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好玩

好吃又好玩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7/today-o4.htm

◎ 饒應欽

我們台灣真是好吃又好玩,

別誤會了馬總統。

我不是在介紹台灣旅遊及小吃。

別太高興。

我喜歡打籃球,

比賽的時候有不同的對手,

如果對手比較弱的話,

通常隊友就會叫你「吃」他,

也就是得分。

又如果對手實力差距太大時,

分數往往會領先很多,

所以贏得很輕鬆,所以就叫「好玩」。

所以這次菲律賓將台灣嫌犯遣送中國,

我們又沒辦法怎樣,

我們國家就是「好吃」。

而外交部長楊進添說未必要用apology

菲律賓懲處相關失職官員,

可以解釋為某種形式的道歉。

這就是馬政府自己覺得爽就好。

所以就叫「好玩」。

所以我說台灣在馬先生的「軟」實力下,

果然讓台灣變成「好吃又好玩」。

(作者為機械工程師,台中市民)

外交部鬧了一個國際笑話

 

外交部

鬧了一個國際笑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5/today-s1.htm

經過多日的矢口否認,

外交部長楊進添終於承認,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訪台期間,

確實有搭乘計程車的情況。

這種外交事務的重大疏失,

正好可以作為馬政府「外交休兵」的注解,

即,對於台灣的傳統盟友,

馬政府表現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

同時在國際上也不去鞏固、擴大台灣的空間,

因為如此「自我節制」才符合傾中路線,

才能抵達終極統一的目標。

日本乃台灣的近鄰,

對台灣捍衛主權、維護安全、發展經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然而,

當今的執政者馬英九總統,卻是個大中華主義者,

他對日本的態度與對岸的專制中國統治者極其相近。

前一陣子的中日釣魚台海域撞船事件,

馬英九的口徑明顯偏袒中國。

而所謂的七七抗戰紀念日、台灣光復節,

馬英九更不忘與中國同仇敵愾,

挑撥台灣人民對日本的歷史仇恨。

這次安倍訪台,

是為了見證台北松山機場與東京羽田機場對飛的首航儀式。

極其突兀的是,馬英九在接見安倍時,

竟然弄錯了安倍的稱謂。

難道,

馬英九「外交休兵」到日本卸任不久的前首相,也忘記了嗎?

從這個失禮事件足以看出,

以往兩蔣莫不視為重要盟友的日本,

現在在馬英九的心目中無足輕重。

或許,

馬英九接見安倍,

主要只是為了向他表達釣魚台爭議的立場罷了,

並非意在鞏固台日關係。

行政院長吳敦義的動作更明白,

他乾脆以沒有時間為由,

拒絕與安倍會晤。

馬政府、國民黨的要人,

彷彿把安倍當作C咖,

反倒是民進黨人把握機會,

為促進台日關係做民間外交。

大家應該記憶猶新,

陳雲林等中國官員來台時,

馬政府、國民黨人

是如何爭先恐後地求見一面。

而且,

為了讓陳雲林賓至如歸,

馬政府大陣仗地伺候陳雲林,

除了動用大批警力,

連中華民國國旗也在取締之列。

當然,

馬政府絕不致「膽敢」怠慢到讓陳雲林搭乘計程車。

事實上,

楊進添的說明,

恰好自曝其短。

他說,

禮賓車的司機

是獲得日方指示後才離開的。

如此說法,

不免令人質疑,

外交部接待重要外賓,

難道沒有標準作業程序嗎?

當時完全沒有任何外交部官員陪同,

以至於一個司機

便可以自行決定撤回禮賓車嗎?

果真如此,

將來如果有重要外賓指示負責安全的人員可以離開,

那些安全人員是否也可以自行決定結束任務?

楊進添的說明,

不僅不是理由,

還暴露了外交部鬧了個國際笑話,

甚至連外賓的安危都置之不顧!

馬英九在國民黨在野期間,

指揮國民黨立委杯葛對美軍購案,

讓台海軍力平衡迅速向中國傾斜。

兩年多來,

馬英九執政下,

則將台灣的外交政策做了一八○度的大轉彎。

對日關係之不重視,既如上述。

對南韓的態度,亦復如此。

北韓擊沉南韓艦艇,

馬英九的口徑,

基本上與北京一致,

 

把台灣放到了美日韓的對立面去了。

現在,許多戰略專家警告,

台灣已成為民主陣營在西太平洋脆弱的環節。

凡此,

若可稱之為「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將來台灣被中國併吞

也可稱之為「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了。

近日,

美國舉行期中選舉,結果民主黨在眾議院失守,

這是選民不滿歐巴馬、求變心切的反應。

而台灣,兩年多來,六三三的政見跳票,

努力重返聯合國的承諾跳票,

「不統」說一套做一套徹底矮化台灣,

不斷推出短期就業方案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乃至以ECFA為代表的傾中政策

造成財團得利而庶民慘兮兮,

再再讓台灣人民失望透頂。

台灣從國家主權到經濟民生,

全部都亮起紅燈來了,

今後,

要讓馬英九繼續往一中市場、終極統一暴衝,

還是要以人民的力量讓他懸崖勒馬,

確實是五都選舉投下關鍵一票之前,

大家必須替自己仔細想想的問題。