉的肉品。

科學怪人食物

這種聽來神奇美好藥物生產的畜牧肉品令人想起基因改造農產品,

在推廣者眼中基改農作物是拯解人類糧食荒的重大創舉;

然而在反對者眼中,

這類農牧產品是人類反自然創造的"科學怪人"食物。

美國對台灣說其並不是想把美國人不吃的食物銷到台灣,這的確是事實。

但美國牛肉在台灣面臨的問題是人們對於美國生產的肉品安全性沒有信心。

台灣反美牛聯盟提出的批評說:

"眾所皆知,瘦肉精只是美國牛肉問題的冰山一角,

過度以獲利為目標的工業化畜牧,

慘無人道、污染地球、違反自然、牛不成牛、生命不是生命,

變成賺錢的工具。"

這種嚴厲的批判類似於歐洲反美國食品生產方式人士的觀點,

事實上美國本身對這類問題也有所反思。

兩年前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Food, Inc,即反映了此一觀點。

沒有科學根據?

美國政府提出有力反駁萊克多巴胺不安全的論點則是過去十年來,

數百萬人吃了數十億公斤的美國牛肉和豬肉

不曾出現過任何一件因為吃了餵食萊克多巴胺的動物肉品

而生病或產生任何反應的報告。

但是這種實證經驗並沒有讓台灣的反對者放心,

他們擔心的是在肝腎疾病比率更高的台灣,

人們對此一藥物的耐受性,

同時也指出此一藥物長期積累人體後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仍無法確定。

如果從人們記憶所及的DDT從完美殺蟲藥到被全球多數國家禁用,

以及更近的含雙酚A成份奶瓶被歐盟等國家禁用等例子來看,

這樣的擔憂不見得能被說成是杞人憂天。

而從Food, Inc這類記錄片呈現的一面來說,

許多任務業化大量生產並被當局接受的作法,

反映的不見得經過嚴謹科學檢驗,

而是富可敵國企業發揮方方面面巨大影響力的成果。

現代生活

科技進步給人們帶來更便宜的食物與更方便的生活,

而這些好處的背後看來都隱藏了一些潛在的風險。

比如帶給人們莫大便利的手機,其是否會影響到人類健康,

就如同工業化生產食物問題一樣,

總是在不同的專家群間時不時出現不同的推論。

在現代生活看來風險不小之際,

我想起了在台灣此前爆發塑化劑污染食物時,

一個朋友與我分享,也許有別常人的生活哲學。

按他的說法他從不去想這類的問題,

因為想太多了他可能會活不下去。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